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真好摘抄 第1篇
俗话说得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说明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读书是一件享受的过程,我很喜欢阅读,每天回家最愿意做的事就是钻进书的海洋里尽情的阅读,今天,我们家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我带着他们的表现吧!
“书是知识的海洋,让我们能尽情的遨游,书也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它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多读书”给他们讲完道理,我带着表妹和弟弟一起高声的朗读起来!大树下回荡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
阅读真好摘抄 第2篇
如水月光,婆娑树影,坐于桌前,一盏清茶,一本好书,我心甚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是我接触的第一本书籍。一双胖乎乎的小手,笨拙地翻着书页,嘴里含糊不清地念着,嘴角边上还挂着不明的液体。真是令人忍俊不禁。若要是问道:“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得到的答案定是如拨浪鼓般的摇头。的确,幼儿时读书不过是为了得到长辈的夸赞抑或是一颗糖果,哪里懂得什么意思呢?
“劝君莫惜金镂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勘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诗三百首》的出现,使我对书籍无所谓的态度得到了巨大的转变。而后,我开始带着自己的思考读书,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十年沧海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因苏轼的深情不悔而落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因李白的怀才不遇而惋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浑欲不胜簪。”我因杜甫的家国情怀而感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因颜真卿对少年郎的劝诫而深思……
再大了些,又深深眷念上了古典名著。读《三国演义》,我崇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阅《水浒传》,我欣赏宋江的足智多谋并赞同其“及时雨”的称呼;品《西游记》,我为孙悟空的憎恶分明和沙僧的任重而道远喝彩。览《红楼梦》,我看见世家名门的盛衰……
后来,我又马不停蹄,孜孜不倦,广泛阅读起了外国作品。我跟随福尔摩斯揭开一团团迷雾,我提着煤油灯穿过繁华的贝勒街,我与诗人进行愉快地交谈……世界书籍的每一个角落都令我如痴如醉。我想,我爱上读书了。
花朵需要雨露的温柔,雄鹰需要天空的广阔,树木需要阳光的照耀,而我需要书籍的滋润!
我爱上了读书。
阅读真好摘抄 第3篇
大自然中的许多小动物都有着许多惊人的智慧,蚂蚁也是其中之一。是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在生活中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在一个阳光明媚上午,枯叶堆上正直挺挺的躺着一只僵硬的蚂蚱。很快便有一群蚂蚁踏着整齐的步调来到这具尸体旁边,准备收获食物。只见领头的蚂蚁先用头上的触角碰碰蚂蚱,试探它是不是真死了,等确保安全后,才让后面的蚂蚁前来运走尸体。在领队的指挥下,蚂蚁们迅速分成几组,有的抬头,有的抬腿,有的抬翅膀,井然有序,毫不慌张,这让我震撼不已。
阅读蚂蚁这本无字之书,我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
我在沈石溪的《生命的壮歌》一书中读到这令人潸然泪下的一幕。你们知道当大火烧到蚂蚁洞时,蚂蚁们是怎么做的吗?这一幕曾看哭过许多人。蚂蚁们会迅速爬出洞口然后立刻团成一个球,以飞快的速度向前翻滚,逃离火场。外圈的蚂蚁被火焰炙烤,不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和焦糊的气味,是外圈的蚂蚁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整个族群的希望。它们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阅读蚂蚁这本无字之书,我体会到了在危险来临时,为了族群利益放弃自我利益的伟大。
我不由得叹:阅读,真好!
阅读真好摘抄 第4篇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又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站在古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感觉真好。但我们不能依赖古人托一辈子呀。我从古人的言语中懂得了书的重要性,为了不使“书到用时方恨少”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发奋读书。
小时候,我还不识字,就让爸爸妈妈给我读《安徒生童话》。我深深的记得《安徒生童话》里的那几位主角: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爱的拇指姑娘,坚定的锡兵,爱慕虚荣而宁愿光着身子走在大街上的皇帝……这些人物都给予我最深的感受,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唤起了我的同情弱者之心,爱虚荣的皇帝给予我不能要虚荣,而应该做点实际的事的启示。是他们伴我成长。
到小学的时候,我认识字了,我可以独立看一些书籍了。课内的《麻雀》给了我母爱是多么伟大的启示;《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为他们自豪;《我的战友邱少云》介绍了邱少云那种坚定的意志。在课外,《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震憾,晏子那种智慧把我折服了,赤壁之战让我感受到黄盖的智谋。总而言之,《中华上下五千年》给了我太多的震憾。
到了高年级,时间紧,任务重,课外书明显看得少了,但在学习之余,我总不忘看课外书。《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让我透过方格纸看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里的“奥秘宇宙”,让我知道了原来地球以外的世界是那么的神奇。
如果说人生是一只帆船,那么读书就是海风,虽然船可以脱离风而靠划桨前行,但是没有风吹的人生,就会停滞,徘徊不前。
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读书应是涂彩。一幅画可以只有一种色彩,但是只有一种色彩的人生一定是单调、乏味的。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
是一本本好书教会了我怎样拥有高贵的人格尊严。它们让我在成长路上走得更踏实更平安更快乐!它们记录着我成长路上的一点一滴。
一本好书就象一位向导,读一本好书就象与一位向导交朋友,它会引导你向前走。我要“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因此,读书将伴我一生,让我感到“读书真好”。
阅读真好摘抄 第5篇
阅读,真好。
小时候,在小学认字儿以后,总喜欢在床头放一本童话故事书,睡前读一读,让美好的童话故事伴随我进入梦乡。在书里,有美丽的白雪公主与王子,有会跳舞的穿着红鞋的雪姑娘,还有会唱歌的青蛙,还有后来终于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它们仿佛都被赋与了生命,都是真实可信,触手可及的。那时候父母总是工作很晚才回家,正是这样一个个美丽的故事伴随我成长,才使我不感到孤独,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抚慰,告诉我世间的美丑善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了更多的字,爱上了看小说和各种文艺书籍。节假日,很多同学会选择出去玩,而我却躲在被窝里偷偷翻着《还珠格格》。看小燕子如何大闹皇宫,看尔康对紫薇的一往情深,看香妃与蒙丹的“你是风儿我是沙”……我一边深陷他们惊心动魄的故事,一边还要竖起耳朵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探索着爸爸妈妈的脚步声,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立马把书藏进被窝里,作熟睡状。于是每一次偷看小说,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以致于后来我总能准确判断出是爸爸还是妈妈回来了,当故事终于完结的时候,就算是放假回去就有一场考试等待着我,我也突然觉得不是那么讨厌。
阅读是心灵的鸡汤,总能治愈我受伤的心灵;阅读是炎炎夏日里的冰淇淋,总能带给我冰凉爽快的感觉。阅读让世界安静而美好,美丽而繁华。
阅读真好!
阅读真好摘抄 第6篇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天气转冷,清晨的鸟鸣声也弱了下去,更没有了夏日鸣蝉的聒噪,耳边也有了难得的静谧。
“花落城中池,春深江上天。”我疑心这是极好的诗句,暗自吟诵得酣畅淋漓。忽见一只斑鸽停在蓝色的阳篷上,娇小的足蹄踏进这儿的一刻,无声胜有声,“嗒,嗒……”轻盈的脚步愈发富有节奏感,美妙极了!
蹑着手脚,放下书本,打开纱窗,倒有些心虚了。窥视着它玲珑精致的容颜。这小家伙倒也得意起来,左右侍弄着自己深浅不一的羽毛,硬币大的小脸,却怎么也不肯面向我,淘气地只留下个倩影。
陡然的伤感涌上心头,静悄悄的家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好孤独啊!现在连这小小的生灵都不理我,我独眺远方。猛然想起楼下枫叶是否转红?“对,下楼去!”
谁知,在我脚粘上地面的那一刻,在一个树梢上,我和它又见面了,我和它对视着,它也许对我不屑一顾,可我却将它深深地烙在了心上。
倏地来了一道冷风,差点把阳台上晒的柿子干给打翻了,快点收起来吧!
不知何时,淅淅沥沥的小雨也尾随着冷风而至,敲打着生锈了的铁玩意儿,自得其乐。
翠绿的叶子不知何时失去了水分,蜷缩起脉络,耷拉着脑袋,甚至对细雨也没兴趣。哎!万物都有其生长规律,深秋了,叶儿也该回家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化作春泥更护花”,明年又会催生新绿。
“登楼东南望,鸟灭烟苍然。”灶台烟雨中,我回了神,树梢上的斑鸽没了踪迹,“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遛弯儿去了?呼朋引伴去了?亦或是回家了?
我退回到了原位,关上傍晚昏暗的窗帘,闭上了眼:高台,绿树,斑鸽。
阅读自然,真好!
阅读真好摘抄 第7篇
在我看来,书,是知识的宝库;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精神的食粮。多读书,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开阔眼界。
记得从我记事起,也有一位老师一直在陪伴着我,妈妈讲的故事是她教的,爸爸说的道理是她讲的。我上了小学,认得几个字后,她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伴侣。每当我有不会的难题时,有她来教,每当爸爸妈妈不在身旁时,有她来陪,每当我不开心、烦恼之时,有她来哄。
原来呀,这位无所不能的人生导师就是“书”呀!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也很爱阅读,“我扑向书籍时,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他凭着广泛地阅读积累,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出身贫寒,却对读书十分专心,昼夜苦读,为了省钱,他每天煮了一大锅粥,等它凉了凝结成块,再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作主食,外加几根咸菜,就是一天的全部食物。
匡衡自小勤奋学习,一到晚上却不得不停下来,因为没钱买不起灯。看到隔壁人家晚上磨豆腐,他就想了个办法,在墙上打了个小洞,从此,“凿壁偷光”和“囊萤映雪”一样,成为千古美谈,时时刻刻激励着年轻学子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