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共8篇)

个人学习 7 0

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 第1篇

当我们面临新问题时,总要把以往的经验加上去。但是如果不懂得转换思维,很容易就走进思维的死角,使判断出错。

有一则故事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教授向一群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告诉他们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去买钉子,左手作钉状,捏两只手指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作锤打状,买到了钉子。这时候又来了位盲顾客,他问学生:“盲人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一把剪子呢?”大家的答案不难猜到,就是伸出两个手指模仿剪子剪布呀。问题就出在这里。读者们可能也不会反对这个答案,但是盲人并不是聋哑人。教授揭开谜底:“其实盲人只要用口说一声就行了。”虽然两个答案都没有错,但是却凸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头脑中已经认定了“比手势”,陷入了思维死角。这时我们应该打破思维定势,以新思路来思考问题。

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 第2篇

逆向思维不是让你有叛逆心理,更不是让你与别人格格不入。

逆向思维是正常思维方式。只不过现在大多数人更喜欢正向思维,从而忽略了逆向思维。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对于感动中国人物王茂华、谭良才事迹很熟悉吧。二人不顾个人安危舍身救出五名孩子后,王茂华不幸牺牲了。”我们看到这个事之后,多数人的反应是很痛惜,也很感动。这时候我们不妨用逆向思维重新看看这件事。第一:在火情初期,六名孩子如果选择往外跑而不是蹲在某个角落了哭的话,我想或许不会有如此惨痛的结果》在这方面也反映出了我们家庭教育是存在缺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父母更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如何自救,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第二:在谭良才和王茂华救人过程中,其他人在干什么?我看过视频,看到有很多人在现场“看”着火救人。在这方面也放映出了大多数人存在的自保心理,能少管就少管,能不管就不管的自私心理。

何为逆向思维?上编剧的这一例子就是逆向思维。居安思危是对逆向思维的最好总结。故人已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那么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是不是也该居安思危了呢?居安思危不是让你胡编乱造,也不是让你造谣生事,制造恐慌,而是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

正向思维不容忽视,逆向思维也不能忽略。

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 第3篇

反向思维并不意味着你有叛逆的心理,更不用说让你与他人脱节了。反向思维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方式。只是现在大多数人更喜欢积极的头脑,忽视反向的头脑。例如,让我们熟悉移动中国人物王茂华和谭良才的事迹。尽管他们的个人安全,王茂华还是死了。

当我们看到这个,大多数人的反应是非常遗憾和感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重新审视反向思维。第一:在火灾开始时,六个孩子选择跑步而不是蹲在角落里哭泣。我认为可能没有这样的痛苦,这也反映了我们家庭教育的缺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的父母应该首先教他们的孩子如何拯救自己,如何正确处理紧急情况;第二,在谭良才和王茂华拯救生命的过程中。其他人在做什么?我看过这段视频,看到很多人在现场看着火,拯救生命。在这方面,它也显示了大多数人的自我保护心理,他们可以忽略自私。什么是反思?什么是反思?什么是反思?作家的例子是反思。

保持警惕是反思的最佳总结。因此,作为现代人,我们是否应该保持警惕?保持警惕并不是让你弥补它,也不是让你在谣言中制造恐慌,而是学会从各个角度来解决问题。积极的思维是不容忽视的,反向的思维是不容忽视的。

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 第4篇

1.普遍性

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下、左与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不论那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2.批判性

逆向是与正常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它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3.新颖性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 第5篇

一、逆向思维概述

(一)逆向思维涵义

逆向思维也可称为反向思维,是指从常规思维相反的角度、过程出发去思考问题的方式。逆向思维的特点是对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善于唱反调。逆向思维往往能够出奇制胜,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收获。思维轨迹如图2-4-1。

比如,水总是由高向低流动,有什么办法能使其由低向高流动呢?由此发明出各种类型的泵。日常生活中圆珠笔的漏油是一直难以解决的难题,人们认为是由于钢珠的磨损造成的,因而许多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都在考虑强化钢珠硬度、耐磨性上花费极大精力,但处于当时条件下,材料上难以突破。难道除了提高钢珠硬度、耐磨性之外就别无他法了吗?日本一位发明家想了一条与常人不同的思路——钢珠磨损后笔要漏油,但如果钢珠磨损后笔管中已没有油可漏了,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他买来大量圆珠笔,反复使用,统计出常用圆珠笔写了多少字、用了多少油开始漏油的规律,采用在管中定量灌油的方式解决了圆珠笔的漏油问题。不从常人强化钢珠的方向思考,而是从油上动脑筋,使难题得以解决,这就是所谓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的应用也要讲究灵活,得当了事半功倍,不得当适得其反。这好比做饭时择米,人们不自觉地采用逆向思维,将沙子择出来。可是,如果一把米混入了一盆沙子,就只能正向思维择米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它说的是一个美国故事是说出版商与总统之间的故事,为了增加自己出版的书的销路,有位出版商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给该书签名后便大肆宣传:现有美国总统喜欢的书出版。于是买者云集,使其大赚其钱,第二本书出来的后,他又拿给总统签名,这一次总统脑筋转了一个弯,就签名说不喜欢这本书,但出版商又打出广告大肆宣传说,现有美国总统最不喜欢的书出版,他又成功的赚得了钱,当他的书第三次出版时,他又找到总统,总统这一次再也不上他的当了,他坚持一言不发,不过这仍然没有难住这位聪明的出版商,他打出的广告说:现有美国总统不能做出任何结论的书出版,于是书再一次畅销。当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非常佩服这位精明的出版商。

从上面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逆向思维创新的魅力.

以丑招财

美国艾士隆公司董事长布耐尔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几个小孩在津津有味地玩弄一只浑身肮脏形态极丑的昆虫,爱不释手,不由“触景生情”。他从中受到启迪,决心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式来个逆向思维,“以丑招财”,即以丑陋的玩具吸引儿童并让他们的家长掏腰包。他立即组织人马研制出一系列“丑”字号的玩具。比如,在一串小球上印有许多丑陋面孔的“疯球”;用橡皮做的长着橘黄头发、绿皮肤和一双怪眼睛、一眨眼就发出怪音的“粗鲁陋夫”等。他认为这一套“丑陋玩具”一定大有销路!果不其然,该产品一上市,儿童就争相抢购,“以丑招财”使公司发了大财。

(二)逆向思维的特征

逆向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突破常规。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和对立面,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别有洞天,效果奇妙。

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正”与“反”的关系。这种“正”与“反”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从内涵上讲,事物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在客观世界的许多事物之间,甲、乙的互换性是存在的。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乙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甲。在形成甲的过程中,乙,丙是他们形成的条件,同时乙、丙可能是对立的,但造成的结果是相同的。

(三)逆向思维的类别

逆向思维可分为功能反转、结构反转、因果反转、状态反转等几种。

1、功能反转

从已有事物的相反功能去设想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获得新的创造发明的思维方式即为功能反转。例如,在德国一家生产书写纸的工厂內,一位工人弄错了配方,结果生产出的纸不能书写,成了废品。为此,厂长把他解雇了。正当他垂头丧气的时候,一位朋友提醒他,不要老想着出了废品,为什么不倒过来想一想它还有什么用呢?“废品”和“有用品”正是对立的两极。朋友的话启发了这位工人的思想,从一极换到了另一极,终于发现这种纸的吸水性特別好,从而获得了生产吸水纸的专利。

2、结构反转

从已有事物的相反结构形式去设想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属结构反转。如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防盗功能差,有一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形,这样从结构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大增加。

3、因果反转

从已有事物的因果关系,反过来由“果”去发现新的“因”(现象、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因果反转。例如磁生电(发电机)←→电生磁(电磁铁),声转电(话筒)←→电转声(听筒)。

4、状态反转

从已有事物的另一属性,反转过来,发现或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技术的方法称作状态反转。例如,前面提到的“司马光砸缸”、圆珠笔的改进等。

总之,当思考的问题用常规方法得不到解决时,应考虑转换思考角度,缺点逆用等思维方式来重新思考,这是人们在发明创造时常用的方法。逆向思维思考程序如图2-4-2所示。

二、逆向思维的训练

(一)两极颠倒法

在一般情況下,我们遇到或认识了两极中的一极,我们不妨再去有意认识一下与之对立的另一极,一个新的天地就可能展望在我们面前。

鲁人做鞋帽生意

《韩非子》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人,非常擅长纺织麻鞋,他的妻子也是织绸缎的能手,他们准备一起到越国做生意。有人劝告他说:“你不要去,不然会失败的。”鲁人问:“为什么呢?”那人回答:“你善编鞋,而越人习惯于赤足走路;你妻子善织绸缎,那是用来做帽子的,可越人习惯于披头散发,从不戴帽子,用你擅长的技术,到越国去派不上用场,能不失败吗?”结果呢,鲁人并没有改变初衷,三五年后,他不但没有失败,反而成了有名的_。

许多事情的成功,问题的解决,常常得益于逆向思维,这个鲁国人的成功,也是如此。

鲁人做鞋帽生意,当然是应该去需求鞋帽的地区,而不该去不习惯穿鞋戴帽的越国;但鲁人则打破了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认为就是因为越人不穿鞋不戴帽,那里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销售潜力,只要改变了越人的粗陋习惯,越国就会变成一个最大的鞋帽市场。鲁国人成功的秘密就在这里,逆向思维帮了他的大忙。

(二)中间融合法

面对两极,人们可以既不持这一极,也不持那一极,而是使两极在中间融合,出现一种既非此又非彼的中间状态。很多创新构想就在中间融合中产生。例如,女士们穿平跟鞋,走路舒适、轻松﹔穿高跟鞋,走路挺胸、气派。但是,为什么只能要么是平跟鞋,要么是高跟鞋,能不能使对立两极在中间融合呢?于是,坡跟鞋被开发出来了。它既不是平跟鞋,又不是高跟鞋,然而又既有平跟鞋的优点,又有高跟鞋的长处。

(三)反弹琵琶法

反证法就是反弹琵琶法。其特点在于,不是直接证明命题,而是从反面来论证。即先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能成立,提出一个相反的结论,然后证明这个相反的结论不能成立,从而证明原来的结论是正确的。运用反证法的步骤是:①作出需证明的命题的否定结论。②从这个否定结论出发,用合乎逻辑的方法来进行推理,从而引出矛盾的结论;或与命题的条件相矛盾,或与暂设假定相矛盾,或与已知公理、定义、定理相矛盾。③排除否定的结论,肯定命题原来的结论正确。

孙膑智胜魏惠王

孙膑是战国时著名兵家,至俄国求职,魏惠王心胸狭窄,忌其才华,故意刁难,对孙膑说:“听说你挺有才能,如能使我从座位上走下来,就任用你为将军。”魏惠王心想:我就是不起来,你又奈我何!孙膑想魏惠王赖在座位上,我不能强行把他拉下来,把皇帝拉下马是死罪。怎么办呢?只有用逆向思维法,让他自动走下来。于是,孙膑对魏惠王说:“我确实没有办法使大王从宝座上走下来,但是我却有办法使您坐到宝座上”。魏惠王心想,这还不是—回事,我就是不坐下,你又奈我何!便乐呵呵地从座位上走下来。孙膑马上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办法使您坐回去,但我己经使您从座位上走下来了。”魏惠王方知上当,只好任用他为将军。

“反弹琵琶”实际是利用对立互补关系,实行迂回战术。某国王一贯自我标榜不但是个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且更是个“大慈大悲”的救世主。他在处决犯人之前,要恩赐一个机会,叫他们去抽生死签,如果抽到“活”字,就可幸免一死。有一次,一个囚犯行将处决,他的冤家买通狱吏,把两张纸都写上“死”。不料有人把此消息透漏给犯人,犯人闻后眉开眼笑地说:“啊!我可以死里逃生了。”国王宣布抽签后,犯人抽出一张签,二话不说便吞入腹中。这下在场的人慌了手脚,因为谁也搞不清楚犯人吞下的是“死”还是“活”。只听国王大声斥喝:“笨蛋,你们只要看一看剩下的那张纸签就是了。”显然剩下来的是“死”签,由此反证犯人吞下的是“活”签。聪明的犯人巧用反证法,死里逃生了。

(四)换位法

换位法就是将考察的命题颠倒过来,发明新事物的创造方法。

在动物园里,把动物关在笼子里,游人在园内观赏动物是一般常规。但是在野生动物园里,动物是放牧式的,为了防止狮虎对人的袭击和伤害,却让游人坐到封闭的汽车内去进行参观游玩,却又别有一番情趣。

生产玩具的厂家,其设计一般都追求色彩鲜艳、造型美观可爱而赢得顾客的喜爱,然而美国鬼才公司却设计了一种外皮皱巴巴丑恶的玩具狗,这种一反常态的构思,是一种风格迥异的丑狗,丑中还透出一丝憨态,从而引起人们的猎奇心,觉得花几个钱抱一只奇异的狗回家是值得的。不出所料,皱皮狗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兰米尔,他发明充气电灯泡也是采用此法。当时的电灯泡有个致命伤,钨丝通电后容易发脆,使用不久灯泡壁就会变黑。一般人都认为要克服这个毛病必须大大提高灯泡的真空度。兰米尔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不是忙于提高灯泡的真空度,而是分别将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等充人灯泡,研究它们在高温低压下与钨丝的作用。当他发现氮气有减少钨丝蒸发的作用时,作出了“有可能在大气压下钨丝在氮气中长期工作”的判断。1928年,他由于充气灯泡的发明和对高温低压下化学反应的研究等突出贡献而荣获帕金奖章。

把思维方法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有时竟取得想不到的效果。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就是采用逆向思维法而取得重大发现和发明的。

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案例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句话要放在生意场上,可以换成把自己的能力和客户的问题重合点找出来,就可以成就一笔生意,尽管在不利的情况下,你也可能有赢的机会。

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朋友甲先生去别的城市提案,因为飞机晚点,他是三家公司里到的最晚的一家,而且前两家公司的规模和专业度,以及报价都要比自己的公司低很多。在许多人看来,这次提案是必败无疑了。但是来都来了,不论输赢,朋友想着都要把自己的提案和甲方的老总说一说。

他把自己的方案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技术的难点在哪里,成本应该怎样去控制,哪里是不能消减经费的,而且还说到了前面公司给的价格,他们公司从成本上来说是达不到的,为什么达不到都一一讲到。没想到对方老总听的很认真,还不时的提出问题,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公司竟然反败为胜,拿下了这次提案。

事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就会问到:到底是什么打动了甲方爸爸。朋友回答:不是公司实力,不是价格,而是公司的专业度,因为找到了甲方问题的痛点,指出了这个提案的难点在哪里,难点应该怎样去解决,都说到了甲方的问题所在。

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 第6篇

1、薄利多销(传思维)

真实情况是利润太薄,没钱做广告,没钱雇佣优秀人才,售后服务没保障,自然做不长久;越暴力越好销,暴力的产品利润高,可以聘请优秀人才,有资金投入广告宣传,销售自然也就也好。

2、你敢卖就有人敢买,你不卖也会有人求着买。

很多人对自身的价值认识不到位,例如你自己会设计包装,在你身边的朋友圈,虽然设计可能没比你好,但大多数人对设计也是略知一二,所以发现设计对他们来说价值不是很大,因为大家懂的知识太相似了,其实你只要换到另外的行业圈子(软件行业的前端设计或洒店的广告海报设计),会发现你的设计会非常受欢迎,价值也放大了好多。

3、客户是上帝,其实生活中客户是粉丝。

4、很多人都是别说什么就跟着做什么,特级是商业被媒体鼓吹_宣传,让很多人没有去认真深入思考问题,失去自己的独立思思。所以搞不明白的不做,听不懂的不信。

5、复杂事没好事,复杂人没好人。

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 第7篇

教学目标:

1、启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正用转向知识的逆用,教会学生从反面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深刻性。

2、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逐步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

3、让学生学会从逆境中学习,当逆境来临不能失去斗志,应该逆流而上,去战胜它。体会逆境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这有一道思维题,大家想不想做?如果让你从一把椅子的下面过去,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呢?

生:匍匐着爬过去;弯腰弓背前进着过去。

生:用双手举着凳子从头顶过一遍。

师:前几种方法比较普通,大部分人都会这么去思考。这就是从常规的视角去分析问题,用常态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即正向思维。后一种方法确实从凳子下面过去了,完全符合题意,不失为好方法。这就是抛开思维定势的限制,从非常规的视角去分析问题,用非常态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也就是从完全不同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即逆向思维。

数学中的双向思维也比比皆是,运算与逆运算,分析与综合等等。有时候用逆向思维法可以出奇制胜,悬而未决的问题会迎刃而解。接下来我们就来上一节逆向思维训练课。

二、训练

1、根据65×39=2535,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几种填法?

=( )×( ) =(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

= ()×8

=×8+×8

=100+

3、在1-500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数不是7的倍数?

4、一群羊的只数乘后除以3,再乘后除以3,正好是2。这群羊有多少只?

2×3÷×3÷

=6÷×3÷

=30×3÷

=90÷

=450(只)

答:这群羊有450只。

5、在括号中补充问题使之成为一道一步解答的应用题。

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250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

250÷5=50(千米) 答:1小时行50千米。

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250千米。(行1千米需要几小时?)

5÷250=(小时)答:行1千米需要小时。

6、小张骑自行车以每小时行1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返回时他换成骑摩

小张骑自行车每行1千米用6分钟(60÷10=6)

托车,每行1千米比骑自行车少用5分钟,这样他在返回的路上用了40分钟。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0÷10=6(分钟)

6-5=1(分钟)

1×40=40(千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40千米。

小结:运用逆向思维法解决问题,常能收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题目都适合这种方法,要因题而异。

三、作业

有一只猴子,采回来一堆桃子。第一天吃了一半多一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一个;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多一个;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吃了剩下的一半多一个,到第10天的时候剩下一个桃子(第10天没有吃桃子)。问这只猴子采回来多少个桃子?

采用逆向思维来考虑这道题,从第十天着手考虑,依次往前推到第九天、第八天……第一天,此题将会很容易地得到解答。

根据题意有:

第十天有桃子的个数:1

第九天有桃子的个数:(1+1)×2=4

第八天有桃子的个数:(4+1)×2=10

第七天有桃子的个数:(10+1)×2=22

第六天有桃子的个数:(22+1)×2=46

第五天有桃子的个数:(46+1)×2=94

第四天有桃子的个数:(94+1)×2=190

第三天有桃子的个数:(190+1)×2=382

第二天有桃子的个数:(382+1)×2=766

第一天有桃子的个数:(766+1)×2=1534

即,这个猴子采回来1534个桃子。

四、总结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两种思维方式,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同样我们走过的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顺境也有逆境,逆境会使我们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向上,以摆脱困境。它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教给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学习、看待生活、看待社会。

逆向思维的素材作文 第8篇

逆向思维小学作文

今天,我来到少年宫补习作文,一进门,就听胡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一听这句话,我们心里可乐坏了!

终于到了上课,胡老师说:“今天玩逆向思维。”我一听心想:什么是逆向思维呢?胡老师就像知道我的心思一样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是“ ‘逆向思维’吗?” “就是我说左,你就右。”有一个同学回答。

第一个游戏是左手和右手的游戏。我心想: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挺到最后,第一回合,胡老师说:“左。”我举起了右手,淘汰了两个同学。我又想:哈,这不太简单了吗?第二回合开始了,胡老师说:“右。”大家都举起了左手。胡老师又说:“左。”有两个同学因为先举了左手又举了右手而被淘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紧接着第三回合开始了,我和几个同学被淘汰了。有的同学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有的同学面无表情,似乎在思考什么?最后只有一个同学留了下来。胡老师让我们送给他掌声,掌声经久不息,许多同学都打心底里敬佩他,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第二个游戏是脑筋急转弯,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似乎怕自己没被选上。我心想:不就是脑筋急转弯吗,简单极了。于是我也举了手,胡老师请了我,可我三次都没回答对。我心想:我要下次加油。胡老师终于给我们自己提脑筋急转弯问题,我心想:我赢定了。于是老师接二连三的`叫我,我一共对了四次,错了一次。有一些同学提的问题是古灵精怪的,搞得我们都答了几次没答对,终于最后答对了,大家开心得哈哈大笑。游戏结束了,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啊!逆向思维,脑筋急转弯,你可真好玩,我要把你推荐给我的同学一起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