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读后感1500(合集7篇)

个人学习 23 0

普罗米修斯读后感1500 第1篇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叫《普罗米修斯》,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通过写天神普罗米修斯偷取火种带回人间,惹怒了众神领袖宙斯,被锁悬崖受尽苦难,最后被大力神相救的.故事,告诉我们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我觉得普罗米修斯做得对,我要是普罗米修斯,我准会和普罗米修斯做的一样,我本来就是一个直爽的人,当然会做事干脆利落。在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坚持自己想法的人,从普罗米修斯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是个坚持自己想法,敢做敢当,充满正义感,不畏惧权威的神仙,我觉得一个好神仙就应该为人类造福,而普罗米修斯做到了这一点。

普罗米修斯的优秀品质,为人类做出了表率,人类争当效仿,可是往往做到的人,却很少很少。

普罗米修斯读后感1500 第2篇

《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英雄名叫:普罗米修斯。是这位英雄舍己为人,拯救没有温暖的人们从安全中救出来。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人,他这种精神值得让大家敬佩,虽然也有许多神同情人们,但他们缺乏勇气,所以相比而言,普罗米修斯是值得我们学习他勇敢和设计为人的精神。

虽然宙斯把普罗米修斯困在山谷上就让鹰吞噬他的肝脏,但不从宙斯屈服,一心为老百姓造福,这种用一切东西的正义感是少有的.,所以我要学普罗米修斯的正义感当一个好人,当一个为大家造福的好人。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看见了这样的事情,便打死了鹰,打碎了锁让普罗米修斯重获自由,让这位拯救老百姓的英雄获得自由,大力神的勇气也来之不易。

普罗米修斯英雄所忍受的痛苦已到了尽头,又重新获得了自由。

普罗米修斯读后感1500 第3篇

这篇文章讲述了普罗米修斯英勇盗火种的故事。我知道了我们不应受强势力的屈服,要牺牲自己的一切去帮助别人,维护正义不屈不挠的斗争气概。普罗米修斯是个英雄,他有正义感,不畏强权,为人类勇于牺牲,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火神也有正义感,但惧怕宙斯的”强势力“;大力神是维护正义、敢做敢为的人;而宙斯在我的印象中是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人。

我喜欢普罗米修斯人所不及的正义感,平常我们经常听到”你出卖我“、”你想害我“等语言,出卖别人的人却得到利益。而普罗米修斯却无条件奋勇盗取火种,并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普罗米修斯无条件为人类美好的生活赴汤蹈火;但”好人终好报“,大力神勇猛的把普罗米修斯救了出来。我想的火神说:”不要太柔弱,软弱可欺,也要学学普罗米修斯勇往直前的精神!“

普罗米修斯读后感1500 第4篇

才读罢这本书已经是满腹的沧桑了,随余秋雨游历了一边世界上那些正在被时间、战争所吞噬的文明遗迹。那是怎样的一种旅程?捧着这本《千年一叹》,我的手就好象抚摸到了文明的碎片、历史的车辙......

放下书,去细细品味的时候,才发现,我的心原来正在滴血......

这是一本日记,写的是在千年之交,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考察人类文明遗迹的经历。一个柔弱的学者、书生,数万公里的越野行程,何等的不易?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执着追求、谑诚朝拜。沿着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前行,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战壕密布、荒草迷离、盗匪出没!人类正在慢慢亲手毁掉自己的文明。

或许是对余秋雨先生的尊敬,我对这本书的感觉颇为良好,读书的同时既领略了沿途的奇闻轶事、还有余先生思辩的精神、对文明衰落的厚重情感;对当地贫穷落后的现状的痛惜;以及对当地人的愚昧、麻木的痛恨所感动。心里不禁的为余秋雨先生的此行叫好,一本在世界最危险、最有人类文明仓桑感的地方写成的日记,大大的解决了我的饥渴。

“千禧之旅”的首站是希腊。

我不了解希腊的文化背景,也不知道希腊文化有过怎样的宏伟历史;初识希腊是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欺骗宙斯开始的,还有就

是希腊国家男子足球队曾拿过20xx年的欧洲杯的冠军。希腊是一个神话般的国度——这是我对希腊仅有的了解。随着余先生的笔迹慢慢的游,让我知道希腊竟然有如此浓厚的文化气息!遗憾的是这里的文化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没落。谈到希腊衰落的原因,余先生认为有两点:一是雅典斯巴达人旷日持久的内耗;二是内忧外患,又不断远征,希腊始终没有成立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国家。

古老的埃及文明也不容乐观,她已经没落了,却还在沉醉于自负的神秘,余先生认为:“埃及以庞大的雄姿切断了被外部世界充分理解的可能,其实也切断了自己的延续使命。”过于沉湎于对死后世界的憧憬,使他们不重今生,只顾来世。神秘、古老的埃及最后在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的轮番讨伐下,终于没落了,只剩下卢克索一带的所谓的“法老人”后代还在不断叮叮当当地修复着祖先陵墓,供人参观。这是埃及法老的悲剧。

两河文明以商业与法律著称。而现在,在余先生的眼里、在镜头下,文化二字竟会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在了,古老的巴比伦文明被践踏了!

希伯来文明充满了感伤与动荡,从没有一天的宁静与安定......

一个伟大的波斯统治者——大流士,他消除了由居鲁士儿子的残暴变态和版权者的宗教阴谋所带来的种种恶果,带领500佣兵起家,大小1000多战,战无不胜,终于创建了空前强大的波斯帝国,把版图和实力在居鲁士大帝的基础上继续扩充。而现在......

谈到印度河-恒河文明的衰落,余先生认为与宗教有关。这里也如同耶路撒冷一般,是多宗教聚集、冲突的地方,宗教仇杀很严重。战争、杀戮又把这千年的文明消磨了。

文明在铁戟长刀下衰落了。极度的贫穷与落后,极度的愚昧与无知,文明与野蛮只有一步之差。文明的发源地,是最早开始使用文字的地方,现在却成了文盲最多的地方,真是绝妙的讽刺......

波斯文明;希伯来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现在只剩下了一堆堆废墟,废墟伴随着他们的文明一起埋葬。

余秋雨先生是一个具有文学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人,一本《千年一叹》以他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深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洋洋洒洒的揭示着人类文化的内涵。读着这本书,我的思绪在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和古老神秘的文明古国中穿行。最令我着迷的是余先生在书里深刻的思考,深刻的思考是一个作家文学生命的所在,他的文字很是深邃,是散文中的一个另类。这本《千年一叹》每一篇文章都在闪耀着耀眼的光,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向我们诠释了历史的意义。

历史是复杂的,历史是多元的,历史是无穷尽的。历史是文化的缔造者,但文化也可能在历史中泯灭。余秋雨先生以他敏锐的思维,强烈的忧患意识,给了我们一本《千年一叹》。余先生其实间接的告诉我们要保护炎黄文化,就象保护我们的母亲。不要让文化陨落的悲剧在我们这里重演。一本沉甸甸的《千年一叹》在带我们游离文化古国的同时,也给敲我们敲了警钟:悠久文化其实很脆弱。

普罗米修斯读后感1500 第5篇

你们读过《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你为他的精神而感动吗?让我们在回顾他的事迹吧! 在很久很久,我们的地面上没有火,人类只好吃生东西,在黑暗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来了,看见了这么悲惨的情景,很痛心。有一天普罗米修斯在看见太阳神驾驶太阳来的'时候,拿了一个火种给了人间,从此人间就有了火,我们在寒冷的时候就可以拿火取暖,还可以煮熟食物。但不久之后众神之众的宙斯知道后,就让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归还,但普罗米修斯拒绝,并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宙斯很生气,就把最恶劣的惩罚给了普罗米修斯。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帮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受尽折磨。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了这里而这位取火的英雄才获得了自由。

回顾了普罗米修斯的事迹,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只要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我们都有努力去做 不怕辛苦。

普罗米修斯读后感1500 第6篇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普罗米修斯》的文章,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天神,当他看到人间因为没有火种而忍受黑暗和疾病,便下决心要去天上取上去一颗火种,但这是违反天规要遭到处罚的。当他看到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从天空经过时,普罗米修斯便偷偷的从太阳车的火轮上取了一颗火种带到了人间,从此人们享受到了温暖和光明。

普罗米修斯明知道会受到宙斯的.惩罚,却甘冒风险去拯救苍生的行为!使人非常的感动,以后要多学习这种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普罗米修斯读后感1500 第7篇

“换个角度看事物”,这是我从《普罗米修斯》中得到的感受。

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伟大的天神,他为了帮助人类,使人类过上幸福生活,不惜丢掉生命,也不顾主神宙斯对他的严刑拷打,坚持把火种带给了人们,使人们脱离了苦海。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可是却被宙斯绑在悬崖峭壁上,但他面对这些种种贴近死亡边缘的惩罚却毫不屈服,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这就是伟大的英雄行为。

有人说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伟大的英雄,因为他把火种带给了人们。如果我们从人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事情就是这样的,但如果我们从主神宙斯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事情又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宙斯说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盗取火种的贼,就应该严厉处罚。由此可见,同是一件事,同是普罗米修斯,如果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论也就不一样。

从这段故事中,也能看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一件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一句有名的诗句。意思是说:从正面看,它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峰;从侧面看,它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千姿百态各不同。这句诗也告诉了我们对事物应全面分析,不能片面理解。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对一件事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谦让,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通过读《普罗米修斯》,我懂得了换个角度看事物,也真正学会了如何去换个角度看事物,这便是我从《普罗米修斯》中得到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