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读后感初二(合集7篇)

个人学习 20 0

毛遂自荐读后感初二 第1篇

我是一个小小历史迷。《寻访夏商》、《牵手秦汉》……在我眼中都是一道道饕餮大餐。在《重返春秋战国》中,我认识了武艺高强的廉颇、旷世良将李牧,聪明机智的王翦……其中,令我触动最大的是敢于自我推荐的毛遂。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手下的一名门客,一直默默无闻。但是,有一次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平原君想找20个有勇有谋的门客一同前往。这时,不为众人所知的毛遂站了起来,说愿意前往楚国。虽然,平原君一开始并不信任他,但他用形象的比喻说服了平原君,与平原君一起前往了楚国。面对楚王不愿出兵,大家只知道干着急,唯有毛遂一个人敢上台劝说。他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楚王终于答应出兵,解救了赵国。

读到这里,我不禁对毛遂佩服不已。在平原君众多的门客里,因为毛遂的自我推荐,得到了施展才华的空间,解救了赵国,让历史永远记住了他。在毛遂的手中我看到了他捧着的“勇气”奖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千年前的古人,有这份自我推荐的勇气,然而,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面对各种机会,我们却是如此懦弱。班干部竞选、学校播音员招聘,很多同学都望而生畏,曾经的我也是如此。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尝试着像毛遂一样勇敢地去自我推荐,去尝试,发现原来成功并不遥远。

记得上学期老师让我们自愿报名参加“小铁人杯”星级小记者预选,那可是浙江少儿台主办的,级别好高,谁敢报名啊!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一个个低着头,是啊,这样的比赛怎么可能被选中呢!谁也不敢举手。虽然我很想去试一试,但好怕有人说我自不量力。正在这时毛遂的影子忽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好像听见了毛遂在对我说“小朋友,要向我学习!”我举起了手,成为了我们班唯一一名参加这次预选赛的选手。预选面试时,一走进赛场我就心惊肉跳,面对庄重严肃的评委我的脚都软了,嘴唇直哆嗦,自我介绍当然说不清了。我落选了。虽然我落选了,但是妈妈还是为我敢于去尝试而特别高兴,给我颁发了一张“勇气”奖状。

虽然这次的毛遂自荐没有成功,却为我积累了面试经验。暑假中我报名参加杭州市少年宫“小记者班”,面对300多名竞争对手,面对挑剔的面试老师,而我因为有过面试的经验,也就不再那么紧张了,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拿到了小记者班的入场券。

同学们,请相信自己,让我们都来手捧“勇气”的奖状,迈向成功

毛遂自荐读后感初二 第2篇

毛遂的确是个有才华有胆识的人。你看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加武力相逼迫,终于使得楚王签下合纵的盟约。其表现就好比利锥破囊而出,锋芒毕露。读罢此文,不禁生发出许多感想。毛遂自荐。

其一在于,“毛遂”要具备真才实学,这是利锥破囊的最为基本的条件。毛遂既然敢于在众侍卫面前要挟楚王,其胆量的确过人。但是只有胆量是无法做成大事的,毛遂在逼迫楚王之后的一番话才真正显示了他的才华,打动了楚王,这才是最重要的。而才华的获得是离不开个人的努力的,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否则想在别国的君主面前面无惧色、侃侃而谈是不可能的。不止毛遂,历史上成就了大业的人,有几个不是通过努力奋斗才练就一身本领的呢?可见想要“破囊而出”,首先要努力地使得“锥” 锋利起来。

其二在于,毛遂需要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是利锥破囊的关键。所谓“乱世出英雄”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要想成为“英雄”,除了本身的本领之外,是需要客观条件的。一个人的领导才能、组织才能等要想到充分的展示,“乱世”无疑是个好机会。在“乱世”你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通过努力团结一部分力量扫荡异己,要么成为乱世的中流砒柱,要么成为破除旧秩序建立新统治的领袖人物。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的确,劲草在疾风中才能显出它的本色,没有了疾风的吹袭,它也是软软的长在地上的.一束普通的草;真金置于火中,别人才能真真切切地认定这是真金,不是仿造的。毛遂的机会就是使楚之行。他抓住了机会,成功了,被平原君称赞为:“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如果他抓不住这个机会呢?那他永远只是平原君的一个普通的食客。平原君食客无数,毛遂只会毫无建树。由此可见,机遇对于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自身的才华和机遇的结合,才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是文章给我的最大启发。

毛遂自荐读后感初二 第3篇

今天,我读了《毛遂自荐》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战国时,赵国被秦国围困,平原君到楚国求援。他选了十几位文武全才的门客一起去,毛遂也想去。平原君轻视他,最后勉强同意了。到了楚国,恰恰是毛遂机智勇敢,说服了楚王,才解了邯郸之围。从此以后,楚国再也不敢小看毛遂和赵国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悟出来一个道理:只要自己有能力,就应该多尝试,只有敢于尝试,才能发挥才能,才有可能成功。爱迪生曾在火车上做化学实验,引起了火灾。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所以他克服困难不断尝试,最后,他拥有了上千种发明专利权,被誉为“发明大王”。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摘取王冠上的明珠,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里,数年如一日算来算去,他有信心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尝试运用各种办法,光稿纸就用了两麻袋,他终于成功了。这些人们熟知的事例,都可以说明敢于尝试,才能成功。

相反,如果没有信心,又不敢尝试,必定会一事无成。有些人一开始挺有信心,到后来稍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半途而废,那么这样的'人是不会品尝到胜利的果实。还有一些人不敢大胆尝试,大胆去创造,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当然也不可能站在成功的巅峰之上。

总而言之,只有坚定信心,敢于尝试,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人走向成功之路。

毛遂自荐读后感初二 第4篇

最近我看了一个故事,叫《毛遂自荐》公元前251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平原君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搬兵解危。要挑选20名门客一同前去。挑来挑去还差一名。毛遂自荐,平原君便带上了他。在与楚王交谈时,毛遂凭自己的口才与智慧说服了赵王,为赵国解围。

我觉得毛遂是一个有能力,且自信的人,他平常都是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的,但到了危急时刻,他总能挺身而出,凭一己之力扭转全局,在这次会谈中,毛遂还表现得很勇敢,甚至敢拿剑威胁楚王。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说服楚王。这稍有不慎就是要掉脑袋的呀,可毛遂为了国家大业,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死去的风险为赵国争取到了援军,真是一个舍己为国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毛遂一样,博学有才,有勇有谋,自信十足的人。例如,美国的'发明家莫尔斯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原本是一名画家,却对电磁极感兴趣。经过六年的研究,终于发明出了一台电报机,在这中间,他受到无数的嘲讽,无数的人劝他放弃。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他用自己的才智、勇气和自信,为人类通讯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再例如,学校举办比赛,比赛的内容又刚好是你擅长的。你会不会去参加?可能有人会说:“我不敢,如果输了多丢人呀。”可也有人敢于尝试,推荐自己。虽然可能会失败,但不去做就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你如果永远不去争取,这辈子都不会有人知道你是一块金子。可能做这件事的过程很难很艰辛,但只要你坚持到了最后,无论你是不是最出彩的那一个,你都是最棒的那一个,因为自信的品质比“第一名”这个称号,要重要得多!

《毛遂自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光需要智慧和勇气,还需要自信。敢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危难之际,身上的能力和自信相互辉映,才能显现出超乎常人的力量,扭转被动的局面。这种临危不乱的自信和超强的能力要日积月累才能做到。所以我们也要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自己有信心。长此以往,我们也一定能成为像毛遂一样的人。

毛遂自荐读后感初二 第5篇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毛遂是战国四公中平原君的门客。有一次,平原君要去楚国谈合纵的事。他合计了一下只有十九个人,恰好还缺一个人才能出行。这时,在平原君门下当了三年门客的毛遂对平原君说:“我去吧!”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从日出谈到了日落,还没有谈出一个结果。于是这时候,毛遂就拿着一把宝剑上前跟楚王说道:“合不合,随您的便!”楚王看他这般威风的样子,就只好答应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勇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抓住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

还记得上次中队委员竞选时,没有人愿意当中队卫生委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声。我心想:“我平常个人卫生不错,我又很想找个合适的工作为班级服务,为何我不去尝试做做看呢?”于是,我也像毛遂自荐那样推荐了我自己,并顺利地当上了劳动卫生委员。现在我每天都在努力完成我的份内工作,为班级和同学服务。

大家觉得,是不是都应该学习毛遂的勇气,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恰当地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挥出来呢!

毛遂自荐读后感初二 第6篇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毛遂自荐》一文,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秦国大举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只好派平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平原君打算从自己数千名家臣中挑选出有勇有谋的20人随同前往,可挑来选去,只挑选出19名。就在这时,在平原君门下做了三年,却一直不被重用的食客毛遂主动请求一同前往。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最后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毛遂的成功除了勇气和智谋,更在于他能抓住机会表现自己。所以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告奋勇,自己推荐一下自己。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咱们班去年竞选班干部的情景。那一次老师预先让我们写好竞选稿,中队活动课上,毛遂自荐,最后民主投票。可教室里鸦雀无声,大部分同学低着头,相互观望。在沈老师的鼓励下,最后有13名同学上台宣读了竞选稿。出乎意料的.是最后没有民主投票,老师说本来就需要这么多的岗位,所以参加竞选的同学全都是班干部,没有上台竞选的同学还必须把竞选过程写下来。课后很多同学后悔不已。其实我们有时最难战胜的是自己,顾虑太多,与其等着别人来推荐,不如充分相信自己,也许,成功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打开。

大家知不知道两位农民歌手,旭日阳刚组合。20xx年,他们毛遂自荐,向央视《星光大道》栏目组报名参赛。不久接到接到了前往北京参加周赛的通知,并一路拿到周冠军、月冠军,直到年度亚军,最后走向了春晚的舞台,一举成名。从他们的歌声里,我体会到了成功的背后是他们对音乐的执著与坚持,更体会到了成名的背后是他们的决心与信心。

是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为自己争取机会,也许你就是最棒的。

毛遂自荐读后感初二 第7篇

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学生版的《史记故事》,书中所选的都是《史记》中的精华,它从远古的五帝一直写到西汉武帝时期。这些故事不仅精彩有趣,而且还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一扇大门。通过这本书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如卧薪尝胆的勾践、负荆请罪的廉颇、飞将军李广、还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

所有故事中让我受益最多的应该是《毛遂自荐》。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毛遂,在赵国平原君需求人才时,不顾别人的白眼,勇于自我推荐。到楚国后的关键时候,他软硬兼施,向楚王陈述利害,说服了楚王共同抗秦。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是非常佩服毛遂的`。可也有人认为毛遂的行为违反了中国人谦逊的美德。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不错,谦逊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我们也应该知道物极必反。谦虚得过火,便成了自卑。二十一世纪强烈地呼唤着_毛遂自荐_的精神。中国有句俗话叫做_酒香不怕巷子深_,只要酒香,自会香飘万里。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酒再香,又能传出多远?茅台酒,够有名了吧,但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个大名,是闻到了酒香吗?相信路远的都闻不到,是广告让我们认识了它。像“统一鲜橙多”“旺旺碎冰冰”“康师傅方便面”等等等等,在广告里谁不把自己说得美味无穷,让人垂涎三尺呀!其实这发扬的就是毛遂自荐的精神,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产品才卖得那么火。如果他们在广告里说“旺旺碎冰冰,吃了牙会冷”试想会是什么结果呢?

想要实现理想就要勇于自荐!只要觉得自己某个方面还行,就要勇敢地去做,哪怕失败了,也是一次生活的体验,就当为下次的成功积累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本学期开学第一天,老师在班上问:谁愿意当语文组长?语文组长在我班可是个高官,不仅有收发本子的权力,还有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特权呢。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想当的人肯定不少,可环视教室一周,我发现举手的可没几个?为什么?没自信呗!我也有些胆怯,生怕举了手老师又不选我,那还不糗大了。此时我想到了毛遂,他当时挺身而出的时候也还只是一名普通的门客呀。再说了,我在班上人缘、成绩都还能说得过去,干嘛不试试呢?于是我勇敢地举起了右手,当我看到老师向我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时,我仿佛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似的,心里甭提多骄傲自豪了。因为在克服胆怯的同时我的自信又增加了几分。

人们常常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等伯乐呢?千里马为什么不抓住机遇,展现自己呢?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毛遂那样,抓住机会,勇于自荐,决不退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