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儿读后感500 第1篇
看《菊与刀》引起的兴趣,这一读更引起对夏目漱石作品的兴趣。
1、豪猪请新同事哥儿喝一分五厘的冰水,哥儿接受。后来哥儿认为豪猪品性恶劣,就要还钱,而豪猪觉得被误解,坚决不收,钱就放在桌子上吃灰。后来误会解除,哥儿认为豪猪是正义的,就主动收走了落了几层灰的一分半钱。这个故事,成为鲁斯本尼迪克特论述日本性格的经典例子: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就是负恩债,中国谓之“欠人情”。但是和中国不一样,日本人的感情更强烈,不仅认为是欠恩还恩是一种利益上的人情往来,而且是上升到道德层面,负恩债表示受恩者愿意承受还债的压力、愿意心怀感激和报恩,并且就等于肯定了施恩者的高尚人格,所以反过来施恩者也会因此而感激。
2、小说细致的心理刻画,这方面,尚未读过能与之比拟之佳作。哥儿虽然耿直,但一点也不“傻”,往往对人性的表里善恶有着准确的判断。
4、读完以后对炸虾面很感兴趣
哥儿读后感500 第2篇
继《心》之后,所听的夏目漱石的第二篇中篇《哥儿》,听之前全然未看过简介,皆因跟随上海译文,将听书作为早间及洗漱间排解空档的背景音乐。而听闻第一章,终究被内容与朗读者的声线所吸引,一气呵成听罢,尾声中随着阿清的辞世,听读者了解结尾的同时,终究酣畅淋漓。
全篇用第一人称,以性情耿直且愤世嫉俗的江户哥儿——“我”的叙事,将毕业后去往乡下中学教书所遇到的人间百态及龌龊情形,轻快灵动地跃然纸上。全文的基调,与以往所接触的日本文学,大不相同。即无悲天悯人的哀伤情怀,也无日式特有的氤氲诡异。整体格调,甚为轻松幽默。加之朗读者所呈现出的放浪不羁的大大咧咧的语气,与文风甚为合拍。听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予滚滚红尘中的江湖哥儿,穿着宽松的和服,拖着木屐,吃着丸子行走于海滨的夜色中。
哥儿读后感500 第3篇
主角少爷真的是一个十分耿直的人,心里想的就说出口,绝不说谎,同时也瞧不起心眼多的人。书里有一段我觉得很有道理,敢捣乱就不要怕承担后果,也不要通过说谎来掩盖事实试图不让人发现。虽然可能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太过于耿直不是一件好事,但这确实是优秀的品质。
“能言善辩的不一定是好人,被驳得招架不住的人不一定是坏蛋。”比如说红衬衫,比如说少爷。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也不能只听一个人的说辞,不然永远无法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阿清真的是一个无比温暖的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有一颗比谁都美的心。她一直夸少爷“天性耿直,品行好。”也确实如此,但少爷生命中如果没有这位一直“恭维”他的老婆婆,可能也不会成为一个品行好的人了。
「坊ちゃんは真っすぐでよいご気性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