小升初回味作文素材 第1篇
教育部通知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准带手机进学校 ,学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手机本为方便家校联系,现实中却成了一些孩子课上“摸鱼”、课下沉迷的“游戏机”“聊天器”,成了一些教师布置作业赋压家长的“省事器”。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教育部这剂药方令不少人长舒了口气。但各地各学校在落实中,需下一番绣花功夫,既要严格执行,也要避免“层层加码”,莫将“原则上”变成“一刀切”。毕竟,手机等电子设备本身并不是“问题”,它们在加强沟通、教学智能化信息化中仍大有用武之地,关键是如何管好、用好,让电子设备从成长路上的“拦路虎”变成“好伙伴”。
微点评: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让电子设备成为“好伙伴”,而非“拦路虎”。看事看物要一分为二。
小升初回味作文素材 第2篇
今天,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当提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的名字时,黄文秀的父亲眼眶红了,满含热泪,这一幕让人泪目。大会堂中礼乐和掌声经久不息,表达着人们对楷模的感恩和致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把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甚至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有的鞋底磨穿了,头发跑白了,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有的在走访贫困户及核查产业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有的为着家乡的致富梦,和妻子“三离三别”……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他们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丰碑。那些汗水与心血,那些青春与牺牲,我们都会记得,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微点评:在脱贫攻坚战争中,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的牺牲和壮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小升初回味作文素材 第3篇
明明只是导个航,却要读取你的通讯录,不同意就闪退;只是点个外卖,APP却把手伸向了你的相册……一段时间以来,APP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饱受诟病,却依然十分猖獗,一个重要原因是仗着能打政策、法律的擦边球。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但对于什么是“正当”,什么是“必要”,一些APP动起了坏心思:要么通过捆绑功能服务一揽子索取个人信息授权,要么变相强制用户授权,要么把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个人信息也纳入“必要”范畴。近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明确39类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就为运营者收集信息划定了底线和红圈。每一类APP的“活动范围”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列在规定里,运营者妄图“出圈”、越线,还得好好掂量掂量。
微点评:给APP索权加上“紧箍咒”。
小升初回味作文素材 第4篇
“打了一小时电话愣是没找到一个真人客服”,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没有?江苏省消保委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一半消费者遭遇过客服难题,智能客服不智能,人工客服入口深、难接通,接通后问题处理效率低等,成为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问题。“人工客服难接通”现象背后,是部分企业为追求降低成本,而忽视服务质量。事实上,今天的消费早已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从下单到收货再到售后的全过程。良好的客服,不仅能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能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消费者通过客服反映的意见,也能帮企业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可以说,客户服务不仅关系消费者权益,更关乎企业自身发展。客服渠道宜疏不宜堵,层层阻碍只会疏远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敷衍塞责只会让企业形象受损。一手抓商品品质,一手抓服务品质,企业方能在双赢中实现长远发展。
微点评:让用户“迷路”,“走丢”的终是自己。
小升初回味作文素材 第5篇
美国时间1月6日,一大批特朗普支持者强行“攻破”美国国会大厦,向正在进行大选投票结果认证的国会联席会议施压,引_乱。据报道,截至目前已有5人在骚乱中死亡。对此,美国政客和媒体齐声谴责,说这是“暴力事件”,这些人是“暴徒”、“极端分子”、“恶棍”,是“耻辱”。我们也希望美国人民能尽快享有和平、稳定和安全,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些似曾相识的情景,2019年发生在香港时,美国政客却说是“靓丽风景线”,是“民主斗士”,说“美国人民和他们站在一起”。暴力是法治社会的毒药,这些美国政客心知肚明,却精心炮制了“国内”“国际”两个版本:本国土地上发生暴力示威,要绳之以法;别国的极端暴力分子,则视为“英雄”。还有比这更荒唐无耻的双重标准吗?经此事件,全世界都更加看清了,美国政客在国际社会那些充满傲慢和偏见的说辞,他们标榜的所谓美式“民主”“自由”,是多么苍白无力。
微点评:美式驰名“双标”,恰恰只暴露了一种傲慢与偏见。
近日,某品牌的卸妆产品广告因涉嫌侮辱女性引发批评,随后的“歉意表白”也因充斥着自我表扬引发争议。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一则借贷广告也因价值观扭曲招致广泛骂声。商业广告水平高低,不仅体现着企业的创意能力,也折射着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文明水位。什么样的广告是好的广告?显然,以创意吸睛引流,首先必须合乎公序良俗,必须敬畏消费者。什么样的致歉是应有的姿态?“管理不善”不是万金油,问题广告也不能“下架了之”,有没有致歉诚意、深刻自省,大众反应正是一种投票。争议是警醒,也是启示:“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过往荣誉从不是开脱的借口,创意也绝不应成为物化消费者的理由。以出位博眼球,把恶俗当创意,赚来的不是美誉,而是骂声。当然,让这样价值观扭曲的广告无处遁形,除了呼吁行业自律,更有赖监管重拳出击。
微点评:创意可以有,底线不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