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1篇
如果你发现某人朋友圈分享的一条干货还不错,你想去翻一翻他之前的内容吗?
如果你发现他之前分享的内容很杂乱,你还有兴趣一页页地去看吗?
其实,大部分发圈都是没有条理的,当有人对你的产品或者服务感兴趣时,没法做到让用户清晰明了地通过你的朋友圈来了解你。
怎么办?芷蓝的建议就是:做成专栏!
如果你看我的朋友圈,一定会发现有几个固定的标签出现。
① 芷蓝的新媒体锦囊
② 芷蓝日知录
③ 芷蓝推荐好物
这就好比你去一个网站或者 APP 上浏览时,页面顶部或者底部,会有导航栏一样。
并且,加上专栏也能让用户在第一次加你好友时,就能知道你朋友圈平时都会分享哪些内容,如果有用,会增加还有标星你的机会。
当然,加专栏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设置太多的分类,你要按照自己最实用的维度,最多做 3 个就行了。
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2篇
① 克制频率
哪怕你分销的产品再好,也不能天天发圈。
我做朋友圈营销的原则是,自己产出 80% 的原创内容,剩下的 20% 做产品推荐。
为什么?因为分销的本质是「个人影响力」,如果你在朋友圈天天分享别人的东西,自己却不生产高质量内容,久而久之,你就没有影响力了。没有影响力,意味着不会再有新流量,后面就不用再说了吧。
② 懂得感恩
做分销,赚的是佣金,哪怕你美化的再好(给你推荐好产品,是帮助你)也是赚别人钱行为,所以记住不要到处炫耀,要懂得回馈那些通过你链接购买产品的好友。
比如给他们返还一部分佣金,比如给他们分享一些自己的赚钱心得,比如帮他们更好地使用产品等等。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下一篇跟大家聊聊朋友圈组队分销的玩法!
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3篇
刚才给大家分享了为什么要发,现在来聊聊怎么发圈。
上过芷蓝朋友圈训练营的同学都知道,我之前创建了一套“朋友圈四有”内容系统,无论你是做什么行业,或者什么领域,只要用这个系统来作为逻辑支撑,都可以通过科学发圈来变现。
这个“朋友圈四有”是什么?
① 有用(留住用户)
这个模块,你可以分享各种阅读启蒙技巧,以及书籍的选择,和儿童阅读情绪上的反馈等等。主要的作用就是当公域用户过来之后,看到你的朋友圈,能让他感知到这个人我以后可能要用的到,可能会问他一些问题,所以我要留住,甚至是去标星。
② 有趣(唤醒用户)
这个模块,你可以分享和孩子的一些生活日常,比如说家庭时光,比如说一起去参加各种亲子活动的瞬间等等。
注意,有趣是为了通过和用户增加互动来唤醒用户,所以你要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说常用的 AB 选项,问问朋友圈的好友“今天打算带孩子去露营,是该选择 A 帐篷好,还是 B 帐篷呢?”
不要用开放选项,最好是给出答案,让用户直接在评论区里回答,未来如果你做活动,或者销售产品,都可以在某个点赞数量很高的朋友圈下面统一回复,这样他们都可以看到这条信息。
当然,有趣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比如自嘲,自黑等等,就是注意包把握好尺度,我之前已经更新过这个技巧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一下,这里就不赘述了。
③ 有情(链接用户)
当你经常和用户互动之后,就需要一些有深度的交流了,芷蓝教你一招,“高光时刻+辛苦时刻”,比如某次得到孩子的一句认证的赞赏,比如某次为了孩子,放弃了对于自己很重要的东西,这些都能够打动用户,产生共情力。
④ 有钱(转化用户)
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是要做营销转化的,一方面是成交客户,另外一方面是成交同行。
成交客户,你可以晒自己的成果,比如自己家的小孩通过阅读某本数据或者使用某个产品,得到了哪些正反馈。
成交同行,你可以晒自己的卖课的收入,可以晒学员的反馈等等。
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4篇
绝对承认坚持写作是正确的,但是只要提笔,脑子一秒变空白?
学习过很多知识大 V 的目标分解法,却还是治不好自己的写作拖延症?
芷蓝用亲身经历告诉你,针对写作这件事,目标分解没啥意义,真正的内核应该是把「创意工作」转化成「机械劳动」。
怎么转换呢?我的方法就是把朋友圈变成一个写作卡片生产机器!
1、制作卡片
不要尝试用几个小时,或者一整天时间把自己架在电脑前,去憋一篇文章。
记住,创意灵感是憋不出来的,它们一定是瞬间闪现的,需要有各种场景的切换,才能在大脑里蹦出来。
举个例子,我自己经常会创造场景,比如跑步思考、开车听得到 APP,咖啡厅看书等等,都会有各种想法产生。一旦我觉得这个想法可以扩展,立刻用朋友圈,把它记录下来,通常就是几十个字。
熟悉芷蓝的同学,一定知道我朋友圈有一个专栏叫做(芷蓝日知录),其实这就是写作卡片的原型。
每隔3-5天,我会针对这些朋友圈卡片进行整理归类,把相同属性的卡片放进备忘录写作话题里,准备进行写作。
2、卡片转化
你不要小看朋友圈卡片上的几十个字,只要你用下面这 3个方法,就能将它们转化、扩展成一篇文章。
① 对象转换
比如前几天我在书店看到李拓远的《高效学习》这本书,讲的是他作为哈佛高材生,怎样快速学习一个新领域知识的各种技巧。
然而,高效学习技巧一定只适用于学生吗?当然不是,根据我自己的定位,我还可以写“自媒体人怎样快速熟悉一个新平台?2个小时,3招就搞定!”
这就是对象转换,相同的内容,不同的目标人群而已。
② 方法转换
如果目标对象是确定的,针对这个人群,你可以把写作主题在方法上做转换。
比如,你是做情感领域的,朋友圈卡片上记录了“怎么向女友要生日礼物?”扩展一下,你还可以写“怎么搞定女友的家长?”或者“怎样快速搞定一个生气的女友?”等等。
10张卡片,足够你写出一个叫做“和女友相处的10大基本原则”的文章。
③ 场景转换
如果对象和方法都是确定的,你该怎么写?
变换不同的场景即可!
例如“职场女性在办公室练习蜜桃臀怎么不被老板和同事发现?”或者“职场女性在家练习蜜桃臀的3个必学动作”或者“职场女性在健身房练习蜜桃臀,应该有哪些器械?”
好啦,以上就是怎么利用朋友圈制作写作卡片,以及将卡片转换成一篇文章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5篇
娱乐新闻永远是大家最喜欢讨论的,因为自带话题性。但是,如何把娱乐新闻和你的业务结合起来,这个就是个技术活了。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总结的小技巧,我会给几个固定的明显打标签。比如说,汪峰的“上热门”你既可以这么在朋友圈这么来用。
“今天要和汪峰老师说声对不起了,我们的新产品上线啦,可能又要抢你的热搜了。”
如果你直接在朋友圈发新产品的消息,可能大家会不感兴趣,但是结合上汪峰,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再比如说,你是卖减肥产品的,就可以找那些娱乐圈非常瘦的女明星(比如大幂幂)来做话题。
总之,做娱乐话题不要硬扛,否则别人会感觉你的文案有些“莫名其妙”。
OK,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你学会了吗?赶紧发一条朋友圈试试吧!
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6篇
1、基础检查:措辞、错别字、标点符号,都要重点检查,基础内容错误代表了您的认知水平,以及工作态度。
2、图片检查:尽量发1张、4张、9张,这样排版会好看,需要突出的重点内容,调整位置放中间,带有扫码直播的图片只能发一张加文案,信息太多用户会忽略了要扫码。
3、文案检查:逻辑顺畅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文字华丽刻意去造词,让用户能看明白,能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是最重要的。
4、带货链接:尽量不发链接,可以发产品图片+自我感受体验话术文案,否则会卖货的姿势过度明显。
5、自我检查:发到自己朋友圈仅个人可见,确认文字排版和图片样式。
6、脱敏检查:截图是否征求别人的统一,关键信息是否做了打码和遮挡。
7、情绪检查:情绪是内容的催化剂,但是消极情绪不要在朋友圈里传播,偶尔可能会博人眼球,但经常这么做会有有损你的形象。
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7篇
1、遵守注册微信号的基本原则即一机、一卡、一号,不用使用电商平台购买的手机号,不要使用数字 17 打头的网络号。因为有的号码已经绑定在其它微信上了,或者被腾讯列为黑名单,推荐直接去移动、电信和移动大厅办理。
2、一张身份证最多可以开 5 张手机卡,推荐当场办理一个最低的流量套餐,因为后期养号的时候,不能用同一个局域网下的 Wifi 来操作。
3、手机推荐使用小米红米系列型号,双卡双待,芷蓝自己亲测,便宜(600元+)又好用。
4、注册微信号前,去大众点评、美团或者其它本地服务平台上搜集当地的手机号存入到手机通讯录里。
5、注册微信号时,同一个时间段内不要在同一个地点批量操作,最好每次携带1-2个手机去室外场景注册。不要使用同一个昵称和账号密码去注册多个微信号,注册完毕后尽快完善个人资料信息。
6、账号注册完毕后,先导入之前收集好的本地号码通讯录,让系统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用户换卡流程。接着绑定手机号、银行卡以及 QQ 号,增加账号的安全性。
7、关注腾讯自家的一些官方公众号,比如微信团队、微信安全助手、微信公开课等账号。接着这一步很重要,你一定要通过微信去给手机充值一次,或者花十几元钱买个理财产品。
8、添加身边朋友的老微信号,每天进行一些简单的私聊动作,朋友圈至少保证每天发 1 条,尽量不同地点的位置信息。如果有条件,建议拿着不同的手机,去线下各种场景消费,例如超市、电影院、饭店等地方。
9、注意新号朋友圈不要频繁发广告,多模拟真实用户加群,收发红包等动作。可以定期打开『附近的人』查看是否有显示,但不要随意添加。
10、每天正常浏览腾讯新闻或者关注的其它公众号内容,转发分享都没有问题,必要频繁使用摇一摇等功能。
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8篇
95%想通过朋友圈营销赚钱,却又迟迟迈不出第一步的人,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发圈卖货毁人设”。
其实这个担忧主要源自于你朋友圈里以下两个场景。
1、某个人卖的东西很不靠谱,你担心如果自己卖货,也会被朋友鄙视甚至拉黑。
2、某个人感觉像是在拉人头,只顾自己赚钱,并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利益。
我自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选择那些可以帮助你建立人设的产品,或者说符合你个人品牌打造方向的产品来卖。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卖新媒体付费会员,是因为我的个人定位就是「新媒体营销」所以卖会员并不违和。再比如,我做淘宝客,是因为「社交电商」是我的一个会员交付项目,我有责任带着会员通过这个项目去变现。
其次,你要给自己卖货这件事情,设计一个合理的故事。
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一个有故事的产品可以卖的更贵”。如果你能让用户感知到你卖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商品的溢价能力就提高了。
比如,你在朋友圈卖母婴产品是因为自己有了宝宝以后,自愿牺牲自己的职场生涯,为家庭默默付出,为宝宝的茁壮成长,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在卖货的同时,还要定期去分享自己主动学习、渴望成长的个人思考类内容,充分打造一个成长女性的故事。
这样,用户在购买商品时,就多了一份支持的动力。
最后,千万不要选择那些毁人设的商品来卖!
有些商品你一听就不靠谱,比如各种提高智力的保健品,还有什么快速美白丸等等,消费者又不是傻子,你这么干,一定被会别人当傻子看。
总计一下:卖货要符合人设、要为自己设计故事、要先考虑卖点。 你学会了吗?看看自己朋友圈是不是需要改善一下呢?
找回以前的朋友圈文章 第9篇
记得之前有很多小伙伴跟着我做好省 APP(社交淘客)一开始就咨询怎么去闲鱼、豆瓣或者知乎上引流?其实,做朋友圈营销的第一个阶段,一定是熟人关系。
现在的获客成本非常高,你从其他平台引流、运营、转化一个陌生用户到私域流量,这个路径会消耗你大量的精力,除非你是团队商业化玩法,个人我真的不推荐。
你的第一批用户就应该是同事、好友、亲戚等熟人!不要害怕在朋友圈卖货会被鄙视,如今这个时代,他不跟着你买,也会跟着其他人买,先出手者赢!大方的在朋友圈告诉好友“我要开始做营销了,会卖一些自己体验过的,不错的产品,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另外,在告诉大家你卖货之前,尽量先铺垫一些剧本,比如自己最近加入了某个圈子,或者看到了身边发展不错的朋友,不想再普通下去,也想过XX样的人生等等。
只要你不去疯狂广告刷圈,只要你能先服务好身边的朋友,这些种子用户就会再未来帮你裂变第二批新用户。顺便说下,我不推荐大家拿一个小号来做朋友圈营销,这个时代,没有人喜欢客服号!卖货就是卖人,就是卖生活方式,小号没有用户积累,有没有生活内容,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