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翰读后感(精选3篇)

个人学习 6 0

夏明翰读后感 第1篇

在电影文本的语境里,诗歌都承担起了叙事的功能。

闪回之后的第一个场景,便是夏明翰的母亲让年少的夏明翰和兄妹们根据眼前情景想出一句古诗。通过他们想出的古诗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兄妹对于眼前风景的关注,此时的夏明翰已经开始关注到民生疾苦、关注到劳动人民的艰辛。

当夏明翰被祖父关起来的时候,他通过写诗来表达对于腐朽的家的不满,表达着出走的决心。

当然,电影里最重要的一首诗歌,是夏明翰最后英勇就义的时候,作为背景音乐响起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音乐的抒情功能,更加放大了这首诗的力量感与感染力。

在敌人的眼里,诗歌只是一种“舞文弄墨”的“风情”。但是,英雄夏明翰却以诗歌作为武器,去表明志向、表明气节。

正因为写出“砍头不要紧”的夏明翰是铮铮硬骨,所以这首诗也都有了风骨。

2023年7月13日

夏明翰读后感 第2篇

电影《夏明翰》的成功,离不开饰演夏明翰的演员巫刚的表演。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巫刚本身便有军人的硬朗气质,这种气质使得巫刚能够诠释出夏明翰这个角色的铮铮硬骨,展示出他“砍头不要紧”的勇气和气场。

与此同时,巫刚也具备一张年轻英俊的脸庞,具有一张适合电影“上镜头性”的脸庞。巫刚的外形条件和明星气质,也让他在饰演角色的时候能够更具魅力。当然,这种魅力能够得以施展的前提,是他的精湛的演技。

在电影《夏明翰》里,巫刚极为擅长用准确的神情去诠释角色的心情与情绪。比如,在最后展示夏明翰与爱人所见的最后一面的时候,面对着泪流满面的爱人,巫刚让角色的脸庞上露出一个“深沉的微笑”。深沉是因为他预料到了他们即将奔赴分别,而这个微笑则是他给予爱人的鼓励与劝慰。

夏明翰读后感 第3篇

电影在展示人物的时候,经常采用闪回的叙事手段。而闪回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物遇到了某个物件或某个事件。因此,闪回在何时出现与闪回的内容同样值得关注。贾士纮导演的电影《夏明翰》里,夏明翰因为看到了衡妹送来的长命锁,紧接着又看到了曾经的合照,所以想起了曾经的“家庭时光”。

电影通过闪回介绍夏明翰曾经在家庭里的故事,不仅仅是单纯地作为一段“前史”而呈现,更重要的是展示出夏明翰是如何成长、如何走上革命的道路。

通过闪回可以得知,在夏明翰还年少的时候,他的母亲便教育他和兄妹们要怀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而在他成长的过程里,他和兄妹们也不断地接收着进步的思想。所以,当他面对着封建腐朽的祖父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家出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与夏明翰一起走上革命道路的,还有他的兄妹们。而他们最终为了革命事业,都走向了牺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