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est大哥读后感(热门3篇)

个人学习 89 0

priest大哥读后感 第1篇

P大笔下的主角都是强者人设,个个心志坚定,自尊自强,都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即使病了残了,也不自怨自艾,挺直脊背,绝不让自己变成一摊泥,绝不依赖对方,我的人生我做主。除了性别,女主的能力与行事,与男主并无区别,与卑弱二字无缘,如《流光十五年》中的柳蓉,《无污染无公害》中的甘卿,《无匪》中的周翡,个个又美又飒,强过男主三条街。当然男主也都是自立自强的典范。

即便是女配,也没有哭哭啼啼拎不清的角色,个个热血慷慨,让人心生敬意,单论人生,其精彩程度并不比主角差。如陈轻絮、图兰、郎乔、顾湘等。

当然,这也有两面性,因为P大塑造的女主过于强大过于骄傲,以至于与男主的情感交流方面就有些乏善可陈,找不出什么特别让人感动让人揪心的细节。

其实P大笔下的人物大多有不错的家庭,非常具备当个养尊处优的二世祖的条件,然而每个人都用血汗独立趟出一条自己的路。

常看到网上有类似“对方连xxx都不愿为我做,是不是不爱我?”的帖子,在P大这里的逻辑是:“我爱你,我想要为你做点什么,我不会要求你为我做什么。”

平等平权,不能用两套标准:“我做什么你管不着,这是我的自由;你要好好赚钱给我花,这是你的义务”。两头好处都要占的人生是纠结撕裂的,一切都是有代价的,自由度越高,承担的责任越重,责任让人成长。“我可以任性妄为,烂摊子你来收拾”,这是巨婴的行为。

priest大哥读后感 第2篇

耽美,字面意思是指沉溺于唯美、浪漫的事物,现在多指同性的爱情。

爱情最美再于两颗心的相互吸引,一点点了解认识对方,品尝对方的喜怒哀乐,一起体验悲欢离合。看着一颗种子在心上痒痒地生根发芽,细细地探头查看对方的回应,长出纠缠的藤蔓,蔓延到全身血脉,最终无法割舍,这才是最美的体验。

至于攻受,这不就跟喜欢哪个姿势一样吗?

想想自小看的武侠言情,除了反派,谁没事开车给你看?

最后感谢P大带来的这些天马行空的故事,那些幽微深邃的情感,织就了一个温柔美好的梦境,让我沉溺了几个月。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priest大哥读后感 第3篇

《天涯客》是我看的第一部耽美文,简直给我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带着好奇,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基本上随便抽出一句话我都能分辨其出自哪个场景。

现在P大的文看了十几部,回过头来再看天涯客,故事很单薄,朝堂是远景,江湖是近景(周子舒甚至是混吃等死状态,浪迹江湖晒太阳,完全不搞事业,看过P大其他作品的,就知道这有多难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股子潇洒快意劲儿也让我着迷),基本就是主角走一路讲一路,就像一篇清淡隽永的小品文。可是细细探究人物情感一点点变化,也有无限的乐趣。

人与人的缘分看天时地利,如果周子舒还是天窗首领,遇到鬼谷谷主,心里百般算计,忙于阴谋阳谋,估计是不大可能擦出火花。人与书的缘分也是这样,如果我先看的是P大后期的长篇,再翻开天涯客,我估计也就是一遍翻过,不再细看。就像我沉迷天涯客时去看了《七爷》,七爷大巫不是知己爱人类型,看完就过了,如果先看《七爷》也许感觉会不一样。

因为《天涯客》篇幅短,情节简单,我没事就拿出来翻一翻,后来觉得花了太多时间,决定记下我看书时的感想,就写了篇分析,写完发现可以完全放下了。由此我立了个flag,每读完一部小说就写个读后感,也算是不辜负自己所花的时间。

这些年看了无数小说,大多翻完就算了,回想起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故事和人物印象,细究就不知所谓了。写了两三个月的读后感,发现这个习惯会让自己看书时注意细节发展,看完后人物情节条分缕析。写完感想,就可以开始看下一篇,确实拿起来了才能放下,不上不下,好像什么东西卡在中间的状态最是难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