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歌谣儿歌歌词 第1篇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哎唻哎嗨哎嗨呦哟
春呀吗春天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哎唻哎嗨哎嗨呦哟
夏呀吗夏天
立秋忙打甸
处暑动刀镰
白露割蜜薯
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哎唻哎嗨哎嗨呦哟
秋呀吗秋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汊牢
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冰如铁
迎来又一年
盼望冰消雪化艳阳天
哎唻哎嗨哎嗨呦哟
拓展:节气渊源
节气渊源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干支历将一岁(摄提)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十二月令),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称月建)。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图”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前为一岁)。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7-10][54]
节气渊源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平均时间法)在黄河流域测定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土圭测日影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1645年起沿用至今)订立的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视太阳从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当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黄道圆周36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24节气歌谣儿歌歌词 第2篇
一、二十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节气歌》
春雨惊分清谷天,
夏满芒至二暑连。
秋处露分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阳历二月起,
按月两节不改变。
上半年逢6、21,
下半年逢8、23。
这首歌采用了阳历记忆节气。
节气时间几乎年年一样,最多相差一日。
三、《节气百子歌》
在四川,还流传着一首《节气百子歌》,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和乐: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四、《节气歌弹词》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
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误,
谷雨西厢好养蚕。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
小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义侠同耘夏至田。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江亭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零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烂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一捧雪飘空交大寒。
这首弹词可谓匠心独运,不仅文词典雅,巧嵌节气、戏名,而且与当时物候丝丝入扣,浑然一体,闻者无不叫绝。
五、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六、节气物候歌谣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24节气歌谣儿歌歌词 第3篇
1、立春
立春了,立春了,
南风吹,雪化了,
小鸭子,嘎嘎乐,
跳进河里洗个澡。
【温馨提示】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约隔半个月。
2月4日前后为立春,是春天的开始。
2、雨水
雨丝轻轻飘,
飘上柳树梢,
它为柳枝枝,
绣出芽苞苞。
【温馨提示】2月18日前后为雨水节气,天气开始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
3、惊蛰
雷敲鼓,轰隆隆,
敲醒睡觉小虫虫,
小虫虫,乐坏了,
争着抢着跑出门。
又是唱,又是跳,
大家见面闹哄哄。
【温馨提示】3月5日前后为惊蛰,天气回暖,冬眠的昆虫开始苏醒。
4、春分
到了春分忙备耕,
马拉大车去送粪,
果农剪枝勤浇水,
家家户户无闲人。
【温馨提示】3月20日前后为春分,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
5、清明
清明节,雨纷纷,
家家忙着去上坟,
祭先烈,祭亲人,
从小就要懂孝顺。
【温馨提示】4月5日前后是清明,草木发芽,天气开始清朗。
这一天是人们扫墓祭奠祖先和逝去亲人的日子。
6、谷雨
三月雨,赛黄金,
淅沥淅沥下不停,
布谷鸟儿催布谷,
田里忙着播种人。
【温馨提示】4月20日前后为谷雨,雨水开始增多。
7、立夏
立夏了,立夏了,
绿色舞台真热闹,
蝴蝶绕着花儿飞,
云儿绕着小树飘,
大肚蝈蝈唱小曲,
螳螂大哥耍大刀,
太阳公公在天上,
捋着胡子眯眼瞧。
【温馨提示】5月5日前后为立夏,南方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刚进入春季。
8、小满
小满太阳暖烘烘,
田里禾苗绿茸茸,
一天蹿长一寸高,
秋后粮仓满盈盈。
【温馨提示】5月21日前后为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故叫小满。
9、芒种
种完五谷种白菜,
过了芒种别强种,
谁要误了播种期,
一年收成准落空。
【温馨提示】6月5日前后为芒种,这时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故叫芒种。
10、夏至
大树小树擎绿伞,
伞下蝉儿唱得欢。
唱的啥?你听吧:
“今年又是丰收年。”
【温馨提示】6月21日前后为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