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共9篇)

个人学习 22 0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1篇

你的笔下有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在战场杀敌的故事。你的笔下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你的笔下还有宋文帝刘毅隆、王玄谟之北伐,而一事无成还被魏击败的.故事。你就是豪放派的领袖,一代词宗辛弃疾。

你一生的梦想就是收复中国北方大面积的国土,所以写出了不朽的爱国诗篇,其中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更是豪放,悲壮异常。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江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你举头眺望长安,可惜只看到了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山挡住,这滔滔江水依然向东流去,夕阳西下,你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叫声。

你不仅善于写豪放词,婉约词更是别具一格。你写的《青石案·元夕》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末尾所讲的那人也许并非确有其人,不过你寄托的理想化身,寄寓着你政治上失意的身世之惑。

你就是一个一心为国,屡遭磨难的辛弃疾;你就是一个屡遭磨难,不折不挠的辛弃疾;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挠,抱憾终生的辛弃疾。你就是词中之龙辛弃疾。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2篇

他庄重沉痛:“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他诙谐幽默:“将止酒,戒洒杯使勿近”;他沉静悠闲:“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他辛辣老练:“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他缠绵悱恻:“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消”……他能文,诗词的豪放与苏东坡并论;他也武,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他一生郁郁却从不言悔,认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他“万字平戎策”,却只能拿去“换得东家种树书”;他志在抗金,却“名因文章著”,只能“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他,辛稼轩,的确特别得让你无从忽略。

他有一段传奇般的轻狂年少时光。高宗绍兴中,北金占区耿京起义,年仅二十二岁的他也组织了二千多人的队伍加入其中,叛徒张安国杀耿降金,义军溃散,他只带50人直趋张的驻地要求与张会面,出其不意将张缚置马上,并令张部所属的上万军队归顺,之后他到临安,将张交予朝廷正法……可是,再之后呢?

再之后,便是做官,先在江阴任职,之后是建康、江西、湖南、湖北……就职地离前线越来越远,稼轩离他的抗金北伐梦也越来越远。直到42岁,他遭馋落职,之后就赋闲了二十年之久,64岁时又当了短时间的镇江知府,68岁病逝。

那样的英雄年少,却只能那样碌碌的一生!

稼轩之苦,想必不足为外人道。

所以,他悲痛、悲愤、悲壮、悲凉、悲叹……但他在极度郁郁之中还懂得“自娱自乐”,以苦为乐,并时常赋词抒解郁闷,他曾自嘲:“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短短十几字,尽道辛酸。

稼轩之词新。词风新,豪放不失俊美,即所谓“肝肠似火,面目如花”者。内容也新,要戒酒,作词;与人闲谈,作词;嘲讽小人,也作词。而作词骂儿子,更是旷古绝今之举。我不知是写出了这种词的稼轩的不羁个性导致了他的郁郁,还是郁郁的稼轩为了遣怀而写了这种笑中含泪的词。

稼轩学识渊博,故词多用典。最多时一首词六十多字竟用典九个,几乎一句一个。但他的词又绝非泛泛之辈的“掉书袋”,用典用得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简直让人觉得不用不行,直叫人拍案称奇。这份广博的学识,可不是后世效颦之辈学得到的。

稼轩、稼轩……稼轩之妙处,岂是这短短干字能道得完么?但拙作已成,只得以此贻笑大方之作,聊祭稼轩先贤之灵。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3篇

猛然从梦中惊醒,却蓦然发现梦也只能是梦了。——题记

跨过历史的长河,让我走进你——辛弃疾。

打开《宋词》,我踏入了那个硝烟遍染的时代,它动荡不安,远远便看见了那一排排烽火。我看到在那两面高高竖立在城门上的旗子上的“辽”字,远处的军号声与呐喊声中,我一眼认出了你。

你有高于众人的才华,却要戎马一生,放弃安谧,拿起长矛血战沙场。军营中,你“上年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你拥有让“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的“壮声英概”,又有那“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的豪情。

战场之上,你屏息凝神,神态严肃。载着郁孤台下,江水泛涛,血洒开封。沙场上你割舍儿女情长,“忠”字为首,忧国忧民。胯下的宝马早已与你融为一体,时刻准备为国家牺牲。

作为诗人,我赞美你飞扬的文采,和充满慷慨的笔触;而同样作为英雄,我感叹你为国忘我的精神,和忠勇无畏的品质!当你年老时的“铁马冰河入梦来”,让你“嬴得生前身后名”之后可怜白发生。

你满腔热血为国拼杀,但毫不畏惧前方艰难,而我却不时被眼前的石子绊倒,那么荒。唐。我要向你学习,那坚韧不屈的品质。

秋风萧瑟,凭栏远眺。你——辛弃疾,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4篇

在起伏连绵的大山前面有一所低小而简朴的茅屋,茅屋前面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上飘浮着碧绿的荷叶,荷叶边有许多已经熟透了的莲蓬,下面还隐藏着洁白可口的藕呢。

突然,听见一个苍老的.略带吴音口气而又有醉意的声音。啊!原来是从那个小小的茅屋里传出来的。

你瞧!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瓷湖杯,正在一边笑咪咪地对身边的满脸皱纹的老婆婆说着儿子们的童年趣事,一边笑哈哈地拿起酒杯开怀畅饮绍兴美酒。老婆婆也在一边凑和着说说笑笑。这是谁家的一对老翁、老妇?

哦,他们的大儿子正冒着正午火辣辣的太阳,不怕炎热在小溪的东边的豆田里锄野草呢。地边的小花小草们都低着头有气无力地喊叫着“热,好热啊!”可他好像不怕正午的骄阳似的,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从脸上滚人黄土中,可他一点也不在乎。他的二儿子有点技术,正在用心地用竹片编织着一只只鸡笼,小巧玲珑,很好看又实用。在他的脚边一群毛茸茸的黄色小鸡活蹦乱跳地自由自在地玩耍。老夫妻最痛爱的小儿子很顽皮淘气,他什么事也不干只是躺在地上,一边用手剥着莲蓬,吃着莲心,双脚翘到半天高,嘻嘻哈哈地逗着母鸡玩,多开心啊!

啊!这真是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它描绘出一家五口和谐相处的情态,体现了农村生活之趣。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5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反间谍队的高级官员伯尼费德曼,在一次战地值勤中不幸被德_虏获,鉴于费德曼的特殊身份为了从他嘴里掏出所需要的情报,德国审讯员施出了种种手段:严刑拷打,心理压力,耍弄诡计,给以厚遇。然均未奏效,以至于德国审讯员无奈地道:费德曼大概愿意我们折腾他,这样给他机会成为英雄。但这位铁打硬汉,最终却被出卖了出卖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弱点,

原来德国人后来把他送入德国一所培养领导间谍的干部学校去,并让他每人陪同一个教官上课。这位教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每次讲给学员的东西大都是错误的。起初,费德曼极力忍耐,冷笑置之。有一天他实人忍无可忍,便情不自禁地批驳了德国人一通,并谈了美英机关一些工作的内幕,还向德同人提了一些应该怎样搞清通讯网的建议。自然,这些正是德国人希望知道的。

费德曼的悲剧,在于他不容亵渎的职业神圣感和其强烈的敬业精神。德国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欲取之,乃先诱之,刺激得他“一时技痒”,在维护他的职业尊严中落入对方的圈套。

分析:费德曼的职业神圣感和其强烈的敬业精神,本是优点,但优点有时却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弱点,德国人正是抓住这一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被斥责的勤奋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勤奋的学生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遍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如果说智慧是创造的源泉,那思考便是智慧的起点。

苦难是道加法题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

有记者采访他:“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也许可能。但我相信,如果我不时生活在农村,没有经受过那么多苦难,而像其他城市人一样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会心安理得地过下去,绝不会开办自的家庭作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生活。”

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幸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_。

美国曾对一千位富翁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大都出生在普通人的家庭,甚至有一部分少年是在黑人区里度过的。

生活有时真的像魔术,会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涵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题,那么答案你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无穷数。

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严复保护中国 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在当时能有几人明晓。出发前,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_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他声明。对祖国的眷念,是每一个爱国者的共同期望!”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途经香港时。

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给予优厚的待遇,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为了国家民族;山之上,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爱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6篇

11、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12、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

13、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14、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7篇

滔滔江水东去,南方柔弱的花朵开遍,纵使千娇百媚,哪能抵得上燕北的狼烟大漠。望北斗之星,观沧沧之海,此豪情壮志,南方胭脂俗粉,安能比之?

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少年的你,早已和祖父跨滔滔之河,登巍巍之峰,望金人国都,览民生疾苦。祖父虽在金国任职,却早已和金国立下了不共戴天之仇,誓要与金国兵戎相接,手刃金贼。你看到汉人在金兵统治下所受到的种。种屈辱和痛苦,看到南宋皇室次次逃走的懦弱和胆小,看到城下尸横遍野、马革裹尸、血流成河的悲惨和无奈……虽未亲身体验过,但作为一名立誓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勇无畏的汉人,早早地就在少年时期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时机终于来了。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竟贪得无厌大举南侵,不堪忍受欺压的汉族人民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你,正值青春年华,一心正直,也聚集了两千余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并捉拿了出卖耿京的叛徒。

勇敢的人,智慧的心,你入仕途,江阴签判,仕宦生涯,这时的你才二十五岁。

只可惜,南宋的皇室软弱,又甚缺慧眼识人的“伯乐”,你这匹千里马,怎能行万里路?

赵构下位,赵昚上台,你为君主宋孝宗的贤明和善用贤才而喜,却因为宋孝宗的不信任而感到忧伤。你当年兴冲冲地南下,只为以南宋之名,冲锋陷阵,北伐杀敌,可天不遂人愿,你竟落得了被冷落的地步,心里不由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你厌恶官场中那些狼狈为奸、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奸臣,这些人苟且偷安,将南宋引上了一条不归路,你更为自己而感到惋惜,便有了:“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你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叹报国无门,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了:“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你自叹自己不如曹操和刘备,这份自怨自艾,怕是对朝廷的失望,对形势的无奈,对国主的愤怒吧!

可事实总是那么的出乎意料,你到晚年,依旧不被重用,报国的心愿一直未能实现,只好在梦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表现出了一个古代词人报国无门的情感。

金戈铁马,一阵风流,铁血名将,两袖清风……你壮志难酬,面对山河破碎,往昔之梦,都一朝破碎……

辛弃疾,夏日的光景那么的诱人,小池塘里的水小心翼翼地托着荷叶,生怕那荷叶上小巧的露珠滚了下去。只可惜,这俏丽的南方光景你已经见不到了。北方的朔气,在你的梦中,也渐渐远去……

辛弃疾,山东历城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你不仅是铁血名将,更有“词中之龙”之称。你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你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你的一生,不仅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贺新郎》《浪淘沙》等六百多首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的不休名作,为后人传颂,也鼓励着我们要树立爱国情操,以国为家,精忠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8篇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他字幼安,号稼轩。

辛弃疾这个名字很奇怪,意思是“辛不要生病”,和霍去病的意思一模一样。这个名字和他的出生地点和出生年代有很大关系,“靖康之变”发生以后,宋朝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金兵占领了济南,正好辛弃疾就出生在济南,生活得很悲惨。他的长辈就希望他可以带兵打走金兵。而霍去病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他的长辈希望他能像霍去病一样。

长大以后,辛弃疾才知道他一个人是打不败金兵的,于是,他投奔了耿京。不想金兵用金钱让张安国当了叛徒,杀了耿京。辛弃疾怒火中烧。最后只用了50人就打败了张安国的50000军队,还把张安国活捉了回来。

辛弃疾把一份特别的礼物张安国送给了南宋。可南宋只给了他从八品的`小官。

当官之后,辛弃疾平茶寇,用自己的钱建飞虎军。结果被误会欺压百姓得到钱建军队。被皇帝赶回家。

回家之后,他建造了一个庄园,叫做稼轩,他的号就来自于这片庄园。

纸条作文素材辛弃疾 第9篇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敬业精神

2017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敬业精神

适用话题:敬业精神、职责、人生的追求、品德

窗外一场不期而至的春雪,使黄土高原上的甘肃环县银装素裹。16日中午,记者见到了环县合道镇党委副书记刘凤飞,他刚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现场回来。他指着手中的一把测量卷尺说,“这是孙所长留下的。”

时间回到1月22日,一大早,环县合道镇食药监所长孙建明就和镇长商量易地扶贫搬迁遇到的问题,准备在年前逐一落实。随后,他和工作人员进行春节前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检查。中午时分,他泡了碗方便面,刚吃了两口,就匆匆联系工作人员去尚西坪村。在进村的路上,孙建明因突发心肌梗死,年仅42岁的生命定格在工作一线。

“人很普通,工作细致严谨”,与孙建明在合道镇一起工作半年多的刘凤飞告诉记者,熟悉孙建明的人都用四个字评价他“踏实认真”。

孙建明先后在甘肃环县的天池、演武和合道3个乡镇和曲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作,驻了3个重点村,除分管工作外,包抓了旱作农业、苹果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点等工作。

一摞笔记本

孙建明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30多本工作笔记,里面记得最多的是一个个贫困户的名字:

“牛治怀,4口人,夫妻两人,两个孩子,因病致贫,丈夫患胃病和肺结核,羊舍窑洞有点偏小。”

“赵广喜,父子二人,13只羊,有简易羊舍,家庭困难。”……

这是孙建民在演武乡任副乡长期间入户调研时记录的。

“梁龙,孩子有病,很难治,需帮助……”

“张咀子组有杨宏伟、杨斌雄等十多户人家,路要修。”……

这是他合道镇工作期间的笔记。

在孙建明的每个笔记本上,一个个普通的姓名、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记得密密麻麻,有的还圈圈点点,有的还画了草图。

“他把我当亲戚,时时关心照顾我。”梁龙家里两个女儿患有血管瘤,日子越来越贫困,连一年一次的农村合作医疗费都无法交纳。孙建明为他垫付了600元的合作医疗费,还帮梁龙栽植了6亩核桃苗。梁龙所在的朱家塬村有6个组的贫困户,经孙建明多方联系为他们栽上了核桃树。“种上6亩核桃树,5年后,一年至少可以收入两万多元,他给我算这个账,我信服!”70多岁的村民杨有满谈起孙建明有说不完的话。

一把测量尺

孙建明留下的百米卷尺曾经伴随着他的驻村岁月。合道镇红崖洼村村支书黄鑫说:“在初步规划新农村时,他就拿着这把尺子,实际丈量了涉及农户的土地、庄基面积。”

合道镇朱塬村民有种植苹果的多年经验,村支书张明清楚记得,孙建明和他用这把尺子量了果园面积,果树间距。孙建明还告诉果农,“间距一定要量准,对以后苹果树成长和果园管理有利。”

与孙建明一同从演武乡调到合道镇的`干部何富伟告诉记者,这把尺子是孙建明在演武乡工作时就用过。“在演武乡工作时,孙建明负责小城镇建设,就是用这把尺子一户一户量到底。”

一双泥雨鞋

乡镇工作,大多时间都是和群众直接打交道。孙建明从开始工作,一直都在农村一线蹲点包村,在他办公桌下一双已经破了的雨鞋,沾满了泥土。

7月的一场大雨后,孙建明穿着雨鞋将合道镇陶洼子村住在危房里的76岁村民陶尚珍转移到安全的邻居家,随后和驻村干部手挽手过了河,查看陶洼子村河对岸群众的住房是否安全。后来他为陶尚珍争取了危旧房改造项目,当年就建起了新房。

6月12日,朱塬村遭遇暴雨冰雹,原本在镇上开会的孙建明急忙赶回到村里穿着雨鞋、打着手电筒查看灾情。

“只要他一出面,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陶洼子村原村支书陶德学说到工作方法,更是对这位年轻的乡镇干部心悦诚服。孙建明包村两年,村上解决不了的邻里矛盾纠纷,他总是到农户家中耐心细致做化解工作。

一碗方便面

让家人最心酸的是孙建明去世前一碗没有吃完的方便面。在驻村工作中,孙建明经常就以一碗泡面“将就”自己。“在栽植苹果树最忙的一个月里,他经常和我们忙到天黑,自己回到村部吃一碗泡面。”朱塬组组长王世文告诉记者。

在驻村工作中,孙建明经常就以一碗泡面“将就”。刚到演武乡工作的时候,他分管交通,当时恰逢演武乡全面推进通村沙砾路的关键时期,在施工过程中,他早餐后骑摩托车到工地,中午在村里小卖部里吃一碗泡面,晚上回到单位“一个冷馒头或一碗泡面充饥”。

上初一的女儿孙瑜晗最喜欢孙建明陪着去书店、看电影、看她的演出。她记得一次周末,父女俩商量好准备去书店,可孙建明说有点累,稍微眯一会竟然三个多小时。女儿在爸爸旁边一直等着,“爸爸太累了!”在孙建明去世后一段时间里,女儿一直给他的QQ、微信留言:“爸爸,我相信你没走……”

2月22日,在孙建明去世一个月,_环县县委追授他为“全县优秀_员”,并发起了向孙建明学习的号召。

“一心奉公劳体肤,鸿志未酬身先卒。寒冬满院白花开,挥泪伤离送建明。”合道镇陶洼子村60多岁的村民李建成悼念孙建明的诗里满含深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