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素材作文高中作文(汇总4篇)

个人学习 28 0

审美素材作文高中作文 第1篇

02.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不韦

03.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04.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05. 铁不炼不成钢,人不练不健康。——中国谚语

06. 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德国思想家]

07.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中国教育口号

08.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蒂素[法国医学家]

09. 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蔡元培

10. 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能不生锈。——_

审美素材作文高中作文 第2篇

什么是审美?它是人类思想世界的一种特殊形成,指人与社会或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每个人都有审美,而且都大不相同。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可以健全个体的人格素养,提升自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了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管是社会精英还是底层工人,他们都纷纷捐钱损物。

网上曾有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地,有两个小学生看到后忙跑过去扶起老人并打电话联系老人的儿子,但老人和他的儿子一起骗大家说是这两个小学生弄摔倒,要求赔医疗费,家长询问后才知并无此事,最后双方闹至公安局评理。

对于这件事,我个人认为小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这也说明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好,值得鼓励。对这位老人和他的儿子的行事是错误的,扶与不扶是道德问题,不是法律问题。不说谢谢也就罢了,还反咬别人一口,那以后他们家出现困难了,谁还愿意帮忙呢?值得高兴的是公安局经过调查发现这两位小学生真的只是扶了老人一把,并没有把老人弄摔倒。

老人和他儿子的做法令人深思,导致审美的偏狭是思想的缺陷,也是教育的缺陷。现在的未成年都喜欢追星,认为颜值至上,可真应该如此吗?我认为学生更应该以学业为重。追星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使?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崇尚所渭的颜值至上、消费至上、娱乐至上的生活理念,这也与他们审美的偏狭不无关系。

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更应该努力培养和发展自己正确的审美能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如此,社会上的这些现象便迎刃而解。审美能力是否正确取决于你在平常是否能做到这些。当然了审美能力是否正确,决定着社会的进步、人格素养的健全和自我生活品质的提升。

审美风尚的提升对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即使成绩优秀,到最后你终将一无所有,因为你丢掉了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我坚定我的想法并为此付出努力,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于我认定的事情,我绝不会放弃。我愿高中三年后,那时的我将以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努力做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酒旗风暖少年狂!

审美素材作文高中作文 第3篇

1.爱国情怀

辛亥革命后,金岳霖很快就剪去头上的辫子。在美国读书时,听到袁世凯复辟,金岳霖悲愤不已痛哭一场;别的事情可以姑且将就,听到别人说抗日会亡国亡种,他情绪激动得只差要打人;1948年,为了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金岳霖竟带头拒领美国救济面粉。

1982年,重病期间的金岳霖留下了一份遗嘱:“……我死之后,请在我的存折中提出三千元献给党。请不要开追悼会,骨灰请让清风吹走。”

2.纯正性情

金岳霖主张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次在一个逻辑讨论会上,有人提到了当时享有盛名的哥德尔的一本书,金岳霖说要买来看,当时他的一位学生沈有鼎马上对金先生说:“老师说,你看不懂的。”金先生闻言,先是哦哦了两声,然后说:“那就算了。”

一次,他在王府井一时兴起,花几百元买了一顶高级皮帽,事后竟诚惶诚恐了好一阵,虽然没有人指责他,他却多次在小组会上主动忏悔,说是过去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余毒未清。阶级性主宰了他的思维逻辑。金岳霖的侄女从美国回来去看他,当他得知侄女加入了美国籍后,竟二话没说把她赶了出去。

3.绅士养鸡

金岳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绅士。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与鸡平等共餐。听说他眼疾怕光,长年戴着像网球运动员的一圈大檐儿帽子,连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眼镜,据传两边不一样,一边竟是黑的。

4.可爱书呆子

金岳霖,“中国哲学第一人”,一个泰斗级的人物。泰斗也是个书呆子。他不爱做官,他有一名言:“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1950年代初,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周培源要他出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金泰斗不想干,但周坚持,无奈,他只好到系主任办公室办公。可是他却不知道“公”是怎么办的,就恭恭敬敬地在办公室里待着,见没人找也没事,待了半天又跑回家看书去了。后来学校只好解除他的行政职务。

5.忘记自己

金岳霖生前经常做一些有趣的事,他有时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佣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金博士。”_,原来姓“金”!

6.《知识论》出版

金岳霖的《知识论》写了两遍,费时十余年,从完稿到正式出版又用了35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张岱年碰见金岳霖,问金的《知识论》可曾写好。金答曰:已经写好了,我写了这本书,我可以死矣。1983年,就在金岳霖去世前一年,商务印书馆终于出版了《知识论》,金岳霖在序中说:“《知识论》是一本多灾多难的书……是我花精力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它今天能够正式出版,我非常非常之高兴。”

7.高朋满座

金岳霖一生是跟朋友们度过的。他16岁(1911年)那年离开长沙到北平清华学堂读书。开始时他的六哥也在北平读书,对他常有关照。1913年夏,六哥因溺水而死。事实上,从这一年起,他“已经是独立于封建家庭的人了”。他差不多不回到长沙老家去,到上海去也只有一两次住在二哥家里。金岳霖又是一位终身未娶的哲学家。他“脱离了亲戚的生活”,也没有自己的家庭,便完全“进入了朋友的生活”。他的朋友很多,有“好几套”。当然学界的朋友居多,如张奚若、胡适、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钱端升、陈岱孙、周培源、邓叔存、陶孟和……美国的费正清、英国的瑞洽慈……也有兴趣相投者,如梨园名角,斗蛐蛐的高手……_前,每到星期六下午,他的客厅里就满座高朋,高谈阔论,成为当时北平一处有名的沙龙。

8.金式幽默

金岳霖是一个很风趣和有幽默感的人,他一生中说过许多有趣的话,在西南联大时,有一次学生请他讲小说和哲学的关系,他讲完之后的结论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1950年代北京大学请艾思奇讲演,批判形式逻辑,艾思奇讲完后,金岳霖就说,刚才艾先生的讲话完全符合形式逻辑。金岳霖28岁的时候说一段话,当时他在《晨报·副镌》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优秀分子与今日社会》,是参加当时由蔡元培、胡适发起的关于“好人政府”的讨论的。当时金岳霖有一个看法,说是希望知识分子能成为“独立进款”的人,所谓“独立进款”,简单说就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这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特别是在今天,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来说,做到“独立进款”的条件大体已具备了,因为他们要真有本事,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对于从事人文科学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学会的那点办报办刊办出版社的本事,就不能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想干就干,他们还得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工作,他们还很难成为“独立进款”的人,这实际才是当代文人的尴尬处境。但这和真正的“独立进款”还不是一回事,这一点文人不能糊涂,大家也不能糊涂。“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不说更远大的理想了,在今日,能实践金岳霖这个早年的愿望就很不容易。

金岳霖一生天真浪漫,率性而行,他总是按自己的志趣去生活,去做事,从不为名利所累。他不愿做行政工作,怕与人打交道。1926年初到清华,创办哲学系,他做第一任系主任。不久冯友兰到了清华,他就立即请冯友兰做了系主任。解放初期,让他当清华文学院院长,他也基本上是无为而治。他身材高大,仪表端庄,有时西服革履,执手杖,戴墨镜,一副英国绅士派头;有时着运动衫,穿短裤,球鞋,举手抬足像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有时在西装外面套个中式长袍,戴个老八路的棉军帽……金岳霖又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冰心女士说,有幽默感的人,尤其是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幽默资料的人,总是开朗、乐观而豁达的人,使人愿意接近。她说金岳霖就是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幽默资料的人,他有“丰富的幽默感。她记得有一次金岳霖笑着对她说:“我这个人真是老了,我的记性坏到了‘忘我’的地步!有一次我出门访友,到人家门口按了铃,这家的女工出来开门,问我‘贵姓’。我忽然忘了我‘贵姓’了。我说请你等一会儿,我去问我的司机同志我‘贵姓’,弄得那位女工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审美素材作文高中作文 第4篇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简而言之,人类是审美活动的的主体,离开了人类的“审”,审美活动就不复存在。由于人类主体的复杂性和个体性,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怕是对客观世界中的同一物体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情感。 在这里,我们就详细地针对不同的审美活动进行一定的挖掘。

首先,进行审美活动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而非那种随大流、人云亦云的附和。进行审美,那么就要懂得什么是美。美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在这里,我门就详细探讨一下主观感受。比如,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于同一事物的审美感受不同:小孩眼里,生活中的一切都很神奇,也都充满新意;大人眼里,对司空见惯的东西,逐渐丧失了初见时的欣喜乐趣。主体不同,对客观实际所产生的审美情感各有千秋,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但你总不能自欺欺人的以为,你个人觉得这玩意儿天下第一的好别人就得附和的点头称赞。

前文我们也有提到,审美的对象是复杂的客观实际,其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正如同我们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审美活动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看美景、享美食、穿漂亮的服饰、住在舒适的家里、欣赏时尚的街边美人……这些简单的审美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当然我们更为注重的是对自身审美能力的陶冶,不仅仅是沉溺于事物的表象,而是深入心灵,例如读一本陶冶身心的书,你仿佛摒弃了尘世的喧嚣,感受到静谧的书中世界给你带来一份独特的宁静——这就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足给你带来的满足感,而是心灵净土得到陶冶升华的愉悦惬意。

那么,如果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呢?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努力研读各类有关美学的书籍资料,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开拓眼界。见得多了,就会学会分辨好恶,文化素养积淀得够深,才能够有精准的三言两语描述出内心直观的感触。除此之外,我认为也很重要的是一个人独立自主的审美判断标准。拥有独立审美意识的人应当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是不以他人为转移的,不会简单的就被人带动情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