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感动瞬间作文素材摘抄 第1篇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____团委在二级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团组织的号令下积极投身防疫阻击战,厂房内外,共青团员志愿者显得格外引人瞩目。他们踊跃参与各项防疫工作当中,复工前防疫筹备、坚守卡点值守、排查登记、连班顶岗……
一封印满红手印的“请战书”“
我是团员,我先上!
”卡车厂涂装车间团支部组建青年先锋队,与党员一起共克“疫”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涂装车间团支部快速反应自发组建青年先锋队。2月13日,在涂装车间主任办公室里,车间团支部书记夏飞向叶旭林主任递交了一封按满了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他说:“我们年轻人抵抗力强,这次疫情正是对我们团员的一次严峻考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敢于冲锋在前,敢于担当奉献,我们要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我们愿做逆行者,共克“疫”战,请让我们团员先上。”涂装车间立即设立了团员先锋岗,参与协助车间门卫人员对员工上下班测温工作3人,工作12个班次;承担午餐派发任务2人,2次/天;先锋团员到各班组组织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宣讲10余次,受众80余人;同时配合车间安全组对吸烟点进行标识牌的粘贴,引导员工上下班走蛇形通道,公共区域消杀等一些列工作,充分体现了作为党的后备军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担当。
奔跑的义务防疫宣传员
锱铢必较的“防疫信息员”
防疫战打响,第一批逆行者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复工前必须准确掌握4774名在职员工的人员信息填报状况,单个员工的需要核对的信息量达24个,每日需拨打无数电话确认每个外地员工的健康情况及返程时间表。卡车厂制造技术室团员鞠承良果断放弃休息,加入志愿者行列。每天原始信息填报表返回前,他先统计出当天的离职、退休人员,将卡车厂人员花名册进行滚动更新。信息表下发后,他将信息漏填、信息缺失等情况的人员筛出,下发至各科室、车间办事员邮箱处,与办事员们反复核对人员信息,直至将信息补录准确无误。在确保各类信息准确后,他将排查出来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信息填报发烧等各种“问题员工”与办事员们进行确认,跟踪员工们的身体状况,并将回访信息进行汇总。经常是锱铢必较,再三确认。防控疫情紧迫,在大多数人惶恐宅家自保时,像他一样的青年志愿者们逆行而上,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每天尽职尽责,在防疫紧要关头准确无误地统计上报重要信息数据,主动肩负起一份沉甸甸的担子。
测温点上的生力军
防控就是责任,每一名志愿者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战疫情、
保安全, 共青团员在行动。为保障卡车厂在新冠病毒的疫情期间能够正常顺利安全的生产,保障车间全体员工的安全,总装车间成立了特别行动组,主要负责进入总装车间1号正门的所有人员的测温工作及温度异常人员的处置。在组建工作组的时候,总装车间团支部书记李成鑫积极参与,担任了引导2组的组长,主要负责厂对房入口员工体温异常人员登记与处置流程执行。测温点是偌大厂房唯一入口,人流量大风险就大,可李成鑫总是冲锋在前,不怕危险,确保测温准确无误,不错漏一个体温异常人员。李成鑫常说: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_员,他们不怕危险、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作为共青团员,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这种关键时刻,更应该冲在前面,以优秀党员同志为榜样,争做贡献,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有担当的青春最美
疫情感动瞬间作文素材摘抄 第2篇
人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里,有太多的他、他们临危不惧,用逆行的背影绘就这个春天里最美丽的风景。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洪雅县公安局严格贯彻落实市局党委工作部署,全警发力,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以政治建警为动力,充分利用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强化政治站位,始终保持最强的执行力
____,男,30岁,_预备党员,2017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2019年8月成为一名政工民警。他是一名政工战线上的新兵,疫情阻击战打响后,他同样义不容辞地加入了疫情防控的后方阵地。为确保抗疫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强化政治建警,始终把政治纪律、政治矩规挺在前面,2020年1月31日,按照县局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在全市率先制定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战时表彰奖励实施方案进一步坚定了民辅警的理想信念,极大地鼓舞了队伍斗志。短短时间内,100余名民辅警涌跃报名请求到防控疫情一线,有巡特警、交警,也有机关、基层派出所民警和协辅警。同时,各疫情防控卡点临时党支部也即时产生,有3名青年再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他们按上红手印,亮出红决心,纷纷签下请战书。战时慰问、谈心、心理治疗、表彰奖励、入党、提拔重用等措施,振奋人心,催人向上,勇往直前,警营士气一片昂扬,全局上下在局党委的率领下,戳力同心,众志成城,日日夜夜奋斗在抗“疫”最前沿。
强化战时表彰,鼓舞了队伍斗志
为进一步激励抗疫一线同志的战斗士气,2月5日,及时启动了战时表彰工作,发布嘉奖、记奖令2篇,表彰通报1篇,对一线表现突出的6名民警嘉奖、6名辅警记奖,表彰了5个先进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向市局推荐先进事迹5人次,其中1名同志被市局记个人三等功,并亲自参与送奖到一线巡特警、派出所等值勤卡点,战时表彰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同志们敢于战胜疫情的信心。
一线值勤民辅警纷纷表示:“向受表彰的同志看齐,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完成各项任务,全力阻击疫情的蔓延。”结合一线抗击疫情实际情况,为强化战时考察识别,突出一批先进人物,充分发挥政工部门职能作用,2月9日,向县委组织部推荐1名科级领导,随后县委组织部到我局开展考察工作,拟火线提任1名正科级领导,现正在公示期间;2月11日,向县直机关工委推荐3名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火线入党,3名同志都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预备党员,并进行了庄严的宣誓,正是有了这些举措,更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提振了精神。抗疫期间,也涌现出了如“钢铁战士”般的王启亮、“最美抗疫人”杨漾荧等一批先进人物。
疫情防控期间,一线值勤民辅警随时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为解决同志们的后顾之忧,协调卫健部门开通绿色就医特别通道。2月12日,先后有2名卡点值勤辅警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第一时间将2名辅警送往洪雅定点医院住院治疗,邀请华西医院专家前来会诊,经核酸检测和专家会诊,排除新冠疫情。
强化宣传引导,警营士气一片昂扬
这是一个警察丈夫、一个警察父亲、一个警察儿子对家人们最大的愧疚。从年前到现在,对____来说,公安局就是家。他和全局民辅警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这段时间他每天加班到深夜,很少回家与家人见面,“加油”“保重”是他们给予彼此最大的鼓励与祝福;
“对不起”成为他这段时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想念孩子们,家里离单位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可他没有时间回家,
“等着爸爸回家”成为他和孩子们每天的约定。多少次,这个外表刚强的汉子也会偷偷抹泪,可他说:“我首先是一名警察,是一名党员。义无反顾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老百姓都安全了,我才能回家”。
此时此刻,他仍然默默的坚守在后方,冒着不怕被疫情感染的风险,主动到基层一线听取同志们抗击疫情的心声,县局开设战“疫”故事专栏,收集、挖掘民辅警先进抗疫故事30余例,继续激励先进,向市、县局请功记奖,引领同志们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他还在工作之余,积极加入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并作为支部委员负责居住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亲自参与排查、消毒等工作,提出合理化的疫情防控措施,为疫情防控工作尽绵薄之力。他说:“我虽是一名政工新兵,但我的初心不变,纵使没有奔赴一线,也一定时刻待命,随时准备着!”
疫情感动瞬间作文素材摘抄 第3篇
____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疫情爆发以来,他身先士卒带领特警队员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他家距离成南高速大英出口检测点只有100多米,而他却很难得回去一次,真的很辛苦”这是大队长黄政对他的评价。____是大英县公安局特警大队教导员,又是省厅特聘的警务实战教官,面对突发的疫情,他积极发挥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时刻坚守在战“疫”第一线。
1月29日,一线执勤民警的个人防护物品告急。为尽快给战斗在防疫一线的民警提供个人防护物资,确保执勤民警的自身安全,已经连续在岗三天的____主动请缨,与其他三名同志一起承担起了为一线民警采购个人防护物品的重任。时间紧任务艰巨,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们吃住在车里,三天两夜行程两千多公里,冒着自己被感染的风险穿疫区、越高山,最终为全局带回了一批急需的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品,缓解了一线执勤民警防护物品供应不足的问题。
完成任务回到家已是凌晨。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打开家门,看见还在等候的妻儿时他红了眼眶,强忍着泪水抱起儿子,转身对妻子说道:不是让你们早点休息吗?妻子说:孩子一听说你马上回来,立马哭着闹着要爸爸。2月1日一大早,整理好装备他再次冲进了抗疫一线。
作为警务教官,他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疫情自我防护和警务技能相结合,开展战时执法执勤、警情处置和自我防护能力流动教学,提高民警个人安全防护水平和涉疫警情处置能力,受到极大的欢迎。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他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忠诚面对祖国、以服务面对人民、以奉献面对警徽、以行动面对责任”铮铮誓言。
疫情感动瞬间作文素材摘抄 第4篇
“真累!累得有点儿虚脱!15个小时,没吃没喝!”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答应让你去!”
1月31日8点多,结束一夜值班任务的召陵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王岐鸣,终于能在微信上和未婚妻小卫说上几句话了。
王岐鸣来医院工作还不到两年,疫情发生后,大年初二,接到医院疫情防治任务,他立即给科室主任发了信息:医院发热门诊值班,我第一个报名。
由于发热门诊值班情况特殊,进去后一个月要和外界隔离。4月1日的婚期就要到了,耽误结婚怎么办?王岐鸣立刻向未婚妻说明情况。“我们马上要结婚了,5月份他还要考主治医师,这个时候,他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下定了决心。”小卫说,“等打赢了这场战役,我们的婚礼会更有意义!”
大年初三下午5点,王岐鸣进驻隔离区。按照值班任务,白班要值9个小时,夜班要值14个小时。第一个晚上的值班任务很重,直到早上8点,他还在等待病人的会诊结果,丝毫不敢松懈。整夜未眠的王岐鸣,从穿上防护服开始就滴水未进,厕所更是不敢上,上午10点下班,他连续喝了4瓶纯净水,到下午四五点上厕所的次数还是零。
在抗疫一线任务很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王岐鸣和未婚妻联系越来越少,未婚妻每天都给他发微信,但他很少回复,也只有等到值班结束后,才回上一两句。
“好几次她说要来看我,都被我拒绝了,怕她担心。”王岐鸣说,“希望早日战胜疫情,等到凯旋时,娶她为妻!”
疫情感动瞬间作文素材摘抄 第5篇
“一切都在争分夺秒,忙的时候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市中医院血液科医生刘鹏是最早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之一,农历腊月廿九那天,他在一线奋战了12个小时,这期间他仅吃了一盒泡面,一滴水也不敢喝。
“由于要接触病人,我们穿着隔离防护服,按照要求,如厕必须更换防护服,防护服只要脱下就报废了,对于我们来说,能不喝水就不喝,能多坚持一会儿,就是胜利。”刘鹏说。
其实,在一线,有很多医护人员和刘鹏一样,他们一旦进入隔离病区,为了减少出入病房的次数,降低感染率,也为了节约医疗物资,几乎不喝水、少吃饭,有的医护人员还穿着尿不湿坚持工作。
另外,厚厚的防护装备密不透风,穿在身上,就像一个完全封闭的蒸笼,人会感觉非常闷,有时候让人缺氧、眩晕,走路都很费劲,每次脱下防护装备,衣服可以拧出水来。不少医护人员的面部皮肤都因为长时间压迫而发青、破损,摘下面罩,脸上是一道道勒痕,整个面部都麻木了,双手红肿,布满伤痕,令人心疼!
“穿上战袍,我们是病人的希望;脱下战袍,我们是孩子、是爱人、是父母。这个时候,请不要视频聊天,我们怕亲人看到我们现在的模样,亲人们,报个平安,勿挂念!”这是市传染病医院呼吸二科护士长刘丛在朋友圈写下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