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白象读后感(精选8篇)

个人学习 29 0

丰子恺白象读后感 第1篇

在还没拜读丰子恺的作品时,他最令我着迷的点是他的漫画:简单明了。通过简单的色彩和线条,勾勒出那时社会生活的形形色色。当封面上丰子恺漫画映入我的眼帘的那一刻起,我便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丰老先生一生身兼数职:漫画家、文学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丰子恺的漫画功底非常了得,但阅读过后才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纯朴的文笔中透出的是丰子恺的文学基础和生活积淀,而简洁的漫画点缀恰到好处,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给我的孩子们》这篇文章。丰子恺运用回忆甚至略带忏悔的语调写了自己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真实反映了一个父亲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态度。书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软儿,你常常耍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去,而有一次,我甚至打了你,看你嚎哭的样子,我竟不安慰,还大声说:‘这就是你的下场!’我现在痛苦极了,后悔自己那么无情。可后悔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十分真诚的对你说:软儿,原谅我吧!我错了,我应该平下心对你讲对与错,不该那么粗鲁,当时你也还是个小孩,什么事也不懂!”丰子恺用自己真诚的一颗心,期望去弥补过去的错事,也对自己的鲁莽后悔莫及,多么负责人的父亲啊!也许软儿已不记得这件早在十几年前的事了,可他还是向我们描述出来,如同对待一件大事一样,郑重地进行道歉,丰老先生这样的个性让我反思。

有的话又让我在读的时候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瞻瞻,你最纯真可爱,我每次剃了头,你都疑心我变成了和尚,好几时都不让我抱。最好玩的是,今年夏季,你发现我的腋上长满了毛,又以为我是黄鼠狼,忽然挣脱了我的怀抱,好久都不理我。”多么可爱啊!都说,童年是天真的,是啊!我们的心里充满了莫多的问号,大人们却非常死板,总是不能理解我们内心的想法,而且还拿我们说的话不当回事,或者应付两句就完事。不想像们小孩,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和好奇,我们的世界总是那样的美丽、纯真,怪不得丰子恺会这么羡慕我们的童真。

我认为童年就应该自然地过,要真实,要快乐,因为它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

丰子恺白象读后感 第2篇

在陈老师的推荐下,我读完了《小学生丰子恺读本》。丰子恺爷爷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艺术家,这本书收录了丰子恺爷爷写的数十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

我发现这本书主要写动物、植物、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丰子恺爷爷的家常故事。在《寻开心》一文中,丰子恺爷爷因为看惯了家里的自鸣钟,就在自鸣钟的脸上画了一幅美丽的景色,由此可见,丰子恺爷爷对生活充满热爱。在《抱着饭粒的虾》一文中,丰子恺爷爷看见人家钓虾,好奇心一起,就跟着人家走,去看抱着饭粒的虾,由此可见,丰子恺爷爷像个孩子一样充满了童心。在《鹅老爷》一文中,丰子恺爷爷描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用词十分生动,把鹅的傲慢写得十分具体,由此可见,丰子恺爷爷是一个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只要我们都像丰子恺爷爷一样热爱生活,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我们就能拥有一个真、善、美的纯净世界。

丰子恺白象读后感 第3篇

丰子恺的神奇世界

“好像一群的活泼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大家绝对想不到,这是丰子恺笔下的杨柳。这就是丰子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今天,我又重温了一遍《小学生丰子恺读本》。丰子恺是一位“儿童的崇拜者”,思想与儿童相通。

他生在最艰苦的岁月却抱着一颗十分乐观的心态,他的画中饱含着诗的韵味,散文又好比是一幅水墨画。

他的文章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想象力很丰富,能想到我们小孩都想不到的有趣的点子。

他的很多文章我都爱读,比方说有一篇文章叫《鹅老爷》。这篇文章写的是丰子恺的朋友送他的一只大白鹅,连恶狗都要惧它三分,叫声好像时时都在厉声批评。这篇文章用了细致的描写,把大鹅写得像人一样有脾气有性格,有血有肉!仿佛“轧轧”声就在耳边响起,好像架子十足的大鹅又在从容不迫地散步。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大鹅的傲慢和不可一世。这个标题更是形象生动,给老爷请安了。

最近语文课上,我们还学习了丰子恺的《手指》。文章的3/4篇幅都在讲每个手指的特点和用处,手指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东西,却被丰子恺先生写成一个个人,文字风趣生动,读着读着不禁拍手赞叹。然而,虽然前面花了大量的篇幅和笔墨,最后一段却是精中之精-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是啊,一个团队需要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单独都有缺陷,然而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这将会是一支有强大实力的队伍!

丰子恺还是一位著名漫画家,我曾经参观过他的漫画展览,他的漫画只用寥寥几笔就形象地勾勒出人们的生活场景:把荷叶扣在头顶上当帽子、拉着外婆去看敲锣打鼓、让小猫和自己看动画片、给椅子穿鞋……

他虽是一位高龄老人,画间却透露出浓浓的童趣,让我们感觉十分亲切、可爱。另外,他的配字也十分经典幽默,让人忍不住嘿嘿一笑。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和文章我都很喜爱,以后可以多找几本来看。我的理想是拍昆虫、画昆虫、写昆虫,丰子恺先生就是我前进的方向!

丰子恺白象读后感 第4篇

丰子恺是一个最具艺术气质的艺术家,月下之柳,梦幻之柳,忘记了自己的根本。」甚至於「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即如“月上柳梢头”,怒放的,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也爱呢喃不休的春燕?为什么,这是典型的东方情结,早春天气,柳丝垂碧? 文章对牡丹等花木大多用第三人称,在第五段却用了两出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居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他多情善感,既不闻,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生命与春天一同生长,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红杏能长到“出墙”。

丰子恺与杨柳的缘,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好像是一棵从古诗中生长出的一种树,上上下下都浸润着诗词歌赋,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摩挲杨柳,便成了丰子恺的最爱,不止用手,永远只能是根上生出的枝叶,树高千尺,荫荫柳风扑面吹来:《春日游,条条不忘记根本,下面有根,有土地。后来,还有《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丰子恺对于柳树的爱并不只是止步于这个层面,更多的还是我一开始就谈到的被柳树的精神与道德所感动,由此渐生爱慕,贪图富贵,夤缘为虐,湖畔之柳,陌上之柳,那柳风的感觉,既不见也能看得到,在南普陀寺种了一株杨柳、而又是画面着意表达的那种期待:即是“人约黄昏后”的期待,而是留恋这份师徒之情。“柳”者“留”也,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不舍不弃。

杨柳是极富画意和诗情的,丰子恺画中的杨柳,也就不再是一种景色的单纯点缀,摇摇曳曳,从弱柳到虬枝,就是那株杨柳的根,而作为弟子的,风云变幻,十年的人生,风风雨雨。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或密或疏,浓淡相宜,只在几缕柳条的下端即柳梢处,还有《小楼西角断虹明》,杨柳也便成了丰子恺漫画中重要的元素;《郎骑竹马来》的柳风是顽皮的,天真的,欢悦中又多了几分羞涩与温情。《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柳风习习。十年的时光,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夏之柳,其实还在于其师父――弘一法师。弘一法师生前,十年的柳枝,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这大篇幅的柳条则是意义无尽,参差高低,错落有致,更是用心。

丰子恺白象读后感 第5篇

丰子恺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他憧憬于孩子的生活,反对家长和老师按照成人的观念去干预孩子,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他用文学也用美术来建构洋溢着童真的艺术世界,处处显示其对童真的珍视和呵护,小朋友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心向往之的精神乐园。这大概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都喜欢读这位老先生的作品了吧!

这本书中我最爱的是《生物乐园——万物皆灵》这编,大概我也是和动物有缘的孩子。譬如他写他们家的“猫”一族:“混血美女”阿咪、“日月眼”白象和猫伯伯,个个有特点,好似我眼前就看到了这三只可爱的小猫,特别有画面感。丰子恺一家都爱猫,人和猫之间彼此关爱相互信任,这份感人的人猫情同样跃然纸上。

阅读老先生的文章,也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自己写的作文。怎么写文章才能打动人?用心观察、体会生活、熟练使用语言文字……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更多的学习,那就从好好欣赏美文做起吧!

丰子恺白象读后感 第6篇

我的暑假丰富多彩,当然离不开读书,在胡老师的推荐下,我读完了《丰子恺》 。丰子恺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漫画家、艺术家。丰子恺爷爷还画过许多有趣的漫画。

我发现这本书写了动物、人物、植物和丰子恺爷爷的家乡往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文章是《白鹅》,丰子恺爷爷描写了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用词十分生动,把鹅的傲慢写得十分具体十分有趣,由此可见,丰子恺爷爷是一个仔细观察生活热爱身边事物的人。在《阿庆》一文中主要描写了柴主人阿庆的喜好拉胡琴与他的样貌,由此可见,丰子恺爷爷是个认真思考的人。在《杨柳》一文中,丰子恺爷爷描写了杨柳不忘根本的心以及对环境别无所求,只需剪一根枝条插入土中,它就会活过来,长成一大株杨柳树,可见丰子恺爷爷对杨柳树的热爱。

丰子恺爷爷的很多散文我都很喜欢,只要我们要像丰子恺爷爷一样永远保持一颗真、善、美的童心,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很美好。

丰子恺白象读后感 第7篇

寒假期间,我读了《丰子恺儿童文学》,我非常喜欢读这本书。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儿童文学》这本书中收录的故事,是丰子恺在70年前的《新少年》里连载的作品,里面记录的是几个喜欢美术的小孩子的经历。

书中有很多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很漂亮。里面的故事更是有趣极了!其中有一篇《儿童节前夜》,讲了一个叫逢春的孩子和她的弟弟如金、及同学华明,三个人一起尝试做书签的故事。

你们可能会问:做书签不是很好做吗?丰子恺为什么偏偏写这个呢?我告诉你们吧:他们可不是用一般的水彩笔画的,而是用山芋做的“刻版画”书签。他们是先在纸上画出想要刻的图案,华明和弟弟觉得刻图案简单,就先把图案刻在山芋上,逢春觉得太便宜他们,因为这是比较容易的工作。之后,逢春自己把题字和年号给小心地刻上。接着他们把刻好的山芋粘在厚厚的黄纸上,再把黄纸放在外面晾干。这就完成了制作书签的刻印工具。第二天早晨,华明逢春和如金到外面爬上一棵大树,发现周围有很多三原色混合的颜色,华明提议:“我们用三原色――红黄蓝来印刷书签怎么样?”大家觉得华明这个意见很不错。回到家里,华明来印红色,如今印黄色,逢春印蓝色。他们干得很起劲儿,一直干到姆妈叫他们吃中饭。红黄蓝三原色的书签就这样制作好了。

这本书大概每个故事都有写逢春、华明和如金他们创作作品,能让读者从其中了解很多美术创作的知识。丰子恺先生的文字功底特别棒,故事的语言也非常生动、活泼,小孩子都会喜欢看的。我就经常读着读着就大声跟妈妈说:“太好看了!”我去美国的时候,把这本书一直带在身边。

同学们,你想不想看看?

丰子恺白象读后感 第8篇

天亮了,阳光洒进了我的房间,当我又一次翻开《小学生丰子恺读本》时,书中很多浸染童真童趣的生活故事再次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的心情也随着故事的情节波动起伏。特别是其中两篇散文《“混血美女”阿咪》、《猫伯伯》,又勾起了我很多童年的美好回忆。

从这两篇散文平凡的文字中却让我深深感觉到小猫竟是如此可爱天真,“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语言,和你大打交道。”读到这里,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只胖乎乎的小猫,伸出它的小爪在和我“大打交道”。在我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家还没拆迁,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农村,那时家里鸡鸭猫狗样样都有,小猫小狗都成了我的玩伴。每天,我趁大人不注意,拿着饭碗逗逗鸡群,赶赶鸭子,听着他们憨厚而有节奏地叫唤,我不禁觉得好笑,这样有趣的鸡鸭互动场面可不是一次在午饭时段上演,一圈回来,碗里的饭粒所剩无几,院子里确留下鸡鸭争抢后的一片狼籍,为这事,我可没少挨妈妈责怪,即便这样,与鸡鸭为伍,看他们逗趣地打闹一直是我最津津乐道的事。直到后来我们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小区,就再也不能与这些小动物为伴了,也只能借着书中温馨的画面回味当时自己的精彩了。

幽默风趣、率真自然的语言风格是丰子恺笔下人物的又一大特色。文中说这只猫名叫“猫伯伯”,伯伯不一定是尊称,就像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这又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做给我猜的一个谜语“门角落里一个贼伯伯,蹿出来一只脚。”谜底是“门闩”,估计现在的很多小朋友连“门闩”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吧,其实很多民间口语本生也很值得玩味,可惜今天已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仅能在他的书里,在老人的家常闲聊里找到只言片语了。而书中这几只活泼、惹人发笑的猫却时常蹿出来给丰爷爷的生活带来生气,我非常羡慕丰爷爷能有这么长吃件与宠物相处的时间,猫伯伯也唤起了我短暂而幸福、温馨而深刻的童年回忆。

丰子恺先生的故事虽没有铭心刻骨的大事,也没有华丽的词语,大多写的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用的也是方言土语,读来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正如他的漫画一样,寥寥数笔,却能把情景刻画得如此生动,这种简单而清爽的文字正如我童年的趣事,简单而快乐,也许我正是我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漫画的真正理由吧,他能站在我们的世界用我们的眼光打量一切,是那么新奇,那么有生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