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奉献读后感作文(必备7篇)

个人学习 26 0

青春与奉献读后感作文 第1篇

2020年寒假,是一个难忘漫长的假期,在这个我们本该祥和快乐的假期,有一种病毒悄悄来临,并迅速传播。它就是新型管状病毒,这种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力极强,恰逢我们的春运高峰,携带病毒的人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去往了全国各地。一时之间,病毒在全国肆虐。

我们在病毒面前踹踹不安的时候,有一群人他们冲到了与病毒作战的第一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不畏艰险。他们就是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我们的“白衣天使”,在抗击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钟南山爷爷以84岁的高龄第一时间赶赴“疫区”,他本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享晚年,但是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就如同他十七年前站在非典疫情面前一样。十七年前,是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战胜了非典,这一次一样可以。

随着一例例康复出院的好消息传来,让我感觉真正的春暖花开就要到来,那时,便是病毒退散,春回大地的时候,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每一位最美的逆行者!

青春与奉献读后感作文 第2篇

敬爱的钟爷爷:

您好,我是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盈田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学生,今天我怀着激动、崇敬的心情给您写信。2020年的春节,这个与众不同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席卷武汉,乃至全国,原本热热闹闹的春节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大街上、商场里、游乐场一下子空了,连我们计划的云南之旅也随之取消了,全国上下一下子陷入恐慌之中。

在这危急时刻,您出现了,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倚坐在通往武汉的列车上闭目休息,临危受命,逆流而上。您告诫大家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毅然前行,不顾安危冲在抗疫第一线,争分夺秒的从死神手中救回病人。是您,向社会宣布,这种病毒存在人传人,使人们提高警惕性;是您,呼吁人们,不出门,不聚餐,戴口罩,勤洗手,让我们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及家人;也是您,夜以继日的研究、剖析病毒,研发治疗的新药剂。看着您疲惫的眼睛,我从心底心疼您,感激您!在这里,我想对您说:“钟爷爷,您辛苦了!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您就是最美的“逆风英雄”!我要向您,向和您一样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叔叔阿姨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感谢你们不计个人安危来挽救别人的生命,感谢你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我要向你们学习!学习这种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要和你一样,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钟爷爷,也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注意身体,做好防护。

祝您:

平安幸福!健康长寿!

青春与奉献读后感作文 第3篇

生死之间尽显英雄本色。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们流泪,一句句情深意重的鼓励让我们感动!

有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医疗人员、有千万颗牵挂于心的普通老百姓、有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最令人感动的,则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不顾自身安危,还要解救别人的受难者。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84岁的钟南山爷爷让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地去武汉前线。

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刘丽随队支援武汉。当天她准备去外地看女儿,在机场经过了安检被紧急召回后,当晚就登上了去武汉的飞机。出发之际她对女儿有些愧疚“本来答应了陪女儿买烟花,但却不能了。”

90后护士出征武汉。妈妈送别,强忍泪水,车子开走才崩溃大哭。

四川自贡市委书记为首批出征医护人员送行、现场鼓励队员,几度哽咽,说出的话让人泪目。

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剃光了头发。

几天连轴高强度工作后,女护士的脸上布满了勒痕。

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危,他泣不成声,好友倒下了,病人还得救。

医疗队出征感人画面。满屏都是泪目。病魔无情,人间却有大爱。在武汉这座生病的城市,每天都发生感动人心的小故事。

人们在疫情时期的种.种表现:顽强求生、奋力救人、奉献爱心。无论是逆者们,还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普通的人民老百姓,在疫情面前表现出来的都是中国人的伟大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困难一起扛,共分担才更坚强,风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战疫情我们在行动!

青春与奉献读后感作文 第4篇

眼前是车水马龙,烈日当空,我在刺眼的蔚蓝天空下睁开眼睛,那猛然洒落的阳光让我头晕目眩,恍惚间定神望去,道路上人车皆空,只剩寂寞,本应大街小巷共庆余年,可如今却成共抗疫情。

在纷纷的撤离的脚步声中,那几履坚定的步伐与人流逆行,心中有着一个方向,哪怕是朝着危险,也要将众人从这反复的噩梦中拯救出来。于是,身着白衣,披洒着月光,前去负重任了。他们,是我们亲爱的前线医护人员。

庚子鼠年,如期而至,不闻鞭炮阵阵,却见战鼓频催摧,疫情来势汹汹,临危受命的白衣天使,如“逆行者”般,迎难而上。一个个身影汇成疫情中的温暖和力量,化作一股暖流,在阴霾压抑的日子里,挺身而出。

不会忘记,请战书上,一枚枚鲜红指印,“不论生死”写满医者轩昂;不会忘记,同为妻母的她们,褪去华裳,坚守战场,一袭白衣遮掩不住倦容。他们何尝不知这前方的凶险,疫情难料,可国难当下,他们眼中只有呻吟的国土,他们舍弃小我,为的是大国安然。

新年前,口罩工厂流水线上,传递的是质朴无私的关怀;全国各地的募捐,每一份的物资里,萦绕的是执着坚定的信仰;医院里那席地而睡的一个个身影,是无数医护在万家灯火中,坚守战场。四海八荒的人,抛去新年的欢庆、团圆,奉己之力,共筑长城万里,只愿国泰民安,再现中华盛景。

爱国,一个中华儿女永远放在心上的词,一个在此时形容前线医护再贴切不过的词。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与国本身就是花蒂齐开。他们的家国情怀,并不是振振有词的虚空,而是身为国人心中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也同是肩上再基本不过的责任,用不畏艰险的勇气照亮疫情前路的光芒。家国情怀没有什么艰深的立意,并无什么摄人的光辉。他们,愿将热血洒满祖国大好河山;愿任足迹在每一寸土地繁衍,愿将青春献给祖国未来光明。即使前路乌云密布,他们也会继续前行,探寻光亮。

他们更是英雄,不论对家或是国,不论风华正茂还是年逾古稀,因为他们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驰行抗疫的路上,处处都是颠簸的减速带,但他们不会停止,直到太阳升起为止,直到困意袭来为止,他们会坚持战斗,站在希望的大门前,直到所有人欢呼庆祝时。

所有的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所有阴霾之下都藏匿着柳暗花明,曦光初现的希望。愿四海疫情已终,疾患永散。愿诸位平安喜乐,前线一切安好。

明年春天,我们再赴江城,赏尽十里樱花。

青春与奉献读后感作文 第5篇

叔叔阿姨:

您们好!我是盈田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王高卓。

今年是个特殊年,我们国家正在遭遇一场危难,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危难,这种病毒会让我们人类得肺炎,发烧,咳嗽,导致死亡。而这种病毒最大的问题是会传染,通过我们的飞沫和密切接触就可以传染。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全,我们国家实行了隔离政策,让每家人都待在自己家里,不串门,不拜年,不去人多的地方,紧急有事出门也得戴口罩,在家要勤洗手。

就在大多数人为了不被传染而待家里的情况下,你们这些医护人员勇敢地离开家,去了武汉,去了那让人们都闻风丧胆的地方,为了治疗和护理病人,你们不能和家人团聚,奋斗在前线。我从电视上看到,你们好多人累的都倒在地上睡着了,还有的人被传染了病毒而牺牲了。您们太伟大了,为了全国人民,在工作,在奋斗,在牺牲,让我非常感动,看着可恶的病毒危害着人类,看着你们因为长时间戴口罩脸上留下的红印,我流泪了,谢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有了希望。

我代表我的家人向奋斗在前线的叔叔阿姨们说一声谢谢,谢谢您们的付出,我相信,在您们的付出下病毒一定会被打败。

我虽然不能像您们一样在前线,但我会乖乖待在家里,我和我的家人承诺,勤洗手,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串门,我们一起对抗病毒。 您们在救助病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您们早日凯旋归来!

青春与奉献读后感作文 第6篇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逆行者的豪言壮语。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在国家危难之际,总有无数这样的勇士,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的勇敢前行。

最近一段时间。在新冠病毒猖獗来袭,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在市民提心吊胆、闭门不出的日子里,却有这么一群人为了救治患者,战胜病魔,毅然决然地从四面八方,从安全地带奔向武汉,奔向疫区,全身心地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84岁的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曾是17年前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这次新冠病毒再次来袭,他不顾年迈体弱,又一次披挂上阵,坐上前往武汉的高铁,辗转在各个疫区,夜以继日地为救治患者出谋划策。

在武汉疫情大爆发,医护人员紧缺的紧急关口,全国各地、四面八方以及各个部队医院迅速调集精兵强将驰援武汉,短短几天时间,数千医护人员奔赴疫区,马不停蹄地投入战斗。

潍坊中医院主管护师王云云,春节前瞒着家人报名参加了医疗救护队。临出发前,七岁的儿子问妈妈去干啥?她说,妈妈要外出学习。在赶往集合地的途中,她才给姐姐发了一条微信,说如果有万一,拜托帮忙把信息转发给家人。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万般柔情里,是为人儿女的不舍,是一个妈妈的殷殷之情。

病毒是无情的,逆行者们不是不知道危险,但在使命的召唤下,他们义无反顾的冲上战场。在最危险的时刻,在最危险的地方,我们身边总有一群“傻傻”的逆行者,冲锋在前。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向你们致敬,勇敢的逆行者们!

青春与奉献读后感作文 第7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符换旧符。”春节本来应该是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可今年的春节却迎来了一个看不见的威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英文简称NCP。

那些依然奋斗在前线的逆行者中,钟南山院士无疑是最典型的模范。疫情当前,钟南山院士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国人的心,成为不少人的定心丸。1月18日夜驰武汉至今,钟南山战“疫”已50天,整理媒体报道可以发现,50天来他为疫情奔波的行程满满当当,始终冲在前线,几乎没有休息过。在广州新闻专题会上发出“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的消息后,又马不停蹄为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中国经验。最新消息显示,在他参与指导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冠疫情小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多地奔走,甚至飞机上还在研究治疗方案……这位84岁老人,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终在如铁人般地拼命。连钟南山的夫人也曾心疼地说:“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然而她非常了解丈夫,劝是劝不住的,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正如17年前非典来袭时他说的那句话:“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84岁的他,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啊!

这些逆行者们整天在高风险、高强度的环境下工作,他们几乎连一时半会儿的打盹都是奢侈。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生命的堡垒,他们是最可敬的英雄,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