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必备12篇)

个人学习 21 0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1篇

101、运用“还原法”分析以下各句的修辞效果。

102、第二节引姜白石词句,意在表达。

103、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104、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105、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06、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107、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108、分别选出与下列词语加粗字的意义

109、下面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110、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111、交待要素开头法(或开门见山开头法):即开头简单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直接入题。

112、1.(1)xiè(2)mí(3)niǎonuó(4)zhuì(5)qiàn

113、揭示中心开头法:有的文章一开头就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2篇

21、(1)幽(2)渺(3)斑(或“班)(4)朗(5)采(6)媛

22、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23、它说出了我没有说出的对河流的感受。

25、运用修辞方法开头(生动形象或增强气势):

26、叶花香波

28、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29、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30、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2、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相似。

33、“不毛之地”在文中的意思是。

34、C(“高峰”指河流的“深沉”)

3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3篇

窗户,家与外界的一个港口,曾经放置着我们对外界的憧憬,无论是浩瀚的宇宙,还是在家玩耍的花园。现在,再看窗外,世界变了吗?

窗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古老的樟树。多年来,它依然背负着茂密的树叶,树枝上刻着的痕迹印证了它所经受的风霜。树皮粗糙如砂纸,却莫名其妙的善良。夏天,我从它张开的手臂上摘下一片绿叶;冬天,我从它结实的手臂上折断了一根沧桑的枝条。人们说它好,但也说它幸运。它是最后也是最孤独的同伴,也给人带去了阴影,却倒在咆哮的电锯下。这棵老樟树可能只是想像一个垂死的老人一样多呆一会儿,看看他所知道的一切,欣然接受自己的命运。我没有再折过,只听见绿色里的沙沙声,陪伴我入眠。

扭头望去,小区里的操场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水泥地板没有塑料那么软,硬到让人脚疼;铁锈生在球架上,在夕阳下显示出它的节奏,像是名家画的画。边上的椅子和凳子有点简陋,铺了几块大理石板,光泽明亮,有几个小时,是我和玩伴玩耍的地方。现在秋天,老樟树温暖的落叶编织成一张彩色的地毯。虽然我没有走进去,但它让我为“很久以前一只黄鹤把一个圣人带到了天堂,现在除了黄鹤楼什么也没有了”而难过。唉,风景没变,人也走了。

关上窗户。窗外的世界变了。我呢?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4篇

事情发生时的某一情景往往会定格在你的脑海中,因此,在追忆往事之前,不妨运用“触景生情”法,先描述眼前与事件发生时那相同的一幕情景,这样既便于自然引起下文,又避免了开头的空洞说辞,并且因为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所以会给人生动形象之感。

例:凉风徐徐,把浑身充满倦意的`我从睡梦中吹醒,望着周围黑黑的夜色,我又不由想起了那个在火车上的不眠之夜。/

1. 每当记忆的画册让风儿翻到最初的一页,总有一架小风车停在那儿,彩色的风车。风吹过来,小风车就呼噜呼噜地叫着,兴高采烈地打起转来。那情景就像一条带子,将我拉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2.生活是一列疾驰的火车,它载着我的欢笑、忧伤,以及所有的记忆,毫无犹豫地驶往下一个站台。当我轻轻地打开记忆的相册,那些美丽地黑白镜头便鱼贯而入地冲进我地脑海,它们的淳朴和快乐,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

3.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姓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回荡。

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述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5篇

1、离开学校已经十几年,如今再度返校,触景生情,心里竟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

2、一场唯美的冬雪,世界一片洁白,银装素裹,谁能懂得雪花飘零背后的凄凉与苦楚!飘飘洒洒没有方向的落雪,犹如人的命运,看不清,摸不着,猜不透!

3、元宵节,中秋节,情人节若无节目可主动要求加班----免得出门触景生情或回家独自神伤,且给老板一个好印象。

4、太多的爱,淹没了所有的恨,原来重情多感,会活得很凄楚;吸食了别人的悲伤,我在静默中缓缓地流泪。

5、大概多愁善感的人,都会见物思人,触景生情吧。

6、凋零满地的花,如零落的记忆,弦音一泻千里,落无声。思念的帷幔再次被无情的掀起,在岁月深处的街道,却依然篆刻着当初美好的记忆。

7、我不禁触景生情,几番遐想,遂作画几十幅。

8、李白应邀游山,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诗赞“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引来了历代文人雅士,于是“九华名遂闻于天下”。

9、有谁不曾为那暗恋而受苦?我们总以为那份痴情很重、很重,是世上最重的重量。有一天,募然回首,我们才发现,它一直都是很轻、很轻的。

10、英语教学要善于“触景生情”浅谈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1、彷徨,习惯在黄昏落寞的时候写上一段安静的文字,装作并不开心,这其实是真的。或者在夜色连天中,用酒麻醉在心中的浇灌胸中累垒,骗自己这是个梦,一个没有悲伤逆流成河的'静水,一个有花好月圆夜曾经的诺言。

12、她的唯一出路是毁掉会使她对他触景生情的每一件事物。 (旺旺作文网 )

13、独自漫步在这片雪地之上,感受着夜的宁静,雪的优美,月的柔和。不由得泛起点点思绪。夜景如梦亦如幻,只欠佳人相陪伴。

14、傍晚,看到天边的火烧云,使我触景生情,想起了许多往事!

15、这是他回乡后触景生情所写下的一首诗,里面充满着伤感的情绪。

16、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的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17、人在触景生情的时候,能联想起很多往事。

18、独自一人的时候,总是会有些任性的念想在翻飞,就像风浪之中飘摇的船只。没有一个温暖的港湾停泊,只能浪迹在寂寞的海洋,随波逐流。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6篇

黎明刚刚出挣托黑夜的怀抱,明媚的晨辉调皮地爬上了我的窗棂,暖暖的晨光印在身上,懒懒的舒展下身体,回应给它一个幸福的微笑,今天我是最快乐的。

将一切节奏统统放慢,回想这十九年中的离合悲欢、分飞别离。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奈、茫然。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淡淡的忧伤,染上了那种悲伤的情调。用这种忧伤的情绪装饰这整个青春,从此快乐与我失之交臂

曾经爱的狂野,爱的缠绵,为情将自由埋葬,将一切的一切献祭,而她贪婪的所取,当发现早已满身伤口时,她却转身投向另一个怀抱。我可以哭吗?可以!没人管你!风干泪后只剩下那萧条的身影、那哀伤的眼神。没有人可以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将身上的冰霜融化。渐渐地心也冻住了,血液也不再沸腾。再也没有一件事可以让我怦然心动。

在那个人撕碎所有承诺满不再乎的转身以后,黑夜就成了我的藏身之所。没有光芒不会刺痛那常溢满晶莹液体的双眼。没有温暖也不会融化冰封已久的心,它是那么的硬,那么的“坚强”?

每当黎明入睡的时候,总能看见一个男孩,他的眼睛里写满了一个人的微笑,他们紧紧的拥抱,而我也会梦呓着那三个温暖的字眼,却从不曾从你的口中说出来,最后地最后她挣脱出了他的怀抱,他哭喊着求她不要离开,最后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一次从有你的梦中醒来。

羡慕有一种叫做刺猬的动物,它们可以用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你说的对!很对!“花花世界,谁把谁当真”爱之极恨,恨之极爱。爱爱恨恨都是痛,那就做个无心的的人吧,创造一个属于我的无爱国度,就让那曾在记忆里给过我无数温暖的人永远隔着梦境的距离、陌生的距离

“家”上帝赋予它光明的温暖,离开家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也快四个月了,四个月不长,对于稚嫩的我却仿佛经历了一世的人情冷暖。受过奚落,有过落魄,经历过感动,也曾因想家而哭泣。习惯了社会的真实,也看透了人心。一度以为自己可以高傲的坚持本心,不会被社会所侵染,最后的最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幼稚的玩笑,天空之下我们轻得像羽毛,没有绝对的实力没有人会尊敬你,更多的是怜悯而已。社会越真实脆弱的我就越感到自卑,我有什么?我算什么?拿起镜子看着那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眼神那么空洞,我不是一个自信乐观的人,生活的烦琐已经让我迷失了自己,看着那些给我肯定的眼神,听着那些暖人心肺的话语,却只能苦笑,我该怎么做??

路越走越长,越走越累,不知道这条路能不能看到曙光,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我想做一流浪作家,不会有任何牵绊,自由自在的旅行,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迷人的风景,感人的事物。

不知道这条路能不能看到曙光,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我想做一流浪作家,不会有任何牵绊,自由自在的旅行,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迷人的风景,感人的事物。笔尖在我的那片“天空”里自由的滑动,描绘出一副梦中才有的片断:十指相扣和她漫步在海风清新的海滩在细柔的沙子上深深地踩出我们一路走来的对对脚印,轻拾一颗虎斑贝给她柔顺的头发做个天然的美丽发卡,痴痴地望着她那绯红的脸颊,趁她娇羞的低下头,偷偷的吻上去,海岸的棕榈树在微风中扭摆。夕阳西下,我们牵着手一起回家。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7篇

触景生情作文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每当我吟起这动人的诗句时,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就浮现在眼前。

记得那一年秋天,蓝蓝的天空上,白白的云朵载着我的梦想漂游,大街上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又把我带到现实的世界。

那个秋天,由于某种原因,我不得不离开幸福的母校,转到绥芬河第三小学。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的心情难免像飘落的秋叶一样孤独;父母又不经常回家,我内心的苦楚也就没人可以倾诉。就当我百无聊赖的时候,她悄悄来到我的身边安慰我,使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让我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从此,我就和这位同学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之间无话不说,成了知己。

有一次,学校组织秋游,我俩走在林间小路上,浅绿,深绿,火红,紫红,嫣红,金黄……各种颜色流淌出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缠绕着我的`视线。枫叶随着微风,在空中飞舞飘落。在这纯美的秋光中,她,眼神里却充满了忧愁,不停地叹气,最终噙着泪水对我说:“我要离开了,去另外一个世界。”

我忙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了?”

“我得了一种怪病,恐怕几个星期后就要离开人世了。”我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心就碎了。再看这时的山林,犹如一个披着红斗篷的武士,利剑一挥,层林尽染的枫叶都随风飘落,一条血河奔腾流淌,带走了从古至今的洪荒历史,带走了我们之间的友情。后来,她到南方治病去了,不知是否痊愈,我再也没见过她。

又是一个枫叶飘落的季节,我孤身一人走在乡间小路上,抱着思念的心情,来到我们的“秘密基地”。我的眼前,好像在放电影一般,我们一起采花,一起爬树,一起抓鱼,一个个画面匆匆而过。啊,我们的山,我们的水,我们的曾经……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我的眼圈模糊了。“小秋,我好想你!”我终于把自己的心声喊了出来,好开心啊,又好难过。难道我们之间的友情就这么消失了吗?谁也不清楚。

已经是晚秋了,狂风呼啸,林间也冷清了许多。可是那棵树上还飘舞着鲜红的秋叶……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8篇

1、第三段中“朴素”一词的语境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颜色深浅不一)2.D(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B项C项明显不当)3.B

3、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4、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5、对比映衬,烘云托月:这种开头通过对比或铺陈,能使要表现的内容在其他事物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突出、醒目,从而给人十分鲜明和深刻的'印象。

6、“不能见一些颜色”一句中“颜色”的含义应是()

8、描写景物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

9、《爱莲说》2.C3.C4.表现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周敦颐所写的《》。

11、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12、他双手插在裤兜里,用跟狠狠地将门踹开,摇摇晃晃,慢慢腾腾地走进了教室。

13、C(起初一看)2.(1)B(2)D3.B4.D5.A6.C7.D(A.南朝乐府;B.无借代;C.本诗通过谐音双关,曲折表达情意)8.C9.C10.D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9篇

人生不过是一个独立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莎士比亚

夜半随想

启灯,执笔,埋头于书卷之中。子夜朦胧十分,四周如墨般浓郁的黑暗,白炽灯将手中的纸照得惨白。恐惧轰然袭来,手脚冰凉。

窗外一盏孤灯,怕也是如我挣扎在题海中的学生。像是挣不开的桎梏,在这暗夜中的奋战,终将消磨了热血与激情,无名的惶恐如丝,如茧,将我们紧紧缚住。

已找不到罅隙出路。

清晨有感

洗漱,出发。骑着单车,感到前方一片茫茫,哦?是雾。这雾气应是每个早行之人口中呼出的,竟汇成一番景气,车轮碾在冻硬的柏油马路上,沙沙作响,冲击的人的神经。灯还亮着,人的影子被向前拉长,那么不真实。这充满雾气、光影交织的清晨,着实让人置身于幻境。

倏地,星星点点的路灯灭了。桥上,雾气更重了,东方透出一阵黑红色的霞光。愈往前行,行人愈多,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从城市各处涌来。路边店铺的卷闸门哗啦作响,一家家店铺开始营业,路边买菜小贩的叫卖声,路上汽车发动机的轰响声……整个城市似乎经历一夜的休整又活了起来。

新的一天又将开始。

薄暮远望

已是冬日,出了校门,那能将枯树干照得耀人眼睛的太阳也就沉入西山。太阳下去,火烧云就上来了。暮色苍茫。

群鸟归,旅人回。盏盏路灯又重新亮起,与天上的星辰和弦月相呼应者。大地都变成苍黄色了,万物都染成酡红了。使人不禁脚步放缓些,慢行些。

又迷失了前行路途。

燕衔春来,雁载秋去,春去冬来,日复一日。这景色就这么轮番换着。似一成不变,又似千变万化。每个人的心灵,都在感受着这一般又非同一般,寻常又非比寻常的风景。不如放缓疲于奔命的步子,感受生命的意趣。生存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

秋天的黄叶,他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10篇

61、课内练习

62、填入下面的《采莲曲》(南朝梁代萧纲)中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6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64、下列各词语中的“弥”字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65、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66、《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67、运用“置换法”体会文中加粗词语的精妙之处。

68、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

69、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70、

71、C(A弥留:病重快要死了;B更加C满D填满)2.C3.B(并没有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4.叶—花—香—波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11篇

中秋触景生情作文

中秋,月圆,象征着团圆。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书写过,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愁绪,更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磅礴。

“只可惜……”脸上泛起了一抹苦笑,似荡漾着的苦海的水——只可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由于之前,和父母发生了些口角,自觉在理,却因父母的身份压制而不得服软,心有郁结,郁郁难平,便独自在这静谧的小院中,赏着只此一人的'中秋。

月亮拂过,恍惚间,繁星洒落人间,月光朦胧眼前。

瞬间,神恍惚,心怦然,双眸似被磁铁吸引了般不住向天空望去。

在皎月地照耀下,乌云退避,群星黯淡,万籁俱寂却剩夏蝉有节奏的、欢快的鸣声,留下了钟灵毓秀的月。月明,似诗豪笔下的青螺;月圆,似瑶台的仙境;月澈,似澄净的湖水。天空中,月,仿佛成了唯一,孤芳只自赏,遗世而独立。明亮瑰丽,夺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温润柔和,宛如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冰清玉洁,似玉壶,似雪梅,似高洁傲岸的广寒仙子;温暖葳蕤,像地泉,像暖阳,像窈窕淑女的轻轻一笑。

月这仙女毫不吝啬地赐万物于她的光芒,草儿、花儿、叶儿,披着细纱又开始了新一轮地生长;夏蝉,萤火虫,蟋蟀也趁着月圆沐浴月光。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幽幽飘来,骚动着笔尖,漫步而去,只见桂树亭亭玉立,英姿飒爽间,有着清高的光芒闪过。

相由心生,心随境变。沉浸于如此仙境中,心中的不快渐渐隐去了,消散了下去。

但是,回首看着五楼那通明的灯火,愁苦就似被云挡住的月光一般,随着云层的移动,全部倾泻下来,都说中秋团圆,我的中秋美了,家又何在?

月光不住地洒者,秋风不住地吹着,感受着那清凉,不由得醉了,只感觉全身轻飘飘的,仿佛要就此乘风而起般。

身体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任其飘荡。

这一飘,不知飘到天涯海角,也不知飘过多少如斯的逝者,朦胧间,迷惘时,似有什么破壳而出,如拨云见日般,霎时间,我豁然开朗。

何为家?

对于以身许国的斗士来说,国即为家;对于飘泊四海的浪子来说,四海即为家;对于信奉佛教的僧侣来说,灵山即为家……就和一万个读者就会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般,一万个人也会有一万种家。

人,生存于自然,生活于社会,但对于每个人来说,自然,都是他的家啊!那为何,每个人过中秋时,都忘了他第一个的家呢?

伸展开双手,带着浓浓的感恩与愧疚,紧紧拥抱着家……

触景生情式开头摘抄 第12篇

四平八稳的船厅,是你端庄的一笔。脚下的瓦片铺以水波纹状,嵌以鹅卵石,人以水居的意境,就这样悄声而至。

僻静之处的读书楼,是你大气的一笔,是人与自然的交汇,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身处高处的近月亭,预示着读书有成,自然会在高处,恰是应了那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严谨的家规,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何氏子孙,系住的是一个家族的兴旺。

蜿蜒曲折的复道回廊,是你独特的一笔。你所展现的,不仅是中国立交桥的雏形,两壁的什锦洞窗,亦或是那水磨漏窗中,透过的更是那古朴典雅的园林气息。细听流水潺潺,淌过的是百年不变的淡雅的心性。

中西合璧的玉绣楼,是你秀丽的一笔。传统的串楼,配以西式的建筑手法,实为巧妙。法式的百叶门窗,日式的拉门,法式的壁炉,无一不彰显出一种精致生活的理念。木制的钢琴,铁艺的床,便是令人倾心的闺房真容,没有传统装饰的繁杂,留下的只是清新明丽之感。

何园的韵味,并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的。何园,一代园林的杰作,以宁静致远的心性,书写了几代人的繁华,以不喧不嚣之心,展现了大家风范。

用心体会何园,那韵味定是独特的,带着美幻的灵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