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涩难懂的作文素材事例 第1篇
这是这个回答最精彩的部分。什么是万能类?就是这个素材,内容也丰富,语言也优美。比如说,介绍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的优美散文语段;比如说,_与_等媒体对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的描绘;比如说,给历史名人的颁奖词;比如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等等。这一部分的素材,无疑是最好用的。
(一) 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的优美散文语段
1.梅兰芳:
2.嵇康
3.梵高
4.雨果
5. 邰丽华
6.于丹
(二)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于敏
2.申纪兰
3.张富清
4.南仁东
5.李保国
(篇幅有限这里只能列出5个。)
(三) 给历史名人的颁奖词
1.庄子
2.老子
3.李世民
4.李清照
5.韩信
(四) 感动中国颁奖词
1、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2、杜富国: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
3、吕保民: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
4、马旭:分毫积攒 千万捐赠的老人
5、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6、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7、王继才 王仕花 :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
8、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
9、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10、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更多作文素材,更多高中干货技巧,欢迎到公众号「羊知道」来找我呀。当然了,还有个树洞热线,添加旸小知「微信ID: yangxiaozhiedu」答疑解惑噢!
晦涩难懂的作文素材事例 第2篇
语言类素材又可以分为两大类——气势宏大类与意象优美类。气势宏大类能增强语言气势,多用排比、对称手法。意象优美类多来源于现代诗歌,特点在于“难以读懂”,正是因为难以读懂,所以可以百搭运用,所以你可以对它进行多样解读。
(一) 气势宏大类
(二) 意象优美类
这类语言素材其实相比气势宏大而言,更百搭。关键在于如何做出多样解读。拿叶芝的一句诗举例。“走吧,人间的孩子,走向那荒野和河流,与一个精灵手牵手。因为这个世界悲伤太深了,而你不能懂。”
这种看似在与你对话的过程非常吸引和打动人,很有代入感,用在作文中会感觉很亲切自然,你不觉得像一阵风一样很温柔很清爽吗?诗人的语句我们很难真正读懂,但是正因如此,他们的诗句才会有百搭的效果。比如这句话,用在哪里不可以呢?你可以认为那个精灵是困难和磨难,你可以认为它是跨过荒山河流之后的美好和光明,你可以认为他说的世界的悲伤太深是人要面对的无尽黑暗,你可以认为你不能懂代表着单纯和无邪。你可以认为一句“走吧”是让你释怀的感叹句,你可以认为“人间的孩子”是上帝对你的怜悯……只要你的脑洞够大,只要你学会片面曲解原诗的意思……这段话你甚至可以用在国家时事类作文的结尾——
今有赤县煌煌百炼成钢,不忘古之遗恨百年沧桑。诺奖获得者叶芝曾说:“走吧,人间的孩子,走向那荒野和河流,与一个精灵手牵手。”于是,你走过风霜雨雪,山川河流,从穿破布棉袄的娃娃,一路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壮年。70年,足以让世界为之震撼。
晦涩难懂的作文素材事例 第3篇
[名人名言]
乳名是父母给的,坏名是自己造成的。(格言)
若把金钱当作崇拜物,它就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侠名)
宁可做穷人.不可做坏人。 (谚语)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狄德罗)
为享有自由,必须限制自由。(E·伯克)
[事实论据]
(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2)“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干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幅:“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亳馈送。”
晦涩难懂的作文素材事例 第4篇
题解:勤奋是人们获取成功的必要前提。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品格。唯有勤奋,才能创造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辉煌。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6、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二、立志
题解: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_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拼搏
题解: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四、毅力
题解: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德·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题解: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 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题解: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时间
题解: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_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题解: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题解: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4、将相和的故事。(廉颇与蔺相如)
5、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