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作文素材感人 第1篇
神舟出差,再探苍穹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停靠时间将由神舟十二号的3个月延长到6个月,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将首次考核并验证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神州出差,再探苍穹。神舟十三号飞船专题素材都是中高考考点,赶紧珍藏学习吧!
筋骨句:
1、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2、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3、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4、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5、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高分语言:
1、担负使命,承载梦想。
2、遨游浩瀚,逐梦九天。
3、探索未知,延续传奇。
4、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5、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6、科技兴_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7、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8、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高分题目: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
《星空无垠,梦想更远》
《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热点素材:
载人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考试角度:爱国奋斗奉献团结
中国航天“三大精神”
1、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2、“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3、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航天人物:
1、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话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任新民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3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4号发射时,他已经70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话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话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4、黄纬禄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绿色作文网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话题:热爱事业、爱国)
5、屠守锷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_元帅之邀,跨进了_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话题:爱国、敬业、奉献)
6、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话题:奉献、敬业、爱国)
7、梁思礼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话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8、王希季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
神舟十三号作文素材感人 第2篇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神舟十三号作文素材感人 第3篇
身为21世纪的新生者,我们已经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曾经以万户为代表的人们的飞天梦,在今天已经变为了现实。不久前,一篇神舟十三号相关的文章,又让我对宇航员精神,对航天精神有了些更深的认知。光鲜瞩目的外表下,宇航员们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各种的极限挑战,需要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我首先了解到的航天精神,便是坚持不懈,吃苦耐劳。
进入一个完全未知的新世界,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宇宙,这里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一切的困难都需要个人一力承担。那么我从这里又了解到的航天精神,便是不畏艰难、有担当、有勇气。面对在太空中出现的种种不适,身体机能的急剧下降,宇航员们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用灵活的大脑,聪明的才智,解决了这些棘手的问题。至此,我又看到了随机应变的航天精神。
从前我只知道宇航员们很拉风,从神五到现在的天宫空间站,每一位升天的“飞人”们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航天精神,至此,我对航天人的敬仰又增添了几分。向航天精神学习,向航天员们——致敬!
神舟十三号作文素材感人 第4篇
热点素材
载人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高考角度
爱国奋斗奉献团结
高分题目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
《神舟飞天,筑梦天宫》
《星空无垠,梦想更远》
《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相关人物
1、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任新民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3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4号发射时,他已经70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适用主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4、黄纬禄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适用主题]热爱事业、爱国
5、屠守锷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_元帅之邀,跨进了_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适用主题]爱国、敬业、奉献
6、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适用主题]奉献、敬业、爱国
7、梁思礼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适用主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8、王希季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
神舟十三号作文素材感人 第5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6日凌晨发射。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表示,不到一个月前,中国欢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胜利凯旋,16日凌晨,中国将再次怀着激动的心情目送神舟十三号飞向太空。“这不仅生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太空敢于追梦、勇于探索、永不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当天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赵立坚称,15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相关情况,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6次飞行任务是该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
“我想说的是,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展现了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中方将继续加大载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他表示。
赵立坚称,可以注意到这一次神舟十三号任务与神舟十二号相比,在成组工作安排上有很多不同,包括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并实施出舱活动,中国航天员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我们期待除夕守岁时,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让我们共同祝愿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十三号作文素材感人 第6篇
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作为2022届高三期间的大事之一,很可能在高考作文中出现,本文汇总“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关作文素材,供参考!
筋骨句
1、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2、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3、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4、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5、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高分语言
1、担负使命,承载梦想。
2、遨游浩瀚,逐梦九天。
3、探索未知,延续传奇。
4、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5、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6、科技兴_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7、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8、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高分题目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神舟飞天,筑梦天宫》《星空无垠,梦想更远》《勇担创新使命,夯实科技强国建设根基》
热点素材
载人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角度:爱国奋斗奉献团结
☆人物素材☆
1、钱学森
钱学森是个有杰出贡献的人,也是个有性格的人。他一生做人都坚持四条原则:第一,不题词;第二,不为人写序;第三,不出席应景活动;第四,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成就卓著,却从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
(话题:淡泊名利、物质与精神、品质、个性)
2、任新民
任新民,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破烂修理厂,他和小组成员,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3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长征4号发射时,他已经70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话题:艰苦奋斗、尊严、责任、爱国、活到老学到老)
3、梁守槃
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1939年,年仅23岁的梁守槃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本可以在美继续深造或工作,但他选择放弃了舒适、优裕的学习、工作环境,回到了祖国怀抱。
(话题:淡泊名利、爱国、责任)
4、黄纬禄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晚年的黄纬禄在家养病时,依然牵挂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他对探访者说:“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话题:热爱事业、爱国)
5、屠守锷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火箭总体设计专家。屠守锷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57年2月,正当壮年的屠守锷应_元帅之邀,跨进了_第五研究院的大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回国之初的任教、搞研究,直到1957年,屠守锷的专业都是飞机。“为啥改行搞导弹?国家需要啊!”
(话题:爱国、敬业、奉献)
6、孙家栋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承担了包括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中巴资源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的研制重任,先后担任我国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话题:奉献、敬业、爱国)
7、梁思礼
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虽然在他还不到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他影响颇深。梁思礼曾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1956年,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以此为起点,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的发展之中。
(话题:爱国、专注、投入、热爱)
8、王希季
“航天技术也是一种威慑力量,这跟我们国家的和平非常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