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的兰州拉面(通用3篇)

个人学习 11 0

我朋友圈的兰州拉面 第1篇

一个品牌想要形成连锁之势,必须要走标准化之路,从基础的原材料、口味、装修风格,再到店铺的统一营销,这些也是餐饮连锁做大做强的基础。比如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等。

对于兰州拉面来说,几乎不可能实现。兰州拉面,顾名思义,这个面是由拉面师傅人工制作的,而拉面分类就有很多种,仅仅我知道的就有八种,再加上特定的做面工序,一个面点师想要做好拉面,最少要6个月的学习才能上岗,年轻人很少愿意去学。

试问这样的拉面师傅,每一家连锁店铺都能配置吗?因此兰州拉面很难实现标准化、连锁化。

况且还有其他各类问题需要考虑,最重要我认为有下面三点。

1.价格过高

这里的价格过高,不仅是资本涌入后的菜品价格,还有店铺经营本身的成本价格。首先兰州拉面的受众群体是基层的民众为主,大家都是冲着路边8块钱一碗面去的,现在涨到将近40元,没人吃得起!

其次是店铺的经营成本。这里先普及一个小知识,兰州拉面的面,机器根本无法代替人工,使用机器制作的面,会失去风味和精髓。况且请一个拉面师傅的费用远远大于请服务员的费用,这样店铺的运营成本就会很高。

2.根源冲突问题

兰州拉面vs兰州牛肉面

在这里先强调一个问题。

兰州没有拉面

兰州没有拉面

兰州没有拉面

兰州本地正宗的地方特色是兰州牛肉面,兰州拉面大多数是青海、甘肃那边的。早期的兰州拉面正是借用了隔壁兰州的牛肉面名声。

两者区别是非常大的,兰州当地盛产牛肉,面里面的肉一点都不含糊。

但是其他地方的牛肉价格,不用多说吧,所以兰州拉面里面的牛肉要么是小到可以忽略的牛肉沫,要么是薄如蝉翼的薄片,薄到像纱巾一样可以透视,可以说是价格高还不实惠。

另外由于拉面制作要求高,人工不同造成了口味差异大,食品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服务品质更是参差不齐。

3.社会风评并不好

兰州拉面虽然名气大,但其实并不是很受欢迎。真正征服消费者的是兰州牛肉面,兰州牛肉面已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朋友圈的兰州拉面 第2篇

说到拉面,国人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兰州拉面,毕竟兰州拉面馆可以说遍布大街小巷,甚至一条街上就有好几家,在打工人的餐桌上有不容置疑的地位。故此兰州拉面也被戏称为民间四大快餐天王之一,与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过桥米线共同制霸中国快餐半壁江山。

但是谁也想不到,2021年,兰州拉面突然抛下其他三兄弟,独得资本青睐,格局瞬间就变了。

2021年,拿到融资的兰州拉面项目有三家:马记永、陈香贵和张拉拉。而参与融资的,不乏知名VC,包括:红杉、金沙江创投、源码、高榕、顺为、凯辉、挑战者资本、险峰长青等近10家。

到了这里,很多餐饮创业者认为兰州拉面即将起飞,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投资开一家店,但其实不然。资本是要赚钱的啊,并不是投资着玩的,资本涌入之后导致商品价格疯狂提升。

原本路边8元一碗的兰州拉面,可以说是基层打工民众的最爱,现在突然涨到了30多块钱,随便加点下饭小菜,一顿饭的价格就到了40元以上。加上这两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各大地区经济并不好,应该很少有人能消费的起,最少我是望而却步了。

我朋友圈的兰州拉面 第3篇

90后为主的一批人,走过了肯德基、麦当劳的油炸快餐时代,特点是在不健康的基础上口味也不够惊艳,最大的好处就是快捷,在国内一度被定义为垃圾食品。

随着疫情突袭、线上办公、自由职业、互联网飞速发展,新的时代基调逐渐成型,这是一个匆忙又孤独,但却追求美好消费体验的时代,消费升级来了。

所谓的消费升级,并不仅仅是价格的上涨,更要迎合时代发展,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到了餐饮行业,更要考虑营养均衡,既要好吃,又要健康,还要方便。

一个好的餐饮品牌,除了上述内容,还要做到统一标准化门槛,经营管理方面能够快速复制。在这里给有意向餐饮创业的朋友们一个推荐——“小面鲜生”。

最后祝所有餐饮赛道的同志们,能够在2022年掘金成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