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摘抄(热门5篇)

个人学习 15 0

民生实事摘抄 第1篇

1.领导讲话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

(2)要创新投入方式,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国外名言

(1)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推动绿色集约发展。

(2)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继续加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促进稳定销售。

(3)要根据发展需要和产业潜力,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5)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基 础设施建设。

(6)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 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7)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民生实事摘抄 第2篇

1.领导讲话

(1)要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种粮基本收益,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共同承担起维护国 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2)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3)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4)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 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5)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6)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7)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2.俗语训言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国外名言

(1)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种源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建设。

(2)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 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 全主动权。

(3)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 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民生实事摘抄 第3篇

1.领导讲话

(1)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 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2)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不仅直接事关农民家庭收入,也事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一定要用好农民工这一中国经济宝贵的资源。

(3)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4)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5)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

(6)要把稳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使广大劳动者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更有效的举 措不断推进共同富裕。

(7)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问题。

(8)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让新业态蓬勃发展,要打破不合理条条框框政策,让 更多就业岗位成长起来。

2.政策理论

(1)压实就业工作责任,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强化表扬激励,加强督促落实。——《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

(2)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清理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关于支持多渠 道灵活就业的意见》

民生实事摘抄 第4篇

1.领导讲话

(1)社会救助是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兜底性制度安排,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关系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体现着一个社会的爱心和温度。

(2)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3)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基层救助服务能力,努力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2.政策理论

(1)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构建综合救助格局。以增强社会救助及时性、有效性为目标,加快构建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

(4)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

(5)畅通急难社会救助申请和急难情况及时报告、主动发现渠道,建立健全快速响应、 个案会商“救急难”工作机制。

(6)对参与社会救助的慈善组织给予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有突出表现的给予表彰。

(7)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社会 救助,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

民生实事摘抄 第5篇

1.领导讲话

(1)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 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 医疗服务。

(2)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 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3)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 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4)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 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6)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 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

(7)要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8)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2.俗语训言

(1)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医工论》

(2)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