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合集9篇)

个人学习 33 0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1篇

141、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曾国藩

142、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143、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4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45、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146、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曾国藩

147、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48、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49、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5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5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152、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53、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154、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55、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156、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曾国藩

15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15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59、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6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2篇

8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82、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83、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曾国藩

84、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85、特患业之不精耳。

86、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87、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88、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曾国藩

89、禁大言以务实。

90、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9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92、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

93、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9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95、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96、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9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

98、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99、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100、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3篇

21、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2、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23、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24、家和则福自生。——曾国藩

25、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26、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27、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2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2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曾国藩

3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1、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32、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33、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34、举世惟一真字难得。——曾国藩

3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36、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3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38、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39、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40、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4篇

101、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02、既有定识,又有定力。——曾国藩

103、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104、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0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06、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107、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108、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09、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11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1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112、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曾国藩

113、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114、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1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116、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117、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曾国藩

118、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19、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20、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5篇

22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22、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223、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2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2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226、智慧愈苦而愈明。

227、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228、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2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23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6篇

1、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3、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4、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曾国藩

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6、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8、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9、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曾国藩

1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1、无好小利。

12、好谈己长只是浅。

13、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14、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15、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16、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7、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8、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9、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曾国藩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7篇

12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22、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威。——曾国藩

123、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124、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12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26、智慧愈苦而愈明。

127、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曾国藩

12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29、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30、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31、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32、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曾国藩

133、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3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3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136、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137、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曾国藩

138、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139、甘苦自得。

14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8篇

18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曾国藩

182、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183、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8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85、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曾国藩

186、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187、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188、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89、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90、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19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92、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93、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94、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95、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曾国藩

196、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97、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98、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99、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00、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读曾国藩全集摘抄好句 第9篇

201、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02、侍亲以得欢为本。

203、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04、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205、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曾国藩

206、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207、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208、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09、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210、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曾国藩

21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12、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13、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214、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15、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曾国藩

216、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217、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218、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219、禁大言以务实。

220、有才干,定要表现之。——曾国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