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第1篇
1、陆游忧思国家大事
公元1179年,陆游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达抚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去处理因为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势必要为百姓讨回公道在乱世中为他们谋取一条生路。
次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于五月天降大雨,致使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流离失所,尸横遍野。陆游密切关注着灾情发展,曾有感而发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的诗句,同时上书“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的奏折。因实在不忍,他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先行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朝廷给江西地方官员下令拨粮赈灾,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在这年十一月,陆游被召返京待命。
临行前,陆游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出一些,编纂成书-《陆氏续集验方》,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途中却又遭给事中赵汝遇_,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其后他仍是几经任职、罢免,于宦海沉浮最终在公元1189年时因劝谏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_,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被罢官。此后,陆游长期归隐山林,但却仍旧忧思国家大事,始终不忘国家统一。
2、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3、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终于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
4、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三十六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抵达京城却无缘面君。公元前三十三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她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抵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欢迎。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慢慢地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和睦六十多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历史记载了那一段时期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墓并奉为神仙。她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5、孙膑:身残志锐的智慧化身
孙膑是春秋时期战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设计陷害他。孙膑忍受被剜去膝盖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动了齐使,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到齐国。孙膑隐居在田忌幕下时就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才能,后于“田忌赛马”后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的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6、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
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
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7、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_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意谓是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8、柳如是:千古节堪哀
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首,后嫁给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着的大官僚钱谦益。她一生中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学。而是她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反清复明的大志。
对于国家大事,这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性很少过问的事情,而柳如是则不然,以一个儿女之身,特别是以一个饱受人世炎凉的女流之辈,偏偏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为志向,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崇祯17初年李自成兵逼京畿,清兵铁骑频频叩关,明军屡战屡败,面对局势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2月春寒料峭,柳如是与钱谦益同游京口,当年梁红玉协助韩世忠擂鼓击退金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红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
在清兵铁骑南下之际,柳如是极力劝说夫君钱谦益以死殉国。请钱谦益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种,钱临阵畏怯,柳如是愤而跳水,被人救起。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影响之下,也开始暗中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接触反明志士,联络反明队伍,柳如是曾以七锭金子赠反清志士黄宗羲,以大量金银首饰赠与反清军队。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尽管柳如是的反清复明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她的爱国情怀却使后来者感动,作为当时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己的一生,无声的反驳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9、戚继光:血战歼倭,勋垂闽浙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
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
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
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四十年(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三门),临海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
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次年夏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并乘胜破牛田、兴化的倭寇,连克60余营。四十二年(1565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因受排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着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10、文天祥:英勇的爱国丞相
1275年,身为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书生点兵,进京勤王。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出任右丞相苦撑危局。他不怕牺牲,毅然领命,前往元营议和。他不畏艰险,几次率兵抗元。可最终他还是被俘了。
元将张弘范让他写信劝降张世杰,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南宋亡国之君亲自前来劝降,他北跪于地,痛哭流涕,说了四个字:“圣驾请回!”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他说:“我是大宋丞相,国家亡了,只求速死。”
最终,文天祥南面跪拜而死,那年他47岁。
11、夏完淳英勇就义
夏完淳出生于军事世家,他的父亲曾经官至兵部尚书,是崇祯皇帝的左膀右臂。然而父子俩生不逢时,明朝末年,崇祯皇帝面临外敌入侵,无奈之下自杀殉国。夏完淳的父亲始终教导儿子心怀大明不敢忘本,父子俩拥戴新皇坐镇东南,继续抗击清朝。
只不过,父子俩拥戴的皇帝和大臣都是贪图富贵,苟且偷生,面临清朝强大的攻势,都想保存实力,最后夏完淳父亲眼见复国无望,跳水自杀。父亲自杀之后,年仅15岁的夏完淳继续联络抗清的仁人志士。
公元1647年,夏完淳的上级联络人,也是明朝最后一任秀才谢尧文被俘虏了。关键时刻谢尧文跳江自尽,但是清朝还是得到了一份抗清的名单,清朝统治者多尔衮命令尽数捉拿这43个人,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逃跑,同年夏完淳被捕入狱。
在庭审时,年轻的谢尧文一眼就认出了主审官是已经投降清朝的明朝大将军洪承畴。在庭审过程中,他先是假装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并且称洪承畴是明朝英雄,忠心护国,血战沙场。当对面有人告诉他审他的就是洪承畴的时候,他又话锋一转,说对面的小人假扮洪承畴侮辱忠魂英烈!
此时早已经投降叛变的洪承畴这下子羞愧的话都说不出来,无奈之下判处了夏完淳和其他一些明朝将领死刑。
秋后问斩时夏完淳执意要面朝南京,面向着明孝陵的方向英勇就义。夏完淳一生,短暂却光荣,从他临死之前留下的诗句来看,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气势浩荡,千古不衰,令无数后辈学习、缅怀。
12、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13、_的执着
_自1913年开始追随_,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户外(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_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_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_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
14、茅以升拒绝留美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第2篇
1、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美】
2、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费兰克【英】
3、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美】
4、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中国】
5、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列夫·托尔斯泰
6、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7、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中国】
8、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德】一切责任名言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
9、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心有睛天
10、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 居里夫人
11、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1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 鲁 迅
13、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 爱因斯坦
14、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英】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6、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梁启超)
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第3篇
1.我崇拜勇气、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但丁
2.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最后一分钟。——柏拉图
3.勇敢是人类美德的高峰。——普希金
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居里夫人
5.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7.在全部的美德之中,最强大、最慷慨、最自豪的,是真正的勇敢。——蒙田
8.一个成功的商人是虎,一个失败的商人是狼,你和他们中间哪个打交道?——冯骥才
9.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莎士比亚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
11.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12.失败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我们得祝福灾难,我们是灾难之子。——罗曼·罗兰
13.什么是成功的秘诀?“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爱因斯坦
14.在创业时期中必须靠自己打出一条生路来,艰苦困难即此一条生路上必经之途径,一旦相遇,除迎头搏击无他法,若畏缩退避,即等于自绝其前进。——邹韬奋
1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鲁迅
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第4篇
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8.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1.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12.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3.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4.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5.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1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
17.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_
18.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9.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20.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鲁迅
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第5篇
1.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 )
2. 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马克·吐温)
3. 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歌德.)
4. 时间流逝,像平静的河水,没有一道裂痕,没有一道皱纹,从容不迫,好像永生永世都应该如此。(罗曼·罗兰【法】)
5.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惟一有所作为的时间。(列夫·托尔斯泰【俄】)
6. 人们在谈论中消磨时间,与此同时,时间也在不声不响地销蚀人们的生命。(布什科【前苏联】)
7. 任何事物都无法抗拒吞食一切的时间。 (泰戈尔【印】)
8.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德】)
9. 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莎士比亚【英】)
10.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11. 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说来,是个变数,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俄】)
12. 时间是所有事物中最难下分界和似是而非的.;过去的已消逝,将来还未来临,而现在则是我们试图划分的时候,马上成为过去,像电光一闪,存在仅一刹那间。(科尔顿【美】)
13.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只能让它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高尔基【前苏联】)
14.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英】)
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第6篇
1.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2.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3.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4.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5.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6.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7.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8.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9.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0.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2.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13.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4.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15.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16.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17.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18.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19.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20.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