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评论说说的神回复 第1篇
作为陇南成县卫生计生局的官方微博,发布纪念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6周年的政务活动信息,属于其职责范畴。网友跟帖议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试想,如果没有网友跟帖议论,这样的官微与传统媒体就没有任何区别。既然是新媒体,就应当允许网友互动。
遗憾的是,成县卫生计生局官微的管理员,看到网友的跟帖议论不仅不领情,反而与网友“掐架”。从其发表的言论看,有些的确有失水准。该管理员在回应网友@@水深几何的问题时,拿马云与大山里的老百姓相比,说“世界上有公平吗?马云几千亿资产,大山里还有老百姓饿肚子,你说说什么是公平?”这段文字,明显不妥。马云的几千亿资产,只要是合法收入,与大山里的老百姓扯得上什么关系?又与公平何干?
据成县卫生计生局宣传科工作人员、官微管理员郝晋樵自己讲,他“从事宣传工作20多年,对于维护微博也一直勤勤恳恳。”宣传工作不是摆老资格就能服人的,单看郝晋樵在官微上的回帖,就可以看出其媒介素养令人堪忧。
无论是政府的官方微博,还是官方微信,都是网络问政的新手段,是政府科学决策、吸纳民意的新渠道,是政府塑造形象的新载体。除了发布信息,还要积极听取网民意见建议,与网民积极开展互动,发挥引导舆论、释疑解惑的功能。一旦发生舆情,要积极主动进行应对。郝晋樵将官微变成自己与网民掐架的场所,本身定位就有问题。
官微姓官,不是管理员的私有财产。不过,官微是通过管理员发布的,管理员的水平高低,决定着官微的成败。成县卫生计生局政务微博管理员与网民掐架事件,暴露出当下政务微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某些领导对网络问政缺乏正确认识,也不熟悉网络的特点,将网民的意见视为洪水猛兽,听不进不同声音;二是政务微博人才队伍建设青黄不接。
加强政务微博建设,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端正对互联网的认识。网民上网发帖,对政府工作提意见建议,表达利益诉求,多半是因为政府工作存在失误。领导干部端正认识、熟悉网络,是用好网络的前提条件。网络虽然不是洪水猛兽,但是,如果领导干部不懂网络,就会在网络的海洋里“呛水”,甚至可能被网络的海洋“淹死”。
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尽快补上网络这一课,经常到网上看一看,多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愿,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及时解疑释惑,让互联网真正成为领导干部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新载体。
华图微信客服
想了解此公告考试内容及获取备考资料,请加河北华图老师
河北华图微信公众号
以上是2016-2017热点时评:政务官微与网民掐架事件的思考 2017热点时评,政务官微,申论面试热点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17热点时评,政务官微,申论面试热点,河北人事考试时政热点的信息敬请加入公考考试群 ,及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网/河北人事考试网。
2016评论说说的神回复 第2篇
针尖对麦芒,各个不相让。一般而言,官微与网友互掐,前者能占便宜的极少。道理很简单:你在明,对手在暗;你一人,对方万千。以一人之智PK澎湃民智,不落下风才怪呢。再说,围观者容易立场预设,而微博的碎片化,本身很难如连续剧般将前因后果如实还原。很后,往往是官微自己急红了眼,口不择言,贻人口实,好心干了坏事——网友觉得你素养有限、小脾气一逗即着;而管理员觉得自己委屈无限,秀才遇到兵,满肚子心有不甘。@陇南成县卫生计生局的官微之遭逢,大概就是以上道理的现实版。
在官微与网友“酣战”的时候,舆论对官微多些挑刺与质疑,也是合情合理的事。居高声自远,位置不对等,责任自然也不能平分。大V自然就要有大V的姿态,一言一语,一字一句,都是“官方”的态度,都是公权的秉性。因为网友看到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管理员”,而是认证名字下的机关部门、单位组织。换言之,官微胡言乱语或不言不语,代表的是这个ID背后的职能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陇南成县卫生计生局的官微在与网友“对掐”的时候,显然是有不少失礼失当之处。比如声称“我们是按国家政策办事,有什么不妥也是制定政策的人”、又比如“世界上有公平吗?马云几千亿资产,大山里还有老百姓饿肚子……”这些逻辑错乱、漏洞百出的回应,等于直接给爱看热闹的舆论场留下了诸多调侃解构的小辫子。
此类回应,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少数政务官微在流程运作上相当随意。官微还是私微?这个起码的定位都没拎清,难免角色错位。一边传递政务信息,一边夹杂私人感情。二是官微在与粉丝互动中,缺乏起码的“还手之力”、公关之道。一些令人脑洞大开的官微说辞,表面看是个人的“暴脾气”,说白了,是缺乏“媒商”的表现,不善于危机公关、不懂得引导之术,活生生把运营管理者与ID后的部门架上舆论的“烤场”。
纵观这些年突然蹿红的官微类公共事件,基本多是管理员私自施展“情理交融大法”失败后的一地鸡毛。比如2015年6月,一网友微博质疑陕西榆林市神木县警车私用。而榆林市公安局官微却“神回复”:“这个社会都像你一样整天无所事事,那咱们都去监督好了……家里人又违法了吧?找公安的茬。”再比如今年6月3日,四川平昌县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力挺太原警方执法被误传为“警察打人”事件,“遇到警察执法,请不要随意拍摄,因为法律不允许。”这些引发争议的官微之说,虽然很后都以橡皮擦一删了之,其背后隐喻的政务官微管理之混乱,却是不争的事实。
政务官微,运营上要有制度化的个性,却不能沾染个人化的脾气。如果路见不平就马上一声吼、如果感觉不满就立时赤膊上阵,这种丛林法则与草莽江湖的行径,就会让人对ID背后的公权作为产生敏感与警惕。官微不易肝火太盛,是因为这种随意人格化的对掐,暴露的是公权力私人化的失范之隐忧。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微、官网,乃至眼下正热的官方公号,本质上说,它除了是官民沟通的桥梁,亦是民众窥视政务运行的一扇窗口——如果冷不丁从窗子里飘来一个白眼、一句粗话,公众自然有理由以合法监督权要求给出解释并追究责任。
政务官微还是该少点个性与脾气为好。这不是明哲保身的姿态,而是恪守责权边界的理性。
2016评论说说的神回复 第3篇
在许多官微都有“僵尸化”倾向的当下,出现一个能与网友互动的官微,也算挺不容易的了。遗憾之处在于,陇南成县卫生计生局官微的声音并没有和网友的声音出现在一个频道上,相反,还产生了言语冲突。冲突过程中,因为官微使用了一些不合适的词而导致网友产生了“被吓到”的感觉。
官微与网友掐架,说明运营官微的相关人员与部分网友拥有不同的话语系统。人与人之间有认知差异,难免会出现一些隔阂、误解或摩擦。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政府机关运营的官方媒体,官微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政府,本就应该有听得进所有网友评论、调侃的雅量,对所有@自己的留言应该有足够的宽容之心。就像文化部在前段时间开通微博时的标题——永不删帖。每一个官微都应该有这样的态度,不仅听得进赞美之声,也能忍受一些批评与调侃之语。
因为身份特殊,官微的管理人在发布内容时要谨言慎行。但这并不是要求官微只讲正确的废话,而是可以既活跃又幽默地表达一些正确言论,传递更多的客观信息。在这方面,许多非常火的官微都有成功的经验,即便是蓝V,仍然粉丝众多,也是名副其实的大V。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要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基于此,政府应该对官微的运营维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明析微博世界的特点与要害,提升他们的舆情应对能力和媒介素养,使这种代表个人意愿与网友掐架抑或是发表错误言论的情况少出现。只有这样,官微才能发挥出正确作用,搭建起网民和政府互动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