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义相关书籍读后感 第1篇
读完《用心去工作》一书,感触很深。书中以鲜明的观点、翔实的案例、精辟的论述全面阐释了“用心去工作”的丰富内涵,使人豁然开朗,精神振奋。“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专注心,感恩心,宽容心,公正心,平常心”是做好工作必备的八种素质和心理能力,如果在工作中用心去实践和体会,一定会受益匪浅。结合二十多年的地税工作经历,也有一些感想。
一是要用心学习。“事事洞明皆学问”,要潜心学、系统学、经常学,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种需要。既要学习政治理论,也要学习业务知识,特别是要做到活学活用。同时,要向同事学、向实践学,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如果用心学习,那么一次培训、一个会议、一项具体工作等,都是学习的机会,你可以在学习中跟以往的工作经验作比较、也可以在学习后创新工作方法,经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再学习的循环反复过程,就会发现自己在不断进步,这样,也就不会再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疲于应付。
二是要用心思考。做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一种最佳的方法,但我们总是习惯老思路、老办法,这主要源于工作时不愿思考,最终工作年年一个样,平平淡淡。相反,如果用心去思考工作,你就会去寻找突破口,尝试新方法,做出不一样的成绩。用心思考,工作就不会无味;用心思考,工作就不会敷衍;用心思考,工作就不会平淡。思考当然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只有经过认真思考过的工作,才能为成长积累资本。否则,永远是个“小学生”、一知半解的门外汉。
三是要用心实践。一切工作经验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去走访、去调研,可能就会找到解决工作难题的一些方法。如果光想不做或闭门造车,就会脱离实际,事倍功半。用心实践,我们就会主动发现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用心实践,我们就会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推脱矛盾;用心实践,我们就会亲历亲为而不只是上传下达。
四是要用心体会。工作不只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它更应该成为生活的快乐源泉,快乐地工作才能快乐地生活。工作尽力了,不管成功与否,这是一种快乐;工作出色,得到领导的肯定,这是一种快乐;工作有成效,解决了服务对象的实际困难,这更是一种快乐。工作只是一个过程,我们只要尽心就可以了,不必过于计较它的结果,要把工作的过程当作快乐的过程。如果用这种心态去工作、去体会工作的快乐,就不会有埋怨、有懊悔。
有一位哲人说过:聪明人做人家不能做的事、勇敢者做人家不敢做的事、勤劳者做人家不愿做的事、踏实者做人家不屑做的事。那么,我想一个用心工作的人最可贵的品质在于坚持,只要坚持,你就会是一个成功者。
工作的意义相关书籍读后感 第2篇
假期中,当我读完《不抱怨的职场》这本书时,感觉就像给自己的心灵做了一次手术,一切的抱怨都随之烟消云散。下面,就将我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也许你会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快乐!
在这个加速竞争和压力丛生的社会,我们中绝大多数人生活得并不开心!莫名的焦躁和惶恐常袭上我们的心头,疯狂着侵蚀着我们微薄的勇气和孱弱的心灵。于是,抱怨便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
我们不妨给自己做一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否存在严重的抱怨情绪。测试很简单:假如你买了几条金鱼,你出了趟门,回来后发现你的金鱼被你家的猫给吃掉了,你觉得应该责怪谁?如果你觉得怪猫,那就说明你潜意识里存在一种抱怨的情绪。大家想想看,猫爱吃鱼是它的天性,众所周之,但最后还是发生了猫吃掉鱼的事故,说明作为主人的我们没有加强防范意识,所以,在这个事故当中,猫固然有责任,但应负主要责任的却是我们自己。联系这个问题,想想生活中有多少类似的问题值得我们反省啊!当我们一遍遍抱怨学生是如何不讲卫生,不守纪律的时候,是否想过是自己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当我们在抱怨某个家长很难缠的时候,是否想过是自己在和家长交往时缺乏艺术性?当我们在抱怨年末大检查忙晕的时候,是否想过是自己平日的工作没有合理分配和按时完成呢?生活中像这样的抱怨简直太多太多,你说过,我也说过。其实,我们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多抱怨,正是因为在遇到麻烦或困难时,总是喜欢找别人的原因,而不爱找自己的原因。抱怨,让我们陷入了一种可怕的负面生活状态和糟糕的工作环境。说到这儿,你还在抱怨吗?
最可怕的是抱怨具有严重的传染性。书中把抱怨者比作臭气熏天的“垃圾箱”真的是一点不为过,一个人抱怨会引发多个人的抱怨。举个生活中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当办公室里有一个人在抱怨自己班的学生智力有多差,接二连三的就会有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班级的学生差,好像一个班级比一个班级的学生还要差。这就会在无意当中达成一种负面共识:都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是因为学生智力差。从而不愿意去分析自身在教学上的不足,也不会积极的去想一些补救的办法。那么自己班学生的成绩又怎么会提高呢?这种怨天尤人,处处抱怨,会让我们变得消极,不思进取。越是觉得自己“不幸”,越是觉得环境“不公平”,就真的会对一切无能为力,让更多的“糟糕”和“麻烦”找上门来。抱怨,会让我们变成一个爱找借口,推卸责任,逃避现实,拒绝行动的人。当我们经常抱怨,就会得“抱怨依赖症”,久而久之,就好比给自己坐上了轮椅,坐的久了,就会让人忘记该怎样走路。说到这儿,你还在抱怨吗?
而避免抱怨的方法,并不是没有。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转变心态。换个角度看问题,实际上很简单,比方说:吃饭吃到沙子,抱怨的人会想“谁洗的米,笨死了”,不抱怨的会想“吃饭有沙子很正常,怪我不小心没看见”;路上走路与别人撞了一下,抱怨的人会想“你的眼睛瞎了吗?”,不抱怨的人会想“他也不是故意的”……说到这儿,你还在抱怨吗?
“成功的人从来不抱怨,抱怨的人从来不会成功。”这句话真的是很有哲理。想想看,我们每一次的抱怨都很愚蠢,丝毫改变不了现状,反而让事情变的更糟。而成功的人总是把抱怨的时间用来解决问题,努力工作。让我们停止抱怨,用行动证明自己,走向成功,改变命运!
工作的意义相关书籍读后感 第3篇
最近看了段团委发的书《带着正能量去工作》,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感到好奇,就翻看了几页感觉挺好,于是就在网上检索了一下,什么叫“正能量”。原来“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仔细研究了下《带着正能量去工作》这本书,我大致上给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章):主要强调工作中要有积极的态度,就是书中提到的正能量。第二部分(第5—8章):主要介绍了工作中要脚踏实地的干,要不怕艰难迎困难而上。第三部分(第8—13章):主要强调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没有最强的个人只有最强的团队。其实个人感觉最主要的就是第一部分,就是工作的态度,要以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工作,端正工作态度,这是前提也是重点。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带着正能量去工作。如果一个人自身的正能量越多,他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便越强,在工作中才能发挥自己巨大的才能。如果一个人整天怀着消极的情绪工作,那么在工作中就会懈怠,变得懒散,工作效率越来越差,这就是受负能量影响的结果,他内心深处的消极力量就会从根本上破坏的他的信心、动力及斗志,最终一事无成。其实正能量和负能量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像艾柯卡一样,经常暗示自己“一切皆有可能”,经常向大脑灌输积极的语言,让自己保持一种正能量去工作。
看过这本书后给我的感触最深的就是:在工作中我们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实质上个人认为是完善自己以及超越自己的一种表现,人的潜质是无限的,就看怎么去挖掘,难道我们的能力仅限于此吗?最近我所管给水工作的这半年以来,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明自己还没有管好,还要继续努力。虽然自己管理经验及现场经验还很匮乏,但是还是要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有时候涉及到人员管理及现场技术问题的时候总是很苦恼,其实工作并不怕,就怕不知道怎么去工作,尤其现场及设备出现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只能听取他人意见。因此只能在业余时间查查资料多学习。同时时刻激励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去工作,不断的超越自己,到时候会有一种胜利的喜悦感。
其实在工作中有问题出现了,某些原因就是落实不到位,虽然我们布置了,但是没有彻底的跟踪,到底整改的怎么样却没有了结果,这样的工作只是一个空架子,看是繁华却内在空虚,一旦问题出现了就暴露了其原因是落实不到位。因此我们布置了工作就必须要求车间有反馈,落实到底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工作的意义相关书籍读后感 第4篇
“忧郁、烦恼的时候,就看看天空,你会发现另一个自己。”这是我常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一句话。在这个变化无常、有点浮躁的年代,也许会为工作中的一点烦恼和无奈感到身心疲惫,有时甚至厌倦这样的生活,怀疑自己到底是为了谁在工作,但闭上双眼放空自己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是在为自己工作,更是在为让我有归属感的所在企业工作,不断提升自己,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试着去放空自己,充分享受工作的乐趣吧!
读到《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时恰好是我初来企业上班的日子,刚从大学毕业的我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没有任何认识,对于即将要面临的人和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点恐惧,但更多的是对未来这段新的生活的期待。其实人生就是不停地转圈,谁也不知道哪里是开始,哪里会是结束,如果早早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那就是认命,至少这样的年龄我们都没有认命,仍以一颗勇敢的心精彩地活着,怀揣着五彩斑斓的梦为自己所在的企业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这本书提出每一位员工需要自己反省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它出现的恰是时候,也及时地解答了我的职场疑惑。
书中提到过这样一句话:“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的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身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我很感恩企业能给我这样一个磨砺的机会,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让我从内心深处认可并接受了“生命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的企业理念,责任、忠诚、敬业不再是那虚拟的口号,我的努力工作带给我足够的尊严和实现自己的满足感。我真切体味到了工作的乐趣,想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与同事的合作培养了我的人格,与人的沟通训练了我的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见证了我的成长。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睿智,金钱不过是多种报酬中的一种。
这本书所提倡的放空自己精神一直支撑着我走到了今天,工作已经快两年了,回想起过去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各种挑战和收获,心里是满满的幸福。学校教会了很多理论知识,我们更加需要的是把这些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近两年的时间我一直致力于这件很小但很重要的事。
把自己归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收获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一年多以来,犯过许多错误,但身边的同事教会我勇敢面对,教会我改变自己,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生命中的很多人出现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完美,现在的我慢慢褪去了那层轻狂的外套,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热情奋斗。我明白了偶然的机会只对那些勤奋工作的人才有意义。
这一刻,就让我们一起放空自己,为自己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