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号的新闻摘抄及感受 第1篇
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20周年之际,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2004-2024年)》,分享中国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和履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重要的新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的潜力,并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作为公约文书制定和首批签约国之一,中国大力推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行动,已成功淘汰29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每年避免了数十万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和环境排放。提前完成在用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下线与废弃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环境无害化处置两个公约目标。实现了二噁英类排放四个下降:重点行业烟气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向大气排放的二噁英总量在2012年达峰后逐步下降,大气环境中二噁英浓度相应呈下降趋势,一般人群膳食二噁英类平均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指导值且呈下降趋势。
5月2号的新闻摘抄及感受 第2篇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作为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主动适应气候变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印发以来,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分享中国实践和经验。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强部际统筹协调,强化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提升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5月2号的新闻摘抄及感受 第3篇
6月5日,生态环境部将联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市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
活动现场将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开展“从这里看见美丽中国”主题展示,启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揭晓2024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和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聘请2024年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公布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地。当日还将举办筑牢祖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