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读后感言 第1篇
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是一种格调,一种追求,一种不舍弃不堕落的态度。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这句话点出了本书的精髓。生活中很多东西注重细节,就会收获更多,如果只是为了应付了事,就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重视与否,在你的外表,态度,情绪以及与人相处的一言一行中都是可以被读到的。不能苛求外人对自己的内心了如指掌,别人看待自己都是从外到内逐步认识的`。表象的东西是别人认识你的第一途径,工作中你正经打扮,态度认真,对待事情都有一副职业的态度,别人是可以看出来的,领导的赏识往往也是从表象开始的。对于年轻人,尤其如此,面试的时候的正装,谈恋爱中的习惯性的关怀,自己家里的一个着重的布置,并不太富裕的时候对精品服装的追求,每一个重视的细节都有可能让你的格调提升要给档次,给别人愉悦的个感觉,也让他人更容易认同自己。你给予生活鲜花和热情,生活也不会亏待你,必将回馈你胜利和掌声。
书里很多内容是有关感情生活的,这也是大家很容易注重也是很容易忽视仪式感的地方。为什么说容易注重又容易忽视呢?恋爱刚开始或者婚姻刚开始的时候,不管男女都毫无疑问在给对方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并且不停地往爱情这把火里添柴,比如男人往往三天两头地送花给女朋友,女生出门前也精心打扮,婚姻刚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有极大的热情维护感情,出门前的一个吻,家里的精巧的摆设,整齐有序的整理。可是时间一久,热情就会消失,邋遢的见面,送礼物也不频繁了,回家也不认真做家务,脏乱的家里也不愿意收拾。无疑这都会让爱情的火苗黯然失色,再美好的感情的开端,也会走下坡路。仪式感就是维持当初的美好,给日渐平淡的生活不停地润色加油,让双方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当初引导自己走入这段感情时的初衷。想起这些仪式感的东西,也会让人在感情困难的时候充满信心走下去。
仪式,就是让这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让自己与他人差别开,我们对于生活的付出和热爱,值得我们这样庄重地对待自己。
仪式感读后感言 第2篇
这本书是我偶然间看到的,这让我想起了日常的生活,的确,生活中的仪式感,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渐渐忽视,淡忘了。
里面有很多的心灵鸡汤:
“你既可以享受美好的一切,也可以坦然面对糟糕的一切,你得意时不会忘形,失意时不会潦倒,你知道,无论境况如何,生活都必须庄重。仪式感,会让你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这句话就像我们平常说的俗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不易的,没有谁说轻轻松松就可以成功。上班族按着朝九晚五的作息工作着,忙碌的同时很容易忽略生活上的事,为什么会觉得工作苦,工作累呢?工作并不是要你去拿生命来做斗争的武器,一味的做,会让人感到烦躁与呆滞。一个成功的人懂得如何分配时间,她们更多的是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如何去发现身边细微的美。
有些人觉得享受生活是有钱人做的,不,并不是。享受生活不是物质,不是金钱,不是虚伪,不是做作;是一种对生活认真,尊重,敬畏且热爱的态度。
你们男生总说女生那么在意仪式感,说女生物质,其实一样的,女生的仪式感很简单,只要你抽空陪陪她,跟她聊聊天,记得特殊的日子。但是大部分的男生都是这样想的:难道没有仪式感就是不爱你的表现吗?我没有仪式感,但是我爱你……怎么说呢?其实这种想法也不是不对,但是清苦而平淡,平凡而琐碎。女生之所以比男生更在意仪式感是因为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更容易发现生活的美。她们对生活更用心,仪式感能让她们寻找别样的生活之美。总之,男生不能批评女生的仪式感,反之要支持,要配合,要积极的参与,甚至可以自己尝试做,你会发现真的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什么才是真正有仪式感的生活?它是不辜负生命,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每一朵鲜花盛开的那种岁月静好的日子,并且伴有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仪式感读后感言 第3篇
从朋友手里收到这本《生活需要仪式感》之前,我甚至对何为仪式感一无所知,然而刚一打开这本书,我便被序言打动了。
当你打开这本书时,我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一位跟我一样需要仪式感的朋友。
一篇序言以这样的方式开头,给人的感觉就像邻家女孩和你分享她从别的地方听来的故事一样。至少是让我觉得亲切而温暖,但在读某些严肃作品的时候,可能也确实是因为所谓段位的不同,书中的序言总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一般的句式是: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我的读者……读起来就像是老师在对某个不听话的学生进行的思想批评教育一样。当然,这样的教育着实很有必要,但相比于这本书的序言来说却少了一点亲切的味道。
书中关于“仪式感”的概念性叙述是这样的:
仪式感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暗示能够使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思辨力迅速提升,某种意义上,它是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感觉。
然而仪式感的'概念被这样理论化的阐述之后,似乎与我们之间就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让人们觉得,只有那种在正式场合中穿礼服、喝红酒才是真正的仪式感。其实不然,仪式感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细节的能登大雅之堂的表达方式而已。比如离家在外的我们每天给父母打的一个电话,比如夸妈妈今天煮的饭好吃,比如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为你的伴侣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具备仪式感元素的生活与早先相比,给人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呢?让我来说的话那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致。一如书中所说,方便面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方便面,但如果你在烹制的过程中加入一个鸡蛋,一个番茄,两种菜叶,那么方便面其实也可以变成一份精致的吃食,而烹制方便面的过程就是仪式感的具体体现。
那么,我想问问正在忙碌的你,现在还觉得生活中的仪式感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吗?
《生活需要仪式感》无疑是一本励志书,用现在的话说似乎应该称之为“鸡汤”。就像不是所有的网文都是垃圾一样,我们应该对所有的鸡汤都另眼相待吗?钟情于阅读的我们真的应该囿于这等偏见之中吗?
就目前而言,鸡汤的写作范式确实比较单一,按照大众化的总结方式大概可以归纳为一个故事+一个富有内涵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