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事例摘抄(热门4篇)

个人学习 10 0

高考事例摘抄 第1篇

1950年初,上级给解放军总后勤部派来一位苏联军事顾问莫洛霍夫斯基上校。当时,由于住房紧张,莫洛霍夫斯基暂住在北京饭店。

从总后勤部到北京饭店,有三站的路程。为了工作方便,总后勤部给莫洛霍夫斯基配了一台小车,规定每月供给汽油270升。在汽油奇缺的年代,这已是很高的标准了。但是,莫洛霍夫斯基大手大脚惯了,用油向来不注意节约,一个月才过一半,270升汽油就用完了。

莫洛霍夫斯基找到翻译张培模:“汽车没油了,你们总不能让我走着上班吧?”张培模向总后勤部长杨立三请示:“能不能给顾问增加一些汽油?”杨立三当场拒绝:“270升已经不少了,我们都是搞后勤的,要坚决执行标准。”

张培模再次试探:“这个月就算了,下个月能否增加一些?我跟他说说,让他以后注意点就是了。”杨立三坚决不通融:“没油就让他走走路,这样对他没坏处。多一升我也不会给的。”于是,莫洛霍夫斯基真的只好每天步行上下班。

顾问步行上下班的消息传出后,有人对杨立三的不近人情不理解,就悄悄问莫洛霍夫斯基:“杨部长不给你增加汽油,你恨不恨他?”莫洛霍夫斯基笑笑说:“一开始我也有你这种想法,但是后来有一次,我跟张培模翻译去军区开会,看到杨立三部长也都是步行去会场的。我还打听到,杨部长除了紧急公务,平时都是步行上下班,他把部里分配的汽油都给我们这些外国专家。”顿了顿,莫洛霍夫斯基竖起了大拇指:“我很尊敬这样的人!”

君子之道,是能以身守则。自己立的规矩,自己带头遵守,才能更好地约束别人,从而形成一种人人遵规守矩的良好氛围。如此,别人不但不怨恨,反而会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高考事例摘抄 第2篇

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一生贫困,但他却生情乐观,碰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

他一直居无定所。一次,他终于又租到了一套房子。在与房东签订租房契约的时候,他看见房东事先写好的契约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房客因为粗心大意,致使房子起火,必须赔偿15000卢布。

克雷洛夫看完后,不但没有异议,而且在“15000”后又另外加上了两个“0”。

“先生,不要大惊小怪,”他不动声色地回答说,“我反正赔不起。”

克雷洛夫这句幽默的话,让房东大笑起来。房东觉得克雷洛夫是个幽默而又诚实的人,于是很愉快地把房子租给了他。

高考事例摘抄 第3篇

风徐徐地吹,水波漫上杨柳岸。

在记忆中撷一朵最美丽的云,展开,不禁莞尔一笑,思绪随水波一起荡漾开去。

那年初夏,酷热难耐,连鸣蝉都不肯再叫唤,道路两旁的树儿也耷拉下叶子,不肯给过路的人留下一片荫蔽。我和岚在街上玩,买了两个冰淇淋后正欲回家乘凉,怎知刚进小区大门,便看见地上有一把钥匙。这可叫我和岚犯难了:捡还是不捡?小区里的保安大叔总是不见人影,若是捡了,怕是又要忙上一整个下午;可要是不捡的话……我们心里都泛起了嘀咕。

这时,藏匿在树叶中的蝉儿突然疯狂地叫着嚷着,似乎是在催促着什么。我们手中的冰淇淋也早已化了一半。“要不,咱先回去?或许……或许主人很快就回来找了呢?”我试探性地开口,岚迟疑了一下,轻轻地点了点头。我抬起脚正准备跨过去,忽地只觉得脚步一滞,抬头,正对上岚的目光。我们会心一笑,立马扔掉手中化得只剩下一口的冰淇淋,捡起了钥匙,去找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保安大叔。

时间悄悄地流逝,下午的时光很快溜走。我们有好几次都几乎要放弃了,可每当想到钥匙的主人该是何等焦急,脚步就又停不下来了。

工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夕日欲颓之时,我们终于将钥匙交给了保安大叔

大叔乐呵呵地拍着我俩的肩,夸我们是乐于助人的好丫头。我和岚又相视一望,不禁咯咯地笑出声来,心里仿佛棉花糖融化了一样,甜蜜而又幸福。

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原来,让自己美好是如此简单;原来,让自己美好可以驱走心中的一切黑暗。

心绪同风儿一道,从远处归来。

高考事例摘抄 第4篇

1.梵高

生前曾有一个心愿:“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家咖啡馆展出我自己的作品。”但是生前,就连这么一点点卑微的梦想,最终也还是化为泡影。然而今天,梵高的出生地荷兰和梵高的安息地法国,争相把梵高认作自己的国民,争相为他建造精美的美术馆。在巴黎的奥塞博物馆、在伦敦的国家美术馆、在荷兰的梵高美术馆……他的作品永远被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在他的作品前,永远是人头攒动,人们向他的作品投出虔诚的眼神,啧啧赞叹,表现出对他超常的崇敬和膜拜。

素材运用角度:价值、时间会沉淀出真正伟大的东西

2.海明威

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超过6小时,偶尔延长两小时。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

素材运用角度:坚持、自律

3.海伦·凯勒

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可她凭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进入大学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并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素材运用角度:不屈不挠的意志,对生命的热爱

4.鲁迅

不仅聪明,而且勤奋。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早晨要去给生病的父亲买药,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他很后悔自己的迟到,就在桌子的角上,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用来警诫自己,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迟到过。一直到晚年,鲁迅还清楚地记得这件事,并且在一次闲谈中告诉自己的亲人。这生动地表现了鲁迅自幼严格要求自己和认真学习的精神。

5.齐白石的“三绝”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其傲、其痴、其谦,堪称三绝。

齐白石傲,傲如古松;齐白石痴,痴如顽石;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先生的傲,使他卓尔不群;先生的痴,使他精益求精;先生的谦,使他博采众家。如果先生没有这人格上的三绝,又怎能成为集诗、书、印、画四绝于一身的巨擘呢?欲立艺者,先立人——这也许是齐白石留给后来者的一点启示。

适用话题: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胸怀;美德;谦恭;低姿态;艺术与人生;淡泊名利……

6.艺术狂人蔡志忠

如果有人质疑世界上是否有天才的话,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人生经历会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可以有的。

蔡志忠用艺术家的无边想象力,尽情地捕捉和创造着神秘的未知和已知的美,享受着跋涉物理学带来的无限乐趣。一晃,十年过去了,2008年4月3日,蔡志忠小心地捧着用东方思想对西方物理进行了新的诠释的感悟结集《东方宇宙》四部曲——《东方宇宙》《时间之歌》《物理天问》《宇宙公式》,公开亮相了。

“至于研究结果是否站得住脚,还需要留待时间去检验、认证和仲裁。”这是蔡志忠的潜台词。但无论如何,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却是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漫画创作从传统经典文化到未来科学领域的惊人跨越,并且从中收获了无比的愉悦——回首昔日深冬手冻裂出血和酷夏浑身生出痱子而浑然不觉的情形,他不止一次地强调:“之所以要花十年的时间来研究物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求知是人类永远的渴望!因为,‘未知’对我有一股神秘的强烈吸引力!从小我就喜欢站在过去和未来的刹那当下,踩在已知和未知之间的那条线……而跨过未知变成已知的喜悦,是其他人生至乐难以相比的。”

7.李彦宏:中国的“搜索之王”

“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从大三开始,李彦宏心无旁骛,买来托福、GRE等书狂啃,过着“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目标是留学美国,方向锁定在计算机专业。

1991年,李彦宏再一次挤过了独木桥,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正值圣诞节,23岁的李彦宏背着行囊,穿云破雾,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解读: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成功,必须经过一番努力。李彦宏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上学时的努力。

适用话题:吃苦、兴趣、成功、执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