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对外宣传企业文字 第1篇
高频次「触达」其实就是社群营销的核心。
不论是线下业务还是线上业务,高频次「触达」客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触达客户,是一个永恒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只有不断的去接触客户才有机会赢得客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今天早上出门等电梯的时候看到上新了一则妙可兰多的广告(第一次触达),除了广告形象比较生动活泼,其他倒是没有什么感觉。
匆匆出门上了地铁坐下一看,对面的广告栏也是妙可兰多广告(第二次触达),哦这个奶酪棒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小朋友们应该很爱吃。
下地铁到公司楼下买了一杯咖啡,等电梯的时候再次听到妙可兰多,哇这个时候我已经习惯性能跟着一起唱出广告词了。
说到这里会觉得,哇咔咔这个广告效果真的蛮不错,至少已经让我心动了,想要购买了。这里我们会发现其实就是多次的触达客户,越熟悉,越容易产生信任。
看了这么多次广告,但是结果是什么?
进入办公室开始工作,就马上忘记了这件事。午休的时候曾经一瞬间想买一点常常,但是拿起手机搜了半天没结果,注意力马上就被转移了。
在产生购买欲望的三小时内没有达成,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新的动力再去研究了,最主要是的我们的精力会被各种其他的产品分散掉。
试想如果在是在微信上第三次看到妙可兰多推文的时候,产生了购买的想法,那么一定会马上成交。因为这之间无需等待被服务,直接就在看到广告心动的那一刻下单了。
移动互联网占据人们每天百分之30的时间,当人们每天平均有4小时的时间都停留在微信,这个时候其实我们触达客户的方式也开始转移到了微信。
在微信触达客户,促成下单,也就是我们的『私域流量池』。
1)什么是私域流量池
首先私域流量池是相对于公域而言的,一张图看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
把流量比作水,把客户比作鱼。
公域流量指的是我们的一些品牌,比如说线下门店或者其他的社交品牌,它们有比较广的流量。
我们可以将公域流量比做大海;私域流量比作企业专属的小鱼塘。“建一个自己的鱼塘,把鱼给囤起来 ,可以反复触达,还不花广告费,这就是你的私域流量”。
我们来仔细看一下,在微信生态的私域流量包括哪:公众号粉丝、小程序的用户、微信群、微信好友、朋友圈。
2)传统门店的私域流量在哪里
不难发现,在过去线下门店网点积累了大量的本地流动客户,它能够触及到周边本地属性很强的客户。
其实这只是我们的公域流量池,因为这些客户是流动的,公用的,而我们的官方微信粉丝、员工好友粉丝等,就属于我们的私域流量池,自有的、不断增长而且能够反复触达的粉丝池。
再比如瑞幸咖啡每天到店消费的流动客户积累到官方微信号+社群,其实就是将从公域流量池开发的客户,转入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进行专属客户维护,从而社交一套社群营销模式,试图进行自救。
益丰大药房在疫情期间把全国线下到店咨询口罩和消毒液的客户,全部用企业微信加入到社群,从而在口罩到货的时候一键通知9万粉丝,在酒精到货的时候再次通知大家,甚至让老年人都很快买到了物资。
这其实就是一次简单的将公域流量培育为私域流量,并且实现高效反复触达的社群营销过程。
还是拿鱼塘举例子,公域流量池指的是就是别人的,公用的,而私域流量就是自己的,可以发展的。
在线下,每当客户到店消费,或者是购买产品的时候,都是我们触达他们的一次机会。
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客户的视线转移到了别的平台。所以我们要把客户留存到我们的私域流量池(距离客户最近的位置),也即企业微信里。
朋友圈对外宣传企业文字 第2篇
企业不需要开发新系统即可使用,客户不需要下载新软件,直接在微信端享受服务。从运营工具的功能角度看,还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最直白是:客户都在微信,腾讯不许你用外挂,要用企业微信才行。但是企业微信目前功能尴尬,也算是无奈至极。
1)提升企业员工服务形象
员工可以自动在线生成企业微信团队出品的员工名片、海报、工牌等添加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属服务,具备统一正式的形象,更好的建立客户信任,展现企业专业服务能力。
总之:就像五谷磨房比喻的:员工的朋友圈就是「货架」,员工的个性签名和头像就是「欢迎光临」和「店铺招牌」,在微信上与客户进行联络发布促销活动,其实就相当于现场的「品牌物料」和「开口营销」。
2)快速建立客户服务群
群成员满200后无需加好友拉入群,会自动更换新的群二维码,新客户自动加入新群,且群二维码长久有效,不会过期。设置进群自动欢迎及回复,在进群后第一时间与客户建立联系,以免错过最佳建联时机。
案例:
瑞幸是在疫情之后开始建群,到现在三个月时间,客户群数9100多个,社群用户数是110多万,企业微信客户数180多万。
基本玩法是,每个门店的用户可以先加首席福利官lucky为好友,然后再围绕门店的LBS位置信息自动拉群。
受疫情影响,瑞幸有部分门店(如大学内门店)还未营业。
目前社群玩法覆盖了90%的门店,Top 10的门店,群数量基本都超过10个,一个群200人,上个月单月新增60万以上群用户。
3)客群日常运营实现高效化
一键设置快捷回复客户,建立常用话术资源库,提前配置好(欢迎语),自动向新客户打招呼;优惠券、会员卡、折扣商品、链接等,均可以设置为欢迎语的内容之一,来一个快速见面礼!
建立标签体系,使用标签高效群发功能,自动同步活动信息,快速触达整体目标客户。
4)自动把控社群内容质量及群规维系
群聊内容企业可查阅,具备群规自动维系,自动防骚扰机制。可设置新成员是否可以查看历史消息。
5)规避人员流动客户流失的问题
员工离职后,名下客户会自动归属至企业,客户资源不会流失掉,且客户方面属于:无感转移。企业经营的数字化资产,归属于企业。
1)做好日常客户运营
①用好进群欢迎语
顾客刚进入群,你对他的专属欢迎语就自动发出了。
②常见问题自动回复
如果有顾客常问到的问题,可以设置为自动回复,当顾客问的问题命中你设定的关键词时(例如“物流信息”等),群机器人会将答案一秒送到顾客眼前。
③怎么让顾客常常想起你?
朋友圈对外宣传企业文字 第3篇
我们选取了一部分已经开始在做线上客户社群的运营的门店管理者进行调研,各方面沟通调研后发现,大家在获取客户、客情维护,活动策划等方面有过一些实践,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是当社群开始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管理人员在线上客户运营各个环节都逐渐开始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采用的是个人微信加好友进群,群满200后需要加客户为好友,通过验证后,再邀请进群。
这样的进群方式,路径过长,同时加好友涉及客户隐私,部分客户资源在进群第一步就直接流失掉。
1)活动策划的运营方案不够完善
要么是仅仅把客户社群当做了活动推文的分享渠道,要么是组织一些小的抢红包活动;运营上比较零散、形式上也非常单一,客户的参与感不强,缺乏整体性的活动策划社群运营经验。
2)缺乏社群营销活动的数据复盘
没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每一场活动的实际效果,最终无法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不知道在活动的哪些环节需要进行提升。
总结: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需要借用运营工具,更加智能化的解决重复性的日常基础运营工作;二是从运营策略上需要开始具备线上社群营销及管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