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方》读后感(推荐3篇)

个人学习 7 0

《小品方》读后感 第1篇

不是快过年了嘛!有网友票选出央视春晚的十大经典小品陈佩斯朱时茂《吃面条》、《主角和配角》,赵本山《昨天今天明天》、《不差钱》、《捐助》,黄宏《超生游击队》、《打气》,潘长江《过河》,赵丽蓉巩汉林《如此包装》,沈腾马丽《扶不扶》。其中,陈朱表演的《吃面条》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网友评论:84年春晚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这是春晚有小品的鼻祖,陈佩斯吃面是真正小品形体表演。陈、朱二位老师的《吃面条》,不用语言,就是用肢体动作,表现出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如果赵本山老师不说话,只是肢体语言,能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吗?小品,是一种表演形式,语言肢体都不能少。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认为赵本山老师表演的是语言版的二人转,而不是小品。

网友评论:陈佩斯应该比赵本山高半个档次(说得稍保守),只因陈不愿向央视屈服,被封杀了,赵本山才算是走到前台。之前陈的节目基本都作为压抽的,有兴趣可搜他的小品看看,应该不会失望的。据说有人看他的小品(好象是烤肉串)笑得太厉害,面部笑出问题,搞得大过年的被家人送到医院。

网友评论:陈和赵风格不同,整体应该陈稍强于赵(撇开资历),因大家都知,陈佩斯浑身都是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走路的姿态等等。当然,各人喜好同,说他差劲也正常。陈佩斯的主角与配角,姐夫与小舅子,感觉超越其他作品太多了,其实早期陈朱还有一部打拳击的作品,也蛮不错的。

网友评论:从表演形势来说,无多大差别,毕竟都是取乐于民。从艺术上来说,区别就大了,陈佩斯小品有内涵,重痕迹,手法不限,有些是需要稍微有点层次的才能欣赏的。赵本山的单转二转呢,主要突出的是嘲讽,嘲笑别人也讽刺自己,表达方式基本是摆噱头,虽有耳目一新,但难免过度疲劳。

《小品方》读后感 第2篇

之后家人带她做了检查,已是肺癌晚期,2000年7月17日,一生凄苦、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小品女王”赵丽蓉老师永远离开了人世!

1999年赵本山携手宋丹丹打造“黑土白云”夫妇的《昨天今天明天》打败了老将赵丽蓉的《老将出马》,重新夺得一等奖,从此以后赵本山便一发不可收拾。

特别是2001开始,赵本山迎来了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与高秀敏范伟的合作被人誉为“铁三角”,此后赵本山的小品都是一等奖。

铁三角”组合!势不可挡!

《小品方》读后感 第3篇

1、1990年《相亲》获“双星杯”戏剧曲艺类第一名。

2、1991年《小九老乐》获最佳节目一等奖。

3、1992年《我想有个家》获戏剧类一等奖。

4、1993年央视春晚,小品《老拜年》(赵本山、阎淑萍等),获戏剧类第二名。

5、1995年《牛大叔提干》获小品类二等奖。

6、1996年《三鞭子》获小品类二等奖。

7、1997年央《红高梁模特队》获小品类二等奖。

8、1998年《拜年》获小品类二等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