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老人读后感三百字 第1篇
对世界的善意
――读《巨翅老人》有感
提到诺布尔文学奖获奖者加夫列尔・马尔克斯,大家记忆犹深的还是那部家喻户晓的《百年孤独》。但我偏爱他的短篇小说,下面说到这篇《巨翅老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小说一开始就描述了这样一个世界:倾盆的大雨、腐烂生物带来的瘟疫、高烧不止的婴儿、昏暗的天空、被水和烂泥侵泡的海滩和庭院。这是一个封闭的原始社会形态。然而巨翅老人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们凭借着愚昧的头脑对老人做出了种种异想开天的推测和判断,贪婪的人利用好奇心敛财,冷漠的人不断挑衅。巨翅老人遭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直到另外一个有着离奇身世的可怜女孩分散了人群的注意力,人们慢慢的恢复到生活的常规。被忽视的巨翅老人在寒冬中奄奄一息,却出人意料的在下个春天复苏,他挥舞着巨大的翅膀,飞翔,飞回属于他的天空。
在这个短小的故事里我看到了不同生活形式之间的冲突。新的人和事物突然出现时,传统生活形式本能的会出现抵触和冷漠,进而带来排斥和摩擦。小说中那个原始而平静的小世界,每个人对陌生人始终保持着戒备心态,即使是看起来温和没有攻击性的老人也无法获得同期和理解。人们本能的排斥异己,害怕他成为障碍、希望他消失。没有人愿意因为老人的到来而改变他们原本的生活状态,而老人呢,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在苦难殆尽之后,他默默的离开了。
老子曾经提出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已经不适合现代高速发展的文明,但巨翅老人的遭遇仍然被现实社会默默的影射。
当你去到某个城市开拓市场时,却发现当地人抱成团,排斥外地人进入他们的市场。
当你因为好友的孜孜不倦地邀请而进入她原本稳固的小圈子,却没有获得她圈子里的人的认可和接受,对你来说,也就没有什么乐趣,甚至是折磨了。
甚至当你或是游学回家,或是打工归乡,家乡的环境也在你不在的那段时光悄悄的变化着,你会发现你已经无法和家乡进行无缝对接了。生活习惯变化了,消费观念变化了,甚至是聊天的话题也改变了。你默认的被隔断在家乡之外,但你并没有沮丧,度过几天假日后,你还是高兴的返回属于或者不属于你的城市,继续你习惯了的生活。
我们习惯对指向性并不确定的新生事物进行观望,习惯了用没有接纳性的眼光对待那些可能让自己精神富足灵魂升华的事物。如果实现知道明确的答案时,我们很容易果断的做出决定,无论结果是好还是坏;然而当事物像巨翅老人一样无法确定结果和未来时,我们会犹豫,并尽量少的去做尝试性努力。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回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收获果实,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投入能不能获得收益。大多数时候我们犹豫不决,错失了很多机遇。我们警惕,但不够自信。
巨翅老人没有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在他飞走后,大家会松一口气,或许还有“幸好当时我没有怎么怎么样,不然就白做了”之类的言论出现,可是那个当时却是谁知道呢?谁知道如果有人以善意和接纳对待巨翅老人,结果会怎样?会不会有所获得?没有人尝试,就没有人知道答案。
有时候我想,多点付出,哪怕是无谓的,对我们影响也不会很大。
对待亲人,吃点亏又有什么关系?
对待爱人,爱的比他(她)多又有什么关系?
对待朋友,信任比背叛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对待陌生人,微笑比冷漠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世界很大,一生很短。错过的很多,遇到的很少。
也许此时你对无意闯入你生活的某个路人的露出微笑,只是为了证明虽然所有的事物都在不停变化,你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对这个世界从始至终的善意。
短篇小说老人读后感三百字 第2篇
《老人与海》,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史诗传奇故事”,一出微缩的希腊悲剧。
老人作为最好的渔夫,作为渔夫中的英雄人物,面对残暴命运的严厉警告(尽管力求做到最好,还是连着八十四天一无所获),英勇无畏地选择迎接挑战。
他出海,去了远海,他抓到一条大鱼,他是英雄,鱼也是英雄,英雄间的争斗持续了几天几夜。他们“惺惺相惜”,鱼折磨老人,老人生吃恶心的鱼肉来充饥,睡不着觉,手上脸上血肉模糊,但老人不恨鱼,他敬佩鱼。
如果把钓索切断,与鱼断开牵连,马上就能解脱。但那意味着失败!老人脑子里从没放弃过去斗争的念头。他所想的只是,我要吃生鱼肉,我要保存体力,鱼呀,你快死掉吧,我要为你念经。
他终于胜利了,但是鲨鱼又来了,老人杀了一条又一条,枪没了,刀没了,船桨船舵都没了。最后老人回到岸边,只带回了一条鱼的白骨。看起来,老人又一次一无所获。但是他失败了吗?没有。什么叫失败?人们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得目的,这就是失败。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
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王小波
老人之为渔夫的英雄,不是因为他所捕获的大鱼,而是因为他面对残暴命运所选择的姿态。就像西西弗斯迈着沉重的脚步再一次,再一次将滚石推向山巅。“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迎接挑战的勇气、不惧挫折的决心,这不仅是一个英雄的人格、也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应该具备的品质。
这让我想起新中国建立前,在黑暗中前赴后继、奋力前行的革命先烈们。我们应该看到,他们在成为胜利者前,首先是英勇的挑战者,挑战落后的旧社会、挑战凶残反动派、挑战野心勃勃的侵略者。正如那个向命运、向鲨鱼、向风暴抗争的老人。
我们不应忘记先烈们为缔造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所作出的贡献,更不应忘记他们永不屈服、勇于挑战的英雄精神!老人只带着一副鱼骨,疲惫不堪的回到了自己的破茅屋中,他起床后并没有懊悔,也没悲伤,他只对小孩说,要准备好刀枪、装备。风雨一停我们再去出海。颇有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向命运宣战,向梦想扬帆的热血与悲壮。
读到这里,我已肃然起敬,泪流满面。
短篇小说老人读后感三百字 第3篇
老人经历了这一生的风风雨雨,可却从未经历过战火的硝烟了。老人是迷茫的,可以在清净温暖的家庭中度过最后的晚年。而那种清净,而那种舒适也是老人所向往又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在那种环境下老人才能寻得它内心的'那种快乐了。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但可以通过孤独这一频道来寻找快乐,何况是老人呢?养养鸟,种种花,老人也能找到那份快乐,那份愉快的心情。可无情的战争也许让它仅有的二字已在战火中流血牺牲,也许让它美丽的家园已成为废墟,也许让他的老伴已埋在那冰冷的深土里了。老人也是绝望的,因为战争让他仅剩的能够交谈的朋友也要说声再见,何况这一声再见是永久性的。
也许飞机大炮不会落在那些动物的身上,可是那危耸的大楼却会将它们深埋,在数年后成为孤零零的骨架被人类清扫了。而此刻老人也一定想到了这些,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是这种结果,也许他的心仍在那些动物的生命上。他不舍那些他唯一的朋友,那些可以唯一能够倾诉的朋友。可是无情的战争却将他们永远的隔开了。老人也许是拯救的,无论是他那虚弱的身骨,还是他那颗绝望的心,都是需要有人来拯救他的。而文中的“我”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短篇小说老人读后感三百字 第4篇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他塑造了一个坚强的人物形象——渔夫桑提亚哥。在和鲨鱼的搏斗中,桑提亚哥从未放弃。虽然他最后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值得歌颂。他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许正是桑提亚哥一直以其文学形象受到人们喜爱的真正原因。
希腊作家赞卡基斯(zancakis)曾经说过,勇气也存在于灵魂中,而不仅仅是强壮的身体。如果桑提亚哥没有勇气面对困难,没有战胜对手的欲望,那么他可能会被打败。然而,事实是桑提亚哥用他的勇气与鲨鱼战斗,正是他不畏惧一切的勇气让我觉得他更值得尊敬。
但是,只凭借勇气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摘取胜利的果实吗?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除了勇气,还要有顽强的毅力。毅力,就像_,可以鼓励人们克服困难,不断努力,以达到最终的目标。桑提亚哥只有在勇气和毅力的双重作用下才能坚持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海明威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硬汉”。他在非洲草原上闯荡过,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创作中,他终于在9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勇气和毅力使他达到了文学的顶峰。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也许我们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然而,我们不应该气馁,而是要像桑提亚哥和海明威一样,把勇气和毅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鼓励自己,勇敢地面对起起落落,永不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配得上我们的生活。
短篇小说老人读后感三百字 第5篇
学了《小鸟和守林老人》这篇课文以后,我感受最深的是守林老人对山林和小鸟的爱护与关心。
面对强盗一般的盗伐分子,老人勇敢地走上前去,义正辞严,仿佛就是一尊山林的守护神,“一尊真正的山神”!那伙人只好落荒而逃。而对待山林真正的主人――小鸟,老人却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爱心:“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稳稳地安放在树枝上”,“用饭粒和爱心招待他的客人”。
正是因为有了老人的守护,树木才能够茁壮生长,小鸟才有了欢乐的天堂。
现实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滚滚洪流中,优秀的_员干部冒着生命危险,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熊熊大火中,最可爱的人――消防战士,冲进火海,搜救弱小的生命……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也许这些都过于伟大,有作秀的嫌疑。
那么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吧!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时,他们经常给我夹菜。
有时碰上我特别喜欢的,他们几乎都夹给了我。我说:“你们也吃吧,我吃不了这么多。”可他们总是说自己不喜欢吃这道菜,其实那菜也是他们最爱吃的!可我常常连“谢谢”两个字都忘了说。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却折射出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
守林老人为山林和鸟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学习!那些优秀的_员和消防战士的感人事迹也一样地激励着我们!而与我们朝夕相处,为我们健康成长操心劳力的父母也一样地让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