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珍惜时间作文素材(实用7篇)

个人学习 7 0

俞敏洪珍惜时间作文素材 第1篇

俞敏洪:成功没有终点——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谈“英语学习与人生奋斗”

你习英语困难吗?,你想把英语学好吗?你有信心把英语学好吗?你是一个成功的人吗?你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吗?听听俞敏洪的理论:学英语的三个“境界”。

俞敏洪很形象地引用了苏东坡的三句话来比喻学习英语的三个境界。

其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背单词,学语法,是一种刻意的学习,是一种零散的印象;其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学到一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处于一种停滞无法飞跃的阶段,这时甚至都有些力不从心;其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你完成质的飞跃,达到与英语融为一体时,你在说英语时没有意识到你是在说它,而是感觉和说母语一样自然。

俞敏洪说我们的学习,就应该追求第三境界:当你在翻译英语时,能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甚至没有意识到你是在说英语,那种熟练程度,好比把家乡话翻译成普通话一样自然。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俞敏洪曾被媒体评价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说,成功永远是人的一种心态而不是做事本身;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学会“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具体来说,待人应该像水一般随和,而做事如同爬山,目标永远是山顶,要努力一步一步地去爬,达到成功。在努力的过程中,奋斗的心态就是一种成功,而人的一生中,成功是永远没有终结的。

俞敏洪说,做一个成功的人,并不要求一开始你就比别人好很多,但一次比别人好一点,一件事比别人好一点,一天比别人好一点,日积月累,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遥遥领先,别人已经再也无法赶超你。

留下让自己感动的日子

面对学生,俞敏洪深情地回顾起自己的学习、奋斗、创业的历程,他说:“在人生中,一定要留下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日子。”

多年前,他还只是江苏江阴县一个贫苦自卑的农村孩子,下决心要参加高考,就是为了摆脱贫穷。而那时最高的理想,也就是常熟师范这样一所大专学校,但他考了两年都失败了。最后,是英语改变了他的命运——在油灯下,他用最机械的办法死背300句英语句子,从中文译到英文,又从英文译到中文……这种笨办法让他勉强考上了北大;刚进北大因为英语基础太差连降几级,连课也听不懂,甚至受到老师的嘲笑,他又苦练口语听力;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创业最初为争取办英语补习班的资格,他陪人喝酒差点喝死……

但俞敏洪最终成功了,走过那些写满苦累奋斗的日子,新东方在中国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时。俞敏洪的宏愿是:到2008年,新东方将每年培训英语人才100万人,实现收入100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外语教育培训基地。

这个宏愿让人热血沸腾。“疯狂吗?”他说:“8年前,我还拎着糨糊桶,在学校四处偷偷张贴托福班广告,那时如果有人告诉我,我会成为一家年收入近亿的培训学校的校长,我自己也会觉得疯狂。”

俞敏洪珍惜时间作文素材 第2篇

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男人要成功,背后先要有一个女人。俞敏洪是这个反推的实践者和成功者。

俞夫人当年属于“系花级”的北大校友,俞敏洪漫步校园时邂逅并一见钟情,便死缠烂打,600本名著转化为情诗,如滔滔江水不绝,终于把夫人搞定。

俞夫人出身军人家庭,俞敏洪的岳父起初对他不太看好。老人家戎马倥偬一生,习惯孔武有力之人。倒是丈母娘看女婿架着眼镜文质彬彬比较顺眼,平时爱护有加。结婚以前,俞敏洪每次去岳父母家,夫人先要面授机宜,去后扫地擦桌、烧火做饭自觉努力不辍,以博取感情分。

岳父最终认同俞敏洪,来自一件小事。岳父母家冬天没有暖气,入冬时要储藏很多蜂窝煤球,因此要在房子后面搭一个煤池子。俞敏洪一个人认认真真、不声不响把煤池子砌好,再把煤球整整齐齐码在里面,自己则一身漆黑。岳父自此觉得俞敏洪不怕脏苦、能屈能伸,是个干大事的人,从此再不许他做家务活,一到家就让俞敏洪进房间读书。

岳父把俞敏洪砌的煤池子保留了多年,逢人就说:“这煤池子是我四姑爷砌的。他就是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今天俞敏洪在新东方新学员典礼上,时常讲起这些如烟往事里的爱与感恩。

俞敏洪珍惜时间作文素材 第3篇

“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到新东方工作,先让他去打扫卫生间,如果他同意了,我心里会有一点感动,一个大学生敢于去打扫卫生;如果打扫得干净,我会让他管理所有打扫卫生的员工;如果管理得好,我会让他做后勤行政副总裁;如果后勤做得出色,等我退休了他就是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调侃似地虚构出这个故事时,现场的同学却谁都没有笑。

“生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许多公司的老总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俞敏洪说起犹太人颠沛流离,却依然是世界上富裕的民族,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孩子在出生时就被告知:什么都不属于你,除了你头脑中的智慧和创造的技能。他奉劝年轻人“一定要掌握一种技能,把它做到极致,做到你所在单位的前十名、中国的前十名,乃至世界的前十名,这样你就可以凭它去换取世界的财富”。

世界上很少有天才,俞敏洪语出惊人地宣称自己是“地才”。“地才”,就是脚踏实地,把一件事做到顶尖的人。

“当你所在的单位感觉离不开你,你就是不可或缺的。”俞敏洪在讲起新东方一名普通女工时说,如果新东方最后只决定留下一名员工,我会把机会留给这名打扫卫生间的女工,因为自从她来了之后,新东方变得特别干净。她的认真使她成为新东方离不开的人。用什么能力变成独一无二的人物,新东方的一名清扫工做到了,大学生同样不要把别人的成功想得太难。

简单朴素而又幽默风趣的话语里,蕴藏着人生的智慧和生命的哲理,这就是俞敏洪的演讲,他高昂的激情和活力赢得了学子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不要做永远依靠别人生长的藤和永远被人遗忘践踏的草,而要做一棵参天大树,既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又是挺立的栋梁之才。这既是俞敏洪自己人生经历的凝练,也是他送给青年学子的励志之言。

俞敏洪珍惜时间作文素材 第4篇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人,新东方创始人,著名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曾担任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国人民_全国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等社会职务。

他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其实我也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比如说我高考落榜。当时想着一定要考进大学,但没想过进北大,所以就拼命读书。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低着头一直往前走,目标就会在你的后面。所以当我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真的是仰天大笑然后嚎啕大哭,跟范进中举一模一样。但如果当时没有坚持的话,也许我现在仍然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比如,当时我们村有个人跟我一样考了两年,他总分还比我高三分,当时我跟他说一起考第三年吧,但他的母亲说别考了,找个女人结婚算了,但当时我跟我妈说你让我再考一年,结果第三年我真的考上了。

所以我得出两个结论,

1、人必须往前跑,不一定要跑的`快,但是要跑的久;

2、不能停下来,你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

我走到今天没有一天懒惰过,我现在每天依然要工作近16个小时,从高考那天开始每天如此。但我发现,我还是比不过有些同事。从小学到高中,我学习也挺认真的,成绩总是在前10到20名之间,而在大学我学习更加认真,但最后却以全班倒数第五名毕业。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从小学就知道了,而生活中也经常体现出来。因为跑得快的人往往会停下来,而跑得慢的不能因为慢就不跑。只要跑,早晚会达到你所向往的终点。所以我们不要去计较大学时候谁的成绩高低,只要不停的去追求就可以了。

一个聪明的人一辈子所创造的成就不一定比一个笨的人所创造的多,因为笨的人每天都在创造,而聪明的人可能创造一段时间会停下,即便是爱迪生这种超级天才,小时候也被认为是个白痴。爱因斯坦九岁才会说话,还好他有个好妈妈一直认为他是个天才,才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以当我的儿子到4岁时还不会说话,我老婆着急地带他到处求医时,我说,别看,4岁不会说话很正常的。我老婆说,为什么正常,我说,不会说话是语言功能发育不完全,不代表头脑就不发达。所以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去判断你的未来,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获得你所意想不到的东西。

后来我班级里很多同学都联系出国,我看了羡慕,想要追赶他们的步伐,所以也开始联系出国。整整4年,联系了无数的美国大学和专业,没有一个美国大学给我奖学金。尽管拿到了几张录取通知书,但去美国大使馆签证,每次都拒签。当然,现在我的签证除了伊拉克的没有,其他国家几乎都有了。现在美国给我的签证是10年多次往返商务签证。因为新东方是在美国上市的,他必须允许我任何一天随时随地都能进入美国。所以当我儿时的朋友到现在还在面向黄河,这辈子还没有走出过我们镇的时候,我已经走遍了世界各地。大家想,在徐霞客、苏轼那个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时代,都能游遍山水,写下许多让我们感动和动人的文字,而在我们这个科技兴盛的时代,如果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些的文字和足迹,你怎么对得起自己。

有的同学说,俞老师因为你现在有钱了所以可以这么做。坦率的说,以前我没钱我也会这样做。因为小时候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徐霞客,因为他是我的老乡,住在我家隔壁。只不过他是400年前住在我家隔壁,要知道地方上的名人对地方上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有次,我坐在长江边上看日出日落,我就在想徐霞客怎么能走那么远呢?所以也会向往这辈子我是否能跟他走的一样远。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榜样在,我才会发现高考一次、两次我都不绝望,因为我知道走出农村边界的惟一办法就是考上大学。我想把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因为当时城市户口是可以到处走的。尽管我平时很平和,但心中总是有一种愿望,叫做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渴望,就是看到眼前的地平线我总是不满足的,我总是希望翻开地平线看看另一边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家都知道,只要你不断的超越地平线一定会有很多的风景在你眼前展示出来。这跟你有没有钱没关系。而我曾怀揣100元人民币,走到了泰山,走到了黄山,走到了九华山,走到了庐山。我一边走一边帮人家干活,走到九华山发现没钱了,就睡到一个农民家里。那个农民在江边给我弄了个床,还找我要钱,而我口袋里只有5块钱。于是,我就说帮他一起插秧来抵消住宿费。他左看右看说,大学生怎么会插秧呢?结果插了一天我插了四分之三,而他只插了四分之一,把他感动的半死不活。他说,你怎么会插的那么快呢?我说,我14岁那年就获得过我们县的插秧冠军。然后,他晚上杀了一只鸡要我一起喝酒。他越聊越觉得我不像大学生更像农民。第二天我走的时候,他居然掏了10块钱给我说,我知道你口袋里没钱了,明天还要去庐山,这点钱就给你当路费。

生命是有各种活法的,但是哪怕你坐到书斋中间,一辈子也要让自己的生命变的伟大。陈景润一辈子没出过书斋,不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所以不管在什么状态下也要像一首诗写的那样“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所以只有当我们的生命有了期待以后,才会有进步。有的时候,我们选择前进,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坚强。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也变成了我的座右铭:“坚持下去不是因为我很坚强,而是因为我别无选择。”新东方有一个运动,叫做徒步50公里。任何一个新东方新入职的老师和员工都必须徒步50公里,而未来的每一年也都要徒步50公里。很多人从来没走过那么远的路,一般走到10公里就走不动了,尤其是要爬山涉水地走。每次我都会带着新东方员工走,走到一半的时候会有人想退缩,我说不行,你可以不走,但是把辞职报告先递上来。当走到25公里的时候你只有3个选择,第一,继续往前走;第二,往后退;但当你走到一半的时候,你往后退也是25公里,还不如坚持往前走呢;第三,站在原地不动。而在人生旅途中停止不前还有什么希望呢?

我们人生有很多迷茫和痛苦,而只要你坚持往前走,痛苦往往会解决掉。在走的过程中,我也痛苦得流过泪,也曾经痛苦得嚎啕大哭过,但我知道真的坚持下去不是因为你坚强而是因为你别无选择。走到最后你会发现总会有成果。我没想到新东方能从培训13个学生,现在变成培训175万学生、其实所有这一切你都不一定要去想,只要坚持往前走就行了。

我们生命中总要去追寻一种经历,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人连条鱼都不如,因为我在加拿大的时候,我看过加拿大三文鱼回流,每次它回流产卵的时候,我总会发现生命及其壮观,鱼卵产在沙子里会被其他动物吃掉很多。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剩下的鱼卵会变成小鱼,小鱼会顺流而下,流到湖里,而在湖里又会被其他鱼类吃掉一些。一年后,长大的鱼会顺着大河奔入海洋,然后绕太平洋一周,每四年一个循环。如果三文鱼就在海洋中待着不回到湖里产卵,它就不会死,但它是受到内心的召唤集中在河口开始往前游,一旦游进河的时候就再也不吃任何东西拼命地往前游,然后游到目的地开始配对产卵,产好后就双双死亡。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红色死鱼漂在河上,而老鹰和黑熊就在边上等着。

我看了后特别感动,一条小小的三文鱼也知道,生的使命是不能放弃。那我们人生的使命呢,比如父母为我们献出了青春财富,把你养育成人。而我们未来变成父母后也是一样。我们孩子的成长就是你的使命,而我们其他的使命感,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加幸福,如何帮助别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有意义。为什么宗教人士会活得相对简单,因为他们灌输了一种使命感。而连一条鱼都经历了小溪流、湖泊、大海,他尝到了淡水的清香和海水的苦涩,完成了生命的周期。如果我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苦涩,没有幸福和甜美,那生命是很遗憾的。

俞敏洪珍惜时间作文素材 第5篇

有三句话,俞敏洪每天都要问问自己是否做到。

第一句话是“有人爱”。

顾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拥有爱”,拥有父母之爱,会让人感到心安、温馨;拥有男、女朋友之爱,会让人感到温暖、沉醉;拥有朋友之爱,会让人感到满足、开心。但俞敏洪更愿意将这句话理解为“有人被你爱”,也就是积极主动地爱人。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冬天里散发热情的火炉,用自己的温暖来温暖周围的人,用自己愿意帮助别人的心情来影响周围的人。

在俞敏洪学业、事业陷于低谷、处于被动之时,他并没有为其折服,而是通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把生命转向了积极释放自己能量的主动一面,才有了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的美好时光。他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管理和教育新东方的老师们的。正是有了这个释放热情的温暖火炉,才有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学生蜂拥在新东方烤火,取暖。

第二句话是“有事做”。

生命不是由一辈子的理想构成的,理想尽管很多,但它不构成“每天的生命”。人这一辈子,到底会走到哪棵树前面停下来,会在哪座山脚下看风景,我们全然不知,生命会有很多改变。但,有一点可以做到,每一天到底干什么,主动权是掌握在我们手中。所以,把每一天过好,就把这一辈子过好了。

众所皆知,俞敏洪三次参加高考,即使在最迷茫的时候,他也坚持每天学习。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他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但他知道,只要坚持学习下去,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完美答案。后来,这个答案慢慢显露了出来—考入北京大学。现在,成长壮大中的新东方,正是他的可做之事。

第三句话是“有所期待”。

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一点,就是能够设想明天的到来。20岁时,可以想想40岁时是不是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并为之付出努力。期待自己有房有车,有更多的朋友,有更好的社会地位;期待自己的家人能够平安,父母能够更加健康,期待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只有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背上行囊走遍世界,才能更加开心,开辟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虽然每一天的生活看不出变化,但一点一点的期待叠加起来,就会变成一件大事,演绎人生众多的精彩。

俞敏洪用这三句话日省,我们亦可效仿。“有所期待”,会让我们找到前进和努力的方向,而不至于整日庸庸碌碌,浑浑噩噩;“有事做”,会让我们找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充实和安心,集小事为大事,聚小成为大成,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绽放光彩;“有人爱”,会让我们找到爱与被爱,奉献与收获的幸福和快乐,为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积蓄能量,注入活力。

也许我们不能取得俞敏洪那样的成就,但学他这样做,相信也会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

俞敏洪珍惜时间作文素材 第6篇

人为什么想做事情?因为无所事事会让人感到很空虚,而空虚是需要填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空虚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以成为一个人做事情的动力之一。

每个人填补空虚的方式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用来填补空虚的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好坏,对于有些人来说纯属浪费生命的事情,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有益身心的妙方。比如,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天天打麻将或者打游戏会使他堕入更加空虚的深渊;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打麻将或者打游戏却有可能促进健康,甚至防止老年痴呆。

寻找有意义的事情做是填补空虚最好的方式,因为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能填补空虚,而且会给做事的人带来成就感。用读书来填补空虚,会产生别的工作所不能带来的快感和宁静;用旅游来填补空虚,会扩大眼界和胸怀。如果一个人一头扎入自己的兴趣中,用研究心爱的事物来填补空虚,则不仅会从心理上产生成就感,而且会在现实中创造出扎扎实实的成就来。

有的时候,我们自以为某个理想实现了,或者某件事情完成了,生命就充实了。但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就像爬山:在爬上一座山头之前,我们心里把山头作为目标,以为登顶就会让我们觉得完满;但到达顶峰后,我们又常常四顾茫然,因为理想的达成也意味着奋斗的结束,充实感会随着目标的消失而消失。充实过后会有新的空虚,需要我们继续去填补。空虚,在这个意义上,也许能成为创造力的推动力。

总之,只要你选择填补空虚的事情是正确的,那空虚就不是一件坏事,它说明只要你愿意,你马上就可以着手去做有意义的事。人生的种种绚烂之花,很多就是开放在空虚之中的。

俞敏洪珍惜时间作文素材 第7篇

俞敏洪在讲座中说:人在各种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一种能力,这就是心理承受能力。

什么是心理承受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些面粉放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面粉很容易会散开,但是你继续揉,揉了千遍万遍以后,它再也不会散开了,你给它拉长它也不会散架,它只会变成拉面,这是因为它有了韧性。

人进入社会的过程就如同一团散的面粉,然后被社会不断地揉最后变成非常有韧性的过程。也就是说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经过不断的锻炼直至最后成熟的过程。“蹂躏、折磨、压迫、挫折”等词都是形容对人的某种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锻炼出来了,遇到失败和痛苦你就能够承受,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就承受不起这个压力。

在国外有不少中国留学生自杀的现象发生,我去年去哈佛大学的时候,就听说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个中国学生自杀的消息。他自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哈佛无论怎样努力老是考不了第一名,常受到教授的指责,他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最后自杀了。悲剧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如果没有承受失败和孤独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去了哈佛你也可能失败,而且失败到一败涂地。

自杀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你死了以后地球照样转,阳光依旧灿烂,不转不灿烂的只是死去的你。如果你活着,你就会发现,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只要你勇敢努力地活下去,世界上的一切美好都是为你而准备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壮观等着去看,尼亚加拉的瀑布等你去看,拉斯维加斯的风光等你去看,中国的长城等你去爬,而只有你勇敢地活着你才能去欣赏这些美好的事物。

所以,我们做人必须要有一个信念,在你最失败的时候你要想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是为你而存在的,总有一天你会见到这些美好的东西,这样你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奋斗的力量,就具备了心理承受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